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雨 劉子淼 河北師范大學商學院
1.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促進了信息化社會的蓬勃發展,依托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也不斷發展,“京東白條”“螞蟻花唄”“美團生活費”等各種分期消費平臺應運而生,不斷刺激消費的發展。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方式、消費觀念等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超前消費等消費觀念在年輕人尤其是在大學生中普及。
2.移動電商的便利性、易操作性使電商平臺深受當代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喜愛,而大學生抵抗誘惑能力較差,容易造成過度消費,螞蟻花唄等平臺的推出就剛好解決了當代大學生想買東西卻沒錢的問題,深受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歡迎。但是大學生收入水平較低而且不穩定,風險感知能力較差,缺乏社會經驗,容易陷入高額貸款陷阱。
3. 2021 年3 月17 日,銀保監會、央行等五部聯合發布的《通知》,禁止小額貸款公司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禁止非持牌機構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此舉大幅提高金融機構向大學生貸款的門檻,加強對小額貸款平臺的金融監管,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防控金融風險。
本調查采取抽樣調查的形式,圍繞大學生使用螞蟻花唄等進行消費的情況,初步掌握當代大學生超前消費現狀,對大學生關于2021 年“暫停對大學生開放螞蟻花唄”這一事件的看法展開調研。調研問卷共設置21 題,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可能影響大學生采用螞蟻花唄等平臺進行分期消費行為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如性別、居住地、年級、生活費、生活費來源等;第二部分為大學生對于大學生采用螞蟻花唄等平臺進行分期消費的認知度、接受度、原因、使用頻率、風險關注度等的調查。通過QQ、微信、微博等平臺發放問卷,共收回問卷287 份,其中有效問卷277 份。通過問卷網平臺提供的數據圖表及有關信息對調查結果展開分析,并借助Excel 和Spass 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主要來源調查中可以看出有超過九成的同學生活費是由父母定期打款,只有不到一成的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兼職收入和獎助學金,可見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沒有獨立的經濟條件。平均生活費情況顯示:處于1000-1999 元這個區間的學生最多,占比達66.79%,處于1000 元以下的占比13.72%,在3000 元以上的占比達5.06%,可見大學生群體的收入呈現數額少、不穩定、對父母依賴性強的特點,如果頻繁使用螞蟻花唄等進行高額消費,就會面臨無法還款的危險,可能會選擇向其他平臺借款或者向同學朋友等借款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最近因此而陷入高額貸款陷阱甚至為了能還款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調查發現:277 份有效問卷中,有55.23%的學生不使用花唄,44.77%的學生使用花唄。使用花唄與否的比例基本平衡,對后續“如何看待大學生選擇通過螞蟻花唄等進行消費的行為?”這一問題可以得出較為客觀的結果。在這55.23%使用花唄的同學中,有超五成的同學是因為“付款方式默認花唄”,已經將其設置為日常生活消費中的第一支付方式;結果顯示使用花唄支付有更多優惠活動也是很多同學青睞花唄的重要原因,占比為40.00%。
國內大量文獻表明“螞蟻花唄”的特點是容易使消費者形成依賴。調查結果顯示:有10%的同學少于每月1 次,33.64%的同學每月使用1-3 次,26.36%的同學每周使用1-3 次,而有高達30%的大學生每周使用4 次以上,其中更是有12.73%的同學每天就會使用一次或者以上。由此可見,“螞蟻花唄”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較大一部分同學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這背后的原因值得關注。
在本次調查中,日常使用“螞蟻花唄”為主支付方式的同學中有55.45%的同學的還款來源是“向父母索要”,有28.18%的同學選擇使用“分期還款”的方式,并且是每個月都會開啟“花唄分期”功能。“螞蟻花唄”提供的分期償還以及無息還款的優惠條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群選擇此種支付方式,這也促使超前消費等不良消費行為的深化,有超30%的同學認為“螞蟻花唄”為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有60%的同學認為“螞蟻花唄”使其非理性消費次數增加,長期使用形成過度依賴,每個月月初都要用盡自己所有的生活費來償還借款,保障自己的信用額度,如此惡性循環不利于自身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構成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市場。大學生的消費能力與手中的生活費數額有著重要的關系,通過本次調查我們也發現年級的不同也存在對生活費數額的影響,進而影響消費能力。通過對現有數據的一個分析可以了解到:本科生年級的不同對生活費數額有影響,隨著年級的增長,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總體來看處于中等消費水平。根據年級與生活費水平間的差異,我們提出不同生活費水平同花唄使用情況間存在顯著影響的假設,并借助列聯表分析驗證假設。根據列聯表1 分析結果顯示,生活費水平與是否使用花唄的相依系數為0.263,漸進顯著性小于0.05,故生活費水平高低與是否使用花唄之間有顯著影響。
