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肺心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種慢性疾病所導致,病情嚴重時患者會發生低氧血癥、CO2潴留,導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肺血管阻力長時間處于較高狀態,進而造成患者肺動脈高壓,導致患者心肺功能受損[1]。右心肥大、擴張是該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隨著病情進展會導致患者心功能不全,誘發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危及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因此,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控制病情,降低肺動脈高壓,提高患者生存幾率。臨床上治療該病癥具有多種手段,如給予患者強心利尿、平喘等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酚妥拉明是一種血管活性藥物,具有擴張動脈的作用,治療心力衰竭、高血壓、肺心病、高血壓危象、心律失常等具有良好的效果[3]。低分子肝素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抗凝劑,對凝血酶具有抑制作用,進而降低凝血活性,避免發生靜脈血栓。本院特將2018 年12 月~ 2019 年12 月收治的72 例肺心病患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低分子肝素結合酚妥拉明治療肺心病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希望為該疾病治療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72 例肺心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36 例。參照組中男21 例,女15 例;年齡51~75 歲,平均年齡(63.4±3.9)歲;病程5~20 年,平均病程(12.5±2.6)年。研究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53~73 歲,平均年齡(63.6±3.6)歲;病程7~17 年,平均病程(12.3±1.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以研究對象均進行超聲、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符合肺心病的診治標準[4];②無癡呆、精神疾病者,能夠正常溝通者;③無惡性腫瘤者;④近期未接受抗凝藥物治療者;⑤經告知后所有研究對象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受損者;②其 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功能下降者;③對本次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治療,即給予患者強心利尿、平喘止咳、吸氧、抗感染以及糾正電解質等,囑咐患者可適當進行有氧活動,如太極拳、瑜伽、散步,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參照組患者給予10 mg 的甲磺酸酚妥拉明(必康制藥新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439,規格:10 mg∶1 ml)治療,與5%的葡萄糖液混合成250 ml,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滴注速度保持在15~20 滴/min,1 次/d。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酚妥拉明+低分子肝素(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0,規格:1 ml∶5000 IU)治療,酚妥拉明用法用量均同參照組相同,為患者注射5000 IU/d 低分子肝素,分2 次注射,注射前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選擇患者腹壁皮下組織進行注射。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①療效判定標準:經過治療患者咳嗽、氣喘等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呼吸困難和心悸等癥狀基本消失,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等級恢復為Ⅰ級,心率<100 次/min,排尿量>1000 ml/d 為顯效;上述癥狀較治療前有所改善,NYHA 心功能等級提高1 級為有效;上述癥狀無任何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心肺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檢查兩組患者心肺功能指標,包括LVEF、SV、CO、FVC、FEV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顯效18 例(50.00%),有效16 例(44.44%),無效2 例(5.56%),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參照組患者顯效12 例(33.33%),有效13 例(36.11%),無效11 例(30.56%),治療總有效率為69.44%。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參照組的69.4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604,P=0.006<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LVEF、CO、SV、FVC、FEV1 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肺心病是指患者的胸廓或者肺動脈出現慢性病變,造成肺循環阻力以及肺動脈壓升高,進而導致繼發性的心臟功能的障礙,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并且疾病進展比較快,死亡率較高[5]。>40 歲人群是肺心病的高發人群,且寒冷地區、高原地區的發病率較高。該病癥可 分為兩類:其一為急性肺心病,是指肺動脈突然阻塞,影響肺循環,肺動脈壓力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造成右心功能障礙,繼而導致肺心病;其二為慢性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誘發該疾病最常見的因素,80%左右的肺心病患者都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此之外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疾病反復發作均會導致慢性肺心病發生[6]。以往臨床上更多采用利尿劑、抗感染等常規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王柏軍等[7]對比常規治療聯合酚妥拉明(對照組)治療該疾病和在對照組基礎行結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該疾病的(試驗組)臨床效果,發現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試驗組90.00%高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LVEF(59.10±8.33)%、CO(5.82±0.61)L/min、SV (74.30±6.12)ml、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48.90± 6.62)mm Hg(1 mm Hg=0.133 kPa)、動脈血氧分壓(PaO2) (75.20±7.57)mm Hg、FVC(2.14±0.25)L、FEV1(2.01± 0.0.19)L均高于對照組的(50.20±6.50)%、(5.45± 0.56)L/min、(61.30±8.12)ml、(57.60±7.72)mm Hg、(68.60±8.81)mm Hg、(2.02±0.17)L、(1.85±0.33)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結合酚妥拉明治療該病癥臨床療效較好,可促進患者心肺功能改善。
酚妥拉明是一種具有非選擇性、競爭性α 受體阻滯藥,其作用持續時間較短,利用抗拮腎上腺激素及去甲腎上激素促進藥效產生作用,能減少外周血管阻力,促進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臟血液灌注,有助于改善缺血缺氧癥狀,減輕心臟壓力;且該藥物能夠舒張呼吸道平滑肌,提高患者通氣能力,使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得以改善,但是該藥物口服藥效利用率較低,故此臨床上更多采用靜脈注射[8]。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新型的抗血栓形成藥物,其在普通肝素基礎上提取而來,和普通肝素相比其半衰期較長,藥物利用率高,藥毒副作用較少,抗凝效果更佳[9]。該藥物通過和凝血酶復合物結合,能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防止血小板匯集,避免形成肺動脈血栓,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支氣管痙攣,改善患者低氧血癥[10]。
本文對低分子肝素結合酚妥拉明治療肺心病患者的效果進行探討,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LVEF、CO、SV、FVC、FEV1 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兩種藥物結合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促進患者血液高凝狀態改善,增加血氧飽和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臟負荷,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聯用酚妥拉明治療肺心病患者,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顯著作用,提高治療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心肺功能恢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