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后牙牙體缺損大多因齲病、外傷、磨耗等因素造成,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表現為牙體正常解剖形態破壞,牙體缺損對牙髓、牙周組織、咀嚼、發音、面容、心理等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1]。大面積牙體缺損的牙體根管治療后因為失去營養牙體組織的牙髓,抗折能力明顯下降,這時就需要修復體對剩余牙體進行保護[2]。通過微創方式恢復牙體的外形及功能,成為醫生修復牙體缺損根管治療后牙體的關鍵點。隨著臨床上修復技術和材料的發展,瓷睿刻全瓷牙體修復技術獲得廣泛性應用。對2019 年 1 月~2021 年1 月本院120 例后牙牙體缺損根管治療后患者采用全冠與瓷睿刻高嵌體修復,現將分析及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醫院口腔科收治的120 例后牙牙體缺損根管治療后患者,根據修復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觀察組男40 例,女20 例;年齡34~66 歲,平均年齡(48.5±6.3)歲;病程1~6 個月,平均病程(3.2±1.1)年。對照組男38 例,女22 例;年齡33~68 歲,平均年齡(48.8±6.1)歲;病程1~6 個月,平均病程(3.5±1.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均提供詳細資料,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難以完成此次治療;口腔衛生欠佳者。納入標準:牙體組織大面積缺損(剩余牙體組織≥牙體1/2、無隱裂、患者無口腔副功能);有交流和溝通能力;口腔衛生良好;符合后牙牙體缺損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全冠修復治療。牙體預備,按照金屬烤瓷冠或全瓷冠牙體預備標準完成[3]。預備后有清晰的牙本質肩臺,預備中保留充足牙體組織。用加成型硅橡膠在雙層排齦線排齦后制取患者的牙齒印模,進行基牙臨時冠保護。選擇聚羧酸鋅水門汀或用樹脂粘結劑,在試戴合適之后進行粘結。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瓷睿刻高嵌體修復治療。牙體預備標準:頜面預備1.5~2.0 mm,預備功能尖斜面寬1 mm 肩臺,各軸璧外敞10~20°,高嵌體邊緣離開牙合接觸1 mm。制取印模:為了保證印模完整清晰,應當加聚硅橡膠二次印模法完成。當患者試戴合適時應當對基牙進行酸蝕處理,便于有效粘結,選擇樹脂水門汀粘結劑完成。對患者疾病的整個治療中,還要做好口腔衛生健康宣教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OHIP 評分、生活質量、臨床療效、治療滿意度等。
1.3.1 OHIP 評分 通過這一評分判定患者的口腔衛生健康,主要包含共7個維度,分別為身體和心理殘障、生理疼痛、功能限制、軀體能力障礙、心理不適、社會功能障礙,其中對應的自我評分:總是為4 分,經常為3 分,有時為2 分,很少為1 分,無為0 分。患者的口腔健康程度與評分呈正相關。
1.3.2 生活質量 選擇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進行判定,劃分為共5 個領域,共26個項目,生活質量越好評分越高,包含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4]。
1.3.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5]無效:嚴重牙齦炎、根折、牙齒松動,修復體發生破損,有脫落現象,咀嚼功能恢復不顯著,邊緣裂痕顯著;有效:合并輕度齦炎,且邊緣發生裂痕,修復體無缺損情況出現,較為穩定,咀嚼功能接近于恢復;顯效:患者的牙齒無齦炎,修復體邊緣密合、性能佳,無缺損情況存在,且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復較佳。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1.3.4 治療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患者對治療滿意度的判定,內容主要包含舒適度、發音、固位、美觀滿意度、咀嚼功能等10 個小項,滿分 100 分。非常滿意:80~100 分;一般滿意:60~79 分;不滿意:0~59 分[6]。總滿意率=(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OHIP 評分比較 修復后,觀察組患者身體障礙、心理不適、功能限制、社會功能障礙、生理疼痛、軀體能力障礙、心理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OHIP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OHIP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修復后,觀察組患者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n(%)]
在臨床上,后牙大面積牙體缺損經完善的根管治療是避免牙體劈裂保存患牙的有效方式。通過輔以全冠修復或高嵌體修復,能夠很好的保持根管治療后牙體的外形及功能。此次研究中,修復后,觀察組患者身體障礙、心理不適、功能限制、社會功能障礙、生理疼痛、軀體能力障礙、心理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對照組中應用全冠修復嚴重破壞剩余牙體組織強度,容易影響到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質量,較易發生牙齦炎或食物嵌塞等,所以OHIP 評分欠佳;修復后,觀察組患者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出觀察組應用瓷睿刻高嵌體修復不易破壞患牙的鄰接關系,牙齦不易受到刺激引起炎癥,有效保護了患牙,不會使牙齦組織受到牽連,磨除的牙體組織較少,實現保障口腔健康、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出臨床上應用瓷睿刻高嵌體修復后牙牙體缺損根管治療后牙體僅需依照缺損的洞形修復大面積缺損的牙冠,牙體預備工作簡單,保證了洞底修復平直,修復作用理想,因此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后牙牙體缺損根管治療后患者,通過采用瓷睿刻高嵌體修復方式,恢復良好的咬合及鄰接關系,安全性較高,可有效保護患牙,磨除牙體組織少,提升口腔健康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