從年級的角度分析,我們初步了解到使用隨著年級的增長使用螞蟻花唄的同學的比例是大體上升的,在大三達到峰值,我們提出不同年級與花唄使用情況之間存在顯著影響的假設,根據列聯表1 中的數據顯示,年級與花唄使用情況的相依系數為0.349,漸進顯著性水平小于0.05,存在顯著影響。綜合以上分析,對大學生螞蟻花唄與否影響較大的因素有年級和生活費水平兩方面。大三大四的同學比大一大二的同學更傾向使用螞蟻花唄,同時生活費水平低的同學使用螞蟻花唄的概率較大。

表1 列聯表分析結果
我們對使用花唄的這部分人群如何看待大學生通過螞蟻花唄等進行消費,以及對螞蟻花唄逾期后果的風險認知情況等進行了卡方擬合優度檢驗,統計檢驗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卡方擬合優度檢驗結果
經過進行卡方擬合優度檢驗,根據結果可知P 值均小于0.05,說明大學生如何看待大學生通過螞蟻花唄等進行消費、對螞蟻花唄逾期后果的風險認知情況這幾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大學生對其通過螞蟻花唄等進行消費的態度也有著顯著差異。在使用螞蟻花唄的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認為只要按時還款,使用螞蟻花唄等平臺進行消費是合理的,也有一小部分認為在消費時使用螞蟻花唄會有一定風險。
檢驗結果顯示,雖然有近五成的大學生使用螞蟻花唄,但是在使用螞蟻花唄的這部分群體中對于螞蟻花唄逾期后果的風險認知是不一樣的,有53%的人對于風險的認知是一知半解,達到了一半以上,可見大學生群體的金融風險的防范意識較差。在對風險的認知不清楚的情況下就選擇開通螞蟻花唄,這其中有大學生自身防范風險能力不強的原因,螞蟻花唄等平臺對大學生開通花唄付款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1.盲目攀比心理的影響。大學生作為年輕的消費群體的一部分,較容易產生盲目跟風和攀比心理,以使用高端消費品為榮。大學生不穩定且較低的收入與過高的消費需求形成缺口,這就為螞蟻花唄等平臺受到大學生群體的青睞提供了條件,使得大學生愿意通過互聯網金融平日進行短期貸款消費,獲得消費快感,滿足自身的虛榮心。
2.大量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存在為大學生網絡貸款提供了便捷的互聯網金融消費環境。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9 月,全國一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227 家,其中,核批經營可以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有249 家,如此多的小額貸款公司為大學生申請短期互聯網貸款提供了便利條件。類似螞蟻花唄等平臺的超前消費申請門檻很低,監管難度較大,而大部分大學生群體都缺乏社會經驗,對信貸機構不了解,對套路貸缺乏防范意識。
1.大學生風險識別能力較差,容易陷入高額貸款陷阱。大學生作為已經成年但是又缺乏社會經驗的特殊群體,風險防范意識不強,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為了自身利益還會引導大學生通過短期貸款進行消費,比如螞蟻花唄針對未開通人群就有使用花唄購物有紅包減免的優惠,大學生的還款能力有限,就容易陷入高額貸款陷阱。
2.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識,引導其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如今超前消費和攀比消費觀念在大學生群體中盛行,而大學生自身風險防范意識較差,就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管,提高互聯網金融平臺向大學生群體貸款的門檻,保護大學生群體的權益。
1.學生層面:合理規劃生活費的使用,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與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盲目消費,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兼職。此外我們學會制定支出計劃,樹立合理消費觀念、提高科學消費意識。
2.學校層面:加強金融教育,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學校應該成立相關的金融知識宣傳部門,將金融教育納入學生教育體系,利用學校強制力對金融知識進行普及,建設特色金融活動,促進金融知識的廣泛傳播,拓寬在校大學生對于金融知識的見識渠道,強化網貸知識,預防學生誤入超前消費陷阱。
3.社會層面:加強金融機構監管,完善幫扶救助工作機制
國家應該加強金融監管,嚴格執法,嚴厲打擊校園非法貸款等觸犯國家法律、威脅學生財產乃至生命安全的行為。建立完善相適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和預警機制,加強貸前調查評估,重視貸后管理監督,確保風險可控。鼓勵大學生創業,提高大學生的可支配生活費水平,從根源上減少借貸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