數字技術在新媒體時代發展非常迅速,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媒體形式。我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在這個數字媒體環境下得到傳播和保護,需要學者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和研究。本文闡釋新媒體技術背景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意義,詳細分析和解讀在新媒體技術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播的路徑和辦法,以期新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傳播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面臨的困境
(一)傳統文化的內容方面
主要有兩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缺乏創新,另一方面是時代感較弱。過去的傳統文化給人們留下了璀璨的時代文化精髓,但同時給人們的思想套上了枷鎖,到現在依然存在一些封建思想的殘骸,并且被一些執迷不悟的人傳播。而社會主義新時代需要的是創新改革的精神和力量,是民主科學的理性精神。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需要順應時代、關懷人心、宣揚科學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因此中華傳統文化傳播一定要與時俱進,保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傳統文化的傳播方面
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方法比較老舊、單一,很難將其向大眾推廣。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官方媒體與政府文化部門是傳播傳統文化的主體,然而單位與部門之間各有各的政策,使得宣傳概念不充分、協調不充足等問題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中體現出來;另一方面,民眾之間的互動不足也是當前傳統文化傳播的主要問題,以致許多花費大量財物和人力的傳統文化傳播得不到很好的反饋。這種文化傳播方法沒有充分發掘出傳統文化對于廣大民眾的吸引與影響,所以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動力還存在許多缺陷。
(三)傳統文化的價值方面
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和挖掘。傳統文化雖然是傳統的,但是經歷過時間的沉淀后保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跨越時代意義的優秀價值。“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思其源?!钡?,近一個世紀以來經歷五四運動的批判、“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毀壞和當今市場經濟的巨大沖擊,我國傳統文化在大眾當中特別是在青年人當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足。同時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大量西方文化走進群眾生活當中,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卻顯得微不足道,而且一定程度上使得群眾丟失文化信仰、造成了許多不良的道德失范后果。所以,學者需要重新挖掘與充分認識我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來促進我國社會的進步和建設。
二、新媒體技術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中的優勢
首先,廣大民眾的生活離不開新媒體的發展。根據統計,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8.54億,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64.2%。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因此能夠讓更多的民眾加入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中。
其次,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蓋范圍廣等優點,因而成為文化傳播的主動力。新媒體能夠通過圖像、文本、視頻、聲音等發表,相對于傳統媒體有著更加廣闊的參與性、高度的及時性、傳播的靈活性等優勢,成為廣大群眾獲得信息、交流學習的途徑。
三、新媒體技術下保護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辦法和路徑
(一)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研究
一方面,我國傳統文化有著和諧與“和而不同”的思想,對社會意義有巨大的影響,它不只是人們平常所認知的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也關系到人生信仰和治理國家的深度和高度,有著極其深遠的意味。
另一方面,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為中國人民聚集民心、早日完成中國夢提供了支持。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思想,千百年來不斷傳承,始終是貫穿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當中的一根繩。若是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新媒體技術的結合,不僅能夠完整體現出中華優秀文化自信的壯大氣魄,而且能夠反映出中華人民內心深層的命運共同體思想,緊緊凝聚著中華民族繁盛的優秀文化血液。
(二)用新媒體展現傳統文化
首先要把新媒體技術應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將這種偉大的文化遺產數字化,需要我國更加大力培養相關專業化人才,運用當今前沿的信息技術,將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對應特有的數字化項目,讓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以保存。
其次要把戲曲表演和流行音樂相互結合并應用到新媒體技術之中,從而實現多種藝術的結合并存,由此形成一種既保存了原始戲曲表演本質特色又融入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風格,并結合數字化媒體的技術和藝術的表演形式。不斷運用新媒體技術突破常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展出去,形成一種具有現代形式的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從而得到廣大年輕人的接受和喜愛,同時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出去,并發揚光大。
再次,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當中。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民族,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而廣,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無窮的特色和感染力,是中華優秀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各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成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把新媒體技術作為傳播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
學者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象打造成為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的新窗口;把現代化新媒體技術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提煉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傳播出去,讓中華民族文化成為精品文化、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重要橋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衍生出來的觀念,是中華兒女不斷追逐的精神。相比較于經濟、科學技術、軍事力量等一個國家的硬實力,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等就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具有更強大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并且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表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倍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保護就需要以新媒體技術作為橋梁。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實現意見的互動,并且達成共識,從而提升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的影響力。
(四)讓新媒體技術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
有了新媒體技術的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以易于交流的新方式掌握主動權,從而在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候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一定會使得中華傳統文化更加具有特色,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廣大學者要拒絕一味地仿照西方文化,不要只是簡單地把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而是要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找到精髓所在,讓它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認真對待不同的文化特點,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這樣才能夠讓中華優秀的東方傳統文化通過借助新媒體數字技術展現出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快速地走向世界,進而發揚光大。
四、結語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播中,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傳播傳統文化。廣大學者也會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針對傳統文化便捷性和娛樂性的需求進行不斷地保護與傳播。
(武昌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李鈾(1987-),女,湖北黃岡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動畫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