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蕾 謝壯壯 曲德鑫 劉海霞 張中文 羅文海
(1濱州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3;2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寧河區稅務局;3煙臺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 煙臺海關口岸門診部)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逐漸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眾多學者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3〕。然而大部分研究在獲得研究對象的過程中,使用的抽樣方法一般比較復雜,因此數據常常會呈現出多層次的結構〔4〕,即產生了多水平數據。對于多水平數據,因為觀測到的效應同時包含組效應和個體效應,因此若做傳統的回歸模型就會犯只關注單體效應而忽視高水平效應的錯誤,錯誤地估計了回歸系數,導致Ⅰ類錯誤的概率增大〔5〕。而兩水平Logistic模型專門針對具有層次結構的數據,且能將誤差分解到兩水平上,即使數據存在聚集性,也可準確地對影響因素進行檢驗估計。本研究使用兩水平Logistic回歸模型,分個人層面和市區層面分別探索影響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
1.1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2015年度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對全國 28個省市自治區的總體人口進行抽樣調查。本次研究對象為60歲及以上老人共有3 590人,健康狀況為自評健康,數據包含明顯的市級和個體的層次結構〔6〕。
1.2變量選取 可能影響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因素可以大致分為自然屬性(性別、居住地、民族)、社會經濟狀況(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收入)、生活方式(上網頻率、戶外運動、社交串門)、心理因素(有無抑郁、是否幸福)四大類。
1.3統計方法 傳統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由SPSS19.0完成,二分類兩水平Logistic回歸模型用ML-wiN2.26軟件擬合。依據似然比檢驗結果判斷有序分類變量納入模型的形式〔7〕,收入等級、戶外運動、心情抑郁、幸福等級以啞元形式納入模型,受教育等級、社交串門以分組線性變量納入模型,啞變量均以賦值為0的狀態為參照組。
本研究采用的二分類兩水平的Logistic回歸模型,其基本形式為:
Logit(Pij)=β0j=β0+u0j
u0j~N(0,σu0),var(Pij)=δ(1-πij)/nij
式中β1為處理因素的效應參數,又稱固定效應參數。u0j為水平2單位的logit均值β0j與總均值β0只差,又稱水平2殘差,其方差σu0越大說明數據在高水平單位內聚集性越強,σu0為0時該模型變為一般的Logistic回歸模型。模型中的δ為尺度參數,但反應變量服從二項分布時,δ應該為1或者接近于1。
2.1單因素分析 不同性別、居住地、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年收入、戶外運動頻率、上網頻率、社交串門頻率、心情是否抑郁、幸福等級均是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1。

表1 不同因素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單因素分析
2.2多水平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
2.2.1零模型擬合結果 以市作為高水平即水平2,個體作為低水平即水平1,對數據進行兩水平零模型的擬合,零模型結果見表2。

表2 老年人健康兩水平零模型
零模型的水平2方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數據在市級水平上具有聚集性。方差分配系數(VPC)=0.125 2,表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約有12.52%的變異來自于所在市的不同,約有87.48%的變異來自于老年人自身屬性的不同。
2.2.2兩水平模型擬合結果 進一步引入解釋變量,擬合兩水平Logistic回歸模型,固定尺度參數(水平1方差)為1,-2LL(對數似然函數的負2倍值)=4 312.114。在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男性老年人比女性健康(OR=1.331;年收入10 000~25 000元的老年人比年收入<10 000元者健康(OR=1.266);1個月運動數次的老人比從不運動者健康(OR=1.718),每天運動的老人比從不運動者健康(OR=1.517);經常社交串門的老年人更健康,其OR值為1.232;有時抑郁的老人比經常抑郁者健康(OR=4.792),從不抑郁的老人比經常抑郁者健康(OR=9.403),其影響在所有因素中最為顯著;比較幸福者比非常不幸福者健康(OR=3.190),非常幸福者比非常不幸福者健康(OR=4.297)。見表3。

表3 兩水平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
2.2.3單因素VPC估計 通過計算VPC來衡量高水平效應的大小,VPC越大,說明模型總變異中高水平變異占比越大〔4〕。因此分別擬合相關因素與老年人健康的單因素兩水平回歸模型,通過VPC來比較數據在高水平單位內的聚集性的大小,結果如表4。可看出,收入等級是所有影響因素中受市級水平影響最大的;幸福等級是所有影響因素中受市級水平影響最小的。

表4 VPC估計值
收入、性別、戶外運動頻率、心情抑郁頻率及幸福等級等,除了個體水平影響健康狀況外,也在市區水平存在一定的聚集性,說明上述指標在市區的水平也不同程度的影響老年人健康狀況。提示要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除了干預個體層面的相關因素外,市區層面的影響也需要考慮。在不同年收入的老年人中,約有14.10%以上的變異歸因于所在市的不同。多水平模型考慮到了收入的聚集性,對收入等級的三個啞變量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做出了相對準確的劃分,這是多水平模型優于傳統單水平模型的地方。因此,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除提升老年人自身的收入狀況外,還需提升市區的整體經濟水平。
良好的生活方式對老年人健康具有積極作用。經常參加運動及社交串門,可以延緩衰老,增強心肺功能,同時還可增長知識,調節心情,預防心理疾病。然而本研究發現有48.89%的老年人從不運動,一方面是老年人自身對此不夠重視,另一方面社會也缺乏相應的宣傳以及場所的提供。因此老年人自身要層面加大運動和社交的頻率,市區層面也要加大宣傳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開展健康講座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識,開設老年活動中心讓老年人有地方鍛煉,為促進老年人的交友社交搭建平臺。
心理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心理層面,但本研究發現心理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抑郁水平。本研究發現有79.05%的老人有時甚至經常抑郁,由于家庭、疾病、藥物引發、心理恐懼、生活變故等眾多原因,老年人抑郁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改善我國老年人心理問題。一方面,老人自身層面要增強抗壓能力和自我心理疏導的能力,多去一些環境好陽光充足的地方活動,主動認識一些朋友;對于子女來說,要盡到照顧陪伴老人的義務,不但要給予老人經濟上的支持,更要在情感上給予慰藉,有空多陪老人說話聊天;另一方面,市區層面的老年工作也應發揮作用,例如成立專門的老年人心理健康中心,成立老年大學,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人感到幸福,減少抑郁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