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關鍵詞:學生經驗;課堂實踐;數學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有機結合學生的經驗,設計符合學生經驗及認知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愉快,也有利于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識,并通過實踐活動分析,使學生能學會對于知識的運用。
? 一、活化數學,基于經驗。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忽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不考慮學生目前掌握的知識情況,那么他們可能就無法掌握課堂要學的新知識和概念,只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學習,而不是為了要運用知識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就會導致學生在離開課堂之后,就忘記學到的概念。為了改變這種狀態,要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并且要創設與學生有緊密聯系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與學習相關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習興趣,為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學習,獲得經驗。經驗來源于實踐,人們通過采取行動,有所作為,并得到最終結果,由此收獲經驗。對于數學的學習也是同樣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嘗試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問題,然后嘗試采取行動,進行分析、判斷、推理來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行動,收獲有意義的經驗。
教師在進行軸對稱圖形講解教學時。可以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一些剪紙作品來觀察軸對稱作品的特征,以及軸對稱的相關概念,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嘗試,讓學生能真正體驗并發現其中的奧妙,獲得學習的樂趣。
? 三、實踐應用,深化認識。學生在上課中學到的知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之后才能逐漸轉化為自己真正的知識。所以要求教師首先要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在與生活貼近的情境中學習并運用知識,然后在真正生活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進行物體位置的確定教學時,在基礎知識點講解完成之后,讓學生們首先在班級里進行練習,首先選出教室中的一個物體或者一位學生的位置,讓學生來進行描述練習,以便在生活中熟練使用所學知識。
總之,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工作的設計,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丹娟.基于學生經驗的初中數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6(06):131.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