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軍 鄧敏 李艷 曾德欽 薛清怡


【摘要】目的:提升實習醫師觀摩病例數,培養動態思維。方法:設置如實教學實驗組, 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通過微信群和線下聯絡,提升實習醫師觀摩病例數。與對照組,2018年03月—2019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觀摩病例數、理論考核分值統計學比較。結果:如實教學實驗組較對照組觀摩病例數顯著不同,特別是危重癥病情分布和理論考核分值明顯不同,P<0.001。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如實教學模式,提升交流和氛圍建設,豐富了帶教老師的教學經驗,提升了教學熱情,開拓了實習醫師的動態思維模式和視野,值得推廣。
【關鍵詞】如實教學;實習醫師;微信群和線下交流結合;動態思維
【中圖分類號】R47-4;C975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2018年度臨床教學基地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8JD072)
醫學教學,需要實習醫師“如實”了解各種疾患的臨床表現,通過全面認知疾患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性別和不同民族的表現,動態地學習,有助于深刻理解各種疾患的實質。把握疾患的社會模式和自然模式,提高醫學教學質量。基于此,2018年度我們申請了廣東省教育廳臨床教學基地教改立項,對我院新生兒科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的臨床教學模式,做了一個有益的嘗試,匯報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選擇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入科的全體實習醫師,按照“如實”教學模式學習,作為實驗組。以2018年03月—2019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常規教學模式作為對照組。實習醫師在新生兒科新生兒黃疸的學習,對比研究“如實”教學模式和往年常規教學模式取得的成績。
本研究實驗組共14人,男7人,女7人。年齡平均21.3±1.3歲。均為廣東省藥科大學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本科實習醫師。對照組共18人,男8人,女10人。年齡21.7±1.2歲,均為廣東省藥科大學2018年03月—2019年06月年度本科實習醫師。全部為漢族。兩組對照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常規教學對照組模式
2018年03月—2019年06月年度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學生入學之初,安排入科室學習計劃。局限在預定的兩周時間。入科之前和出科考核之后,帶教老師和學生再無交集。
1.2.2“如實”教學實驗組模式
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入學之初安排入科室學習計劃。和科室教學秘書、帶教人員參加師生見面會,互相留取通訊方式(電話號碼和微信,建立新生兒科教學微信群)。每組實習醫師入科前自行按照微信群教學秘書要求完成理論學習。理論考核分別放在入科和全年實習結束。入科按照新生兒黃疸教學要求,對于各種原因引發的病理性黃疸、各種病情程度(危重癥)、各種發病時間(各季節溫濕度變化)、地域(地方高發病種),制表登記學生觀摩的例數(觀摩病例表)。出科時未完成的內容,在出科后,教學秘書隨時在微信群發布病情、病例信息(刪去患兒個人信息),由實習醫師自行安排時間再學習,并繼續完善觀摩病例表,如表1。
1.2.3評價指標:比較實習結束兩組實習醫師觀摩病理性黃疸例數、危重癥例數和實習結束理論考核成績較入科考核提升分值。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 2檢驗。α取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實習醫師觀摩病例數顯著不同,特別是危重癥病情分布和理論考核分值明顯不同,P<0.001。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
3 討論
面向全球的醫學教育必須適應各種季節、地域、經濟條件、民族或者種族習慣。不同的教學機構對學生的學習環境、可獲得的學習方法、氛圍,都有探討和創新,這對醫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1]。特別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時期,這種成長包括醫學視野、動態思維和醫德建設、人生價值取向[2-4]。疫情網課,推動了在線學習的探討[5-15]。
“如實”醫學教學,利用網課的優勢,目標在于學生了解各種疾患的臨床表現,通過全面認知疾患在不同原因、不同發病階段、不同季節時間(包含溫濕度影響)、不同地域、不同性別和不同民族的表現,動態、全面地學習,有助于深刻理解各種疾患的實質,有助于學生理解自然-社會-心理的疾病模式[5-7],把握疾患的社會模式和自然模式,提高醫學教學質量。
我院新生兒科2020年03月-2021年06月年度實習醫師的臨床“如實”教學模式,教與學相長。學生在教學秘書的聯系和指導下,在科室教學群里,交流疾患信息和實地認知,大大突破了兩周的時間局限,提升了觀摩病例的例數,每個學生觀摩病例數和之前的教學模式比較,顯著增多。
關鍵不在數量的提升。教學群里的互動,使得學生離科之后,繼續和教學的老師熟悉,隨時掌握科室黃疸患兒的特殊病例,通過群內討論,認識危重癥患兒黃疸的危害。當今核黃疸患兒明顯減少,通過科室教學群的信息交流,學生隨時掌握危重癥和特殊病因的病例,拓展了學習的視野。
數量的提升,帶來視野的擴展。對黃疸患兒病例學習的增多,進一步分別不同季節、喂養方式、分娩圍產期各種因素(家庭、經濟、氣候等)對膽紅素代謝的影響,理解自然-社會-心理模式對醫療的要求,帶動了學生動態思維和見病又見人的行醫習慣。
所以,“如實”教學模式,交流和氛圍建設,豐富了帶教老師的教學經驗,提升了教學熱情,也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視野,提升了愛護患兒的內心感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Eui-Ryoung Han 1, Sanghee Yeo 2, Min-Jeong Kim,et al. Medical education trends for future physicians in the era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ntegrative review. BMC Med Educ. 2019 Dec 11;19(1):460. doi: 10.1186/s 12909 -019- 1891-5.
[2]Rambukwella M, Balamurugan A, Klapholz H, Beninger P.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o Medical Education: 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hysicians.Med Sci Educ. 2021 Jan 21:1-8. doi: 10.1007/s40670-021-01217-x. Online ahead of print.
[3]Al Bualy R, Al Sinani S, Al Naamani K.Navigating the ‘Next Normal’ in Medical Education Post COVID-19. Oman Med J. 2020 Jul 9;35(4):e144. doi: 10.5001/omj.2020.63. eCollection 2020 Jul.
[4]Bindayna KM, Deifalla A. The Curriculum at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Sciences at Arabian Gulf University: A Way Forward to Meet the Future Medical Education Needs.J Med Educ Curric Dev. 2020 Jul 10;7:2382120520932904. doi: 10.1177/ 2382120520932904. eCollection 2020 Jan-Dec.
[5]楊揚;榮征星;侯麗娜等.藥理學線上教學實踐總結及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思考.Summary of Online Pharmacology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Reform. 西北醫學教育.2021, v.29;No.148(02) 261-263+278.
[6]唐奇開;天氣狀況與人的情緒[J];廣西氣象;2000年02期:48.
[7]葉浩生;試論社會心理學的自然科學觀及其轉變[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0年04期:22.
[8]張成宸,李利生,魯艷柳.LBL、CBL和PBL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4):612-614.
[9]陳斯宇,張甜,王培培.高等教育中在線教育的發展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10.
[10]張芳,鄒俊.后MOOC時代SPOC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11):148-151.
[11]NOUBY A,ALKHAZALI T,BAHRAIN A G U,et al.The Effect of Designing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Achievement and Deep Lear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Arabian Gulf University[J].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7,05(10):248-260.
[12]李斌.基于微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7(4):87-89.
[13]劉濤,陽群芳,陳曉紅.研討式教學在本科生藥理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1):125-127.
[14]鮑蘭平,張步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8(2):90-92.
[15]王洪亮,魏曉丹,張書鋒,等.新冠肺炎疫情下藥理學課程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20,18(2):167-168.
作者簡介:
薛立軍(1971.11-),男,漢,甘肅蘭州,南方醫科大學兒科學博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科和新生兒危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