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廷輝 李旭 蔣勱 陳丹 丁俊東
早產兒各器官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出生后出現并發癥情況較足月兒明顯增多。其中,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較為常見,是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所致。臨床工作中發現,NRDS 多見于早產兒,大部分發生于出生后6 h 內,患兒有進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表現,甚至有較高的致死風險。為了提高NRDS 早產兒的生存率,必須提高NRDS 的治愈率。關于NRDS的治療,主要是補充PS、呼吸機輔助通氣,但是長時間使用呼吸機會增加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風險,進而影響支氣管肺發育[1]。伴隨著產前規則使用地塞米松以及新生兒出生之后使用的PS 等水平提高,重癥患兒的死亡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形成鮮明的對比。無創呼吸支持模式發展,對有創呼吸機導致的氣道以及肺損傷情況發生率有所降低,但較為嚴重的NRDS 依然需要使用氣管插管呼吸機方式輔助通氣,這一過程中縮短氣管插管呼吸機的通氣時間以及降低撤機失敗率是臨床實踐中的重點內容。所以,關于此類疾病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NCPAP、減少氣管插管、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等方面,但是患兒撤機失敗情況仍不可避免,從而導致再次使用呼吸機、增加肺損傷的風險。NIPPV 是近年來無創輔助通氣的主導模式之一,在聯合咖啡因治療的基礎上,有助于改善患兒的血氣氧合指標。基于此,本文就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 期間收治的80 例NRDS 患兒為例,評價NIPPV+咖啡因治療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80 例NRDS 患兒為研究對象,均為新生早產兒,孕周<34 周。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新生兒學》診斷NRDS 患兒標準[2];②監護人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③滿足撤機條件。排除標準:①先天性疾病患兒;②上 呼吸道發育畸形患兒;③嚴重畸形患兒。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女=25 ∶15;孕周29~34 周,平均孕周(31.50±1.50)周;出生體重1150~1750 g,平均出生體重(1455.50±256.50)g;娩出方式:剖宮產20 例、自然分娩20 例。觀察組 男∶女=23∶17;孕周30~34周,平均孕周(31.90±1.20)周;出生體重1145~1780 g,平均出生體重(1460.50±265.50)g;娩出方式:剖宮產22 例、自然分娩18 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有創機械通氣撤機,高頻振蕩通氣(HFOV)模式:氣道壓<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入氧濃度(FiO2)35%;間歇指令性通氣(IMV)模式:預設氣道峰壓(PIP)為15 cm H2O、FiO2為35%,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以及RR 分別為4 cm H2O、20 次/min。使用無創通氣,選擇兩組通氣模式,一組為NCPAP 模式:PEEP 為4~6 cm H2O,FiO2為30%~45%;另一組為NIPPV 模式:PIP 以及PEEP 分別為12~15 cm H2O、4~6 cm H2O,吸氣時間(Ti)、FiO2、RR 分別為0.35~0.50 s、30%~45%、20~30 次/min。撤離NIPPV 時機:PIP、PEEP、FiO2分別<6 cm H2O、4 cm H2O、30%,且患兒呼吸平順,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92%。重新使用呼吸 機:Ⅱ型呼吸衰竭、pH<7.2、PaCO2>60 mm Hg、PaO2< 50 mm Hg、FiO2>50%、SaO2<85%,符合任一項條件者。觀察組:NIPPV+咖啡因治療。負荷量20 mg/kg,24 h后維持5 mg/(kg·d),微量泵靜脈注射(靜注)30 min/次、1 次/d。對照組:NCPAP+咖啡因治療。負荷量20 mg/kg,24 h 后維持5 mg/(kg·d),微量泵靜注30 min/次、1 次/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并發癥(BPD、NEC、ROP)發生情況及結局(重新上機、病死)、撤機后血氣指標(PaCO2、PaO2、pH)。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結局比較 兩組BPD 發生率、NEC 發生率、ROP 發生率、重新上機率、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結局比較[n(%)]
2.2 兩組撤機后血氣指標比較 撤機1、12 h 后,觀察組的PaCO2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pH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撤機后血氣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撤機后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早產兒的PS 生成、分泌少,肺發育不成熟,從而導致肺泡彈性回縮力大、肺泡萎縮、通/換氣血流障礙、呼吸窘迫[3]。NRDS 是早產兒常見的危重癥,嚴重威脅新生兒的存活率。當前,隨著無創呼吸支持的廣泛應用,有創呼吸機氣道/肺損傷風險也相對較低。但是,部分NRDS 患兒仍需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如何減少撤機失敗是研究的重點。撤機后多使用NCPAP 過渡,以持續氣道正壓促使肺泡有足夠的功能殘氣量[4]。但是,NCPAP 由于吸氣道壓力不足、觸發自主呼吸不明顯等因素,無法滿足部分患兒需求,從而重新使用呼吸機、導致撤機失敗[5]。NIPPV 是NCPAP的加強模式,在預防拔管失敗方面有優勢,能夠增加功能殘氣量,聯合咖啡因可以改善缺氧癥狀、增加肺泡擴張,有助于撤機成功,減少了有創肺部損傷風險[6]。閉宏娟等[7]研究指出,NIPPV、咖啡因聯合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滿足撤機拔管患兒治療需求,有助于改善患兒的血氣氧合指標,提高了撤機成功率。
現階段,撤離有創呼吸機之后使用NCPAP 進行過渡,直至患兒脫離呼吸機輔助通氣,但是NRDS 患兒的呼吸功能較弱,使用這一方式主要原因是具有持續氣道正壓,具備充足的功能殘氣量。氣流的作用會維持呼吸末壓力同時觸發患兒自主呼吸,降低有創呼吸機的使用率,但由于NCPAP 無PIP,治療效果會有所下降,造成患兒的病情反復,甚至加重可能;而NIPPV 可以彌補以上的不足。
本文結果顯示:使用NCPAP 會由于患兒的吸氣道壓力不足,導致觸發自主呼吸效果并不顯著,重癥患兒會由于反復性的呼吸暫停重新使用呼吸機,撤機失敗。NIPPV 的使用作為其加強模式,能夠增加功能殘氣量,在臨床使用效果明顯,聯合咖啡因使用能夠改善患兒的缺氧癥狀,降低其呼吸困難,促進其度過危險期。
綜上所述,NIPPV、咖啡因聯合治療NRDS 患兒有助于改善撤離呼吸機后血氣情況改善,且安全性理想,進一步提高了撤機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