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紅 劉麗麗 王青青
1.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江蘇淮安 223300;2.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結直腸外科,江蘇淮安 223300
直腸癌多為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后需要聯合結腸造口,患者社會交往信心下降,嚴重影響其社會心理功能[1-2]。結腸造口多為永久性,以往健康教育多注重患者造口自我護理能力[3-4],忽略了社會心理因素對自我護理能力動機的影響[5-6]。堅強是個體在面對應激事件時所表現的一種抵抗壓力能力的人格特質,可增強個體對應激事件的適應和反應能力[7],堅強概念近年來應用于惡性腫瘤護理干預效果肯定[8-9]。本研究探討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應用于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臨床效果。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收治的100 例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納入標準:①低位直腸癌且經病理確診;②行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及永久結腸造口;③能正常溝通;④評估術后生存期≥6 個月。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②嚴重臟器疾病;③失訪。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50 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如直腸癌根治術康復知識、造口護理方法、造口并發癥識別及預防、心理護理等,每例患者接受集體或個體健康教育≥4 次,每次教育時間≥30 min。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1)組建健康教育小組。擇優選拔護理人員,組建健康教育小組,護士長任組長,集中培訓小組成員,內容涵蓋結腸造口護理知識,堅強概念意義、目的及方法,心理溝通技巧,調查量表填寫等,所有成員均考核合格。(2)建立密切護患關系。小組成員擔任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時運用移情和共情與其溝通,取得其信任,建立密切護患關系。(3)健康教育實施。①認知調整:認知調整是信念調整的基礎。責任護士通過口頭講解、發放紙質資料、視頻講解等途徑,進行疾病、手術及造口護理相關知識教育,患者理性接受終身造口事實并做好造口護理準備,指導患者造口護理技巧,逐漸適應造口生活。②信念調整:認知調整后,幫助患者建立以堅強為中心的積極信念,以樂觀態度面對生活及治療。責任護士溝通過程中,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真實想法并因勢利導,讓患者認識到自己對家人的重要性,激發患者家庭責任感,學會為家人著想,讓患者認識到自己學會造口護理,既能預防造口并發癥,又能減輕家人負擔,且樂觀心態可增強免疫,促進術后康復。激勵家屬發揮足夠情感及經濟支持,激發患者生存信念。③行為調整:患者樹立積極信念后,責任護士引導患者主動采取造口護理健康行為,鼓勵患者盡可能自行護理,注意遮蓋造口袋以維持外觀形象,指導患者維持充足睡眠、調整不良情緒、按時復查等遵醫行為。認知調整、信念調整、行為調整3 個階段分別持續4 周,每周干預≥2 次,每次≥30 min。每個階段可循環進行教育。患者出院后隨訪期間,責任護士借助電話、微信與患者及家屬保持聯系,定期溝通或教育。
①社會心理適應能力:干預前、隨訪12 周,采用造口社會心理適應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0,OAI-20)[10]評價,量表含20 個條目,如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及社會生活適應等,每個條目評分0~4 分,分值越高社會心理適應能力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906。②自我護理能力:干預前、隨訪12 周,采用自我護理能力評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11]評估,含4 個維度43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0~4 分,包括健康知識(14 個條目)、自我概念(9 個條目)、自護技能(12 個條目)、自護責任感(8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4 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913。③生活質量:干預前、隨訪12 周,采用直腸癌生活質量評估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lorectal cancer module,QLQ-CR38)[12]評價,量表含38 個條目,如身體形象、排便問題及對未來的看法等。每個條目評分0~4 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0.936。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OAI-20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隨訪12 周,兩組OAI-20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OAI-20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OAI-20 評分比較(分,)
注:OAI-20:造口社會心理適應能力量表
干預前,兩組ESCA 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隨訪12 周,兩組ESCA 各維度評分高于干預前,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ESCA 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ESCA 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注:t1、P1值表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值表示兩組隨訪12周后比較。ESCA:自我護理能力量表
干預前,兩組QLQ-CR38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隨訪12 周,兩組QLQ-CR38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QLQ-CR38 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干預前后QLQ-CR38 評分比較(分,)
注:QLQ-GR-38:直腸癌生活質量評定量表
直腸癌根治術可提高患者5 年生存率[13]。但結腸造口改變了患者排便習慣及身體形象,致其社會心理適應能力下降,影響其造口護理依從性[14-15]。因而除了教會該群體患者造口護理,還要教育其自覺樹立健康信念,增強社會心理適應能力[16-17]。
堅強是反映個體應對疾病、承擔和控制壓力能力的一種資源,可保護個體減輕身心應激[18]。堅強概念由知識調整、信念調整及行為調整組成。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不足,則影響其參與治療的積極信念和行為[19]。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將關注重點由關注患者脆弱和消極的一面,轉為關注其堅強及積極的一面,注重患者回歸社會后的心理適應問題[20]。首先對患者進行認知調整,患者掌握了足夠健康知識,才可能形成積極信念,主動尋求生存。堅強概念教育模式有利于激發患者主動性,故患者接受和參與程度較高[2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干預后OAI-20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直腸癌根治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社會心理適應能力,提示護理工作者應關注造口患者的社會心理狀況,積極挖掘患者積極信念及態度。
結腸造口護理較繁瑣,且造口后排泄習慣的改變不僅降低患者的自我評價,也嚴重影響其自我護理的積極性[22]。研究顯示[23],直腸癌根治術后結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偏低。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認知及信念調整后,充分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參與到造口自我護理中。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干預后ESCA 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提示可通過激發造口患者自我護理動機,促其養成自我護理能力。
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24]。研究顯示[25],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社會心理適應水平及生活質量密切相關,且自我護理能力越強,社會心理適應水平越高,生活質量越好。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干預后QLQ-CR38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堅強概念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強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增強自我護理能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