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琦
摘要:學習單簧管,管理音色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要想擁有滿意的音色,就要從基礎開始注重培養,音色對于單簧管演奏來說是重中之重,只有擁有一個漂亮音色,才能更好的展現作品,只有建立一個“好的”音色,才能更好的詮釋作品。本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分析與討論音色的問題。
關鍵詞:單簧管? 音色? 氣息? 嘴型? 姿勢? 聽感? 運指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9-0022-03
單簧管(Clarinet),是樂團里不可缺少的木管樂器,單簧管大約誕生于1600年末,在1800年左右傳入中國,因其表現力豐富多彩,在傳入國內之后深受大眾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去學習單簧管,更多的音樂教育家們愿意去研究并探索單簧管的教育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單簧管的音色問題,就像亞里士多塞諾斯在《論和諧》反對畢達哥拉斯《天體和諧論》里所說的一樣,認為音樂協和與否應由人耳來決定,即由人的主觀判斷,認為音樂是情感藝術。所以我們才要著重對音色的培養,音色也是音樂的基礎。
一、音色問題
首先我們得清楚什么是一個好的音色,一般來說一個好的聲音是具有共鳴、有穿透性的,在低音區渾厚飽滿,中音區干凈明朗,高音區婉轉嘹亮,這些都是一個好音色的體現,反之不好的音色就是干癟、不豐滿,沒有色彩的。
音色是學習單簧管最基本的問題,好的音色就是給聽眾的第一印象,就像上面所說的音色就像是人的聲音,只有好聽的聲音才能更好的抓住聽眾,雖然音色是最基本的問題,但是能吹出柔美動聽的聲音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演奏者有扎實的基本功,以及有著對聲音正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演奏出一個漂亮的聲音。
單簧管音域很寬,比如降B調與A調的單簧管可以從小字組的E演奏到小字四組的C,不同音域范圍有著不同的意境,吹奏難度也有所不同,對于初學者或者基本功不扎實的學生而言,掌握高音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容易“嘯叫”破音,氣息不穩定而導致的音色不飽滿,嘴形不固定而導致的音色不統一,運指不連貫而導致聲音的不清晰,站姿不規范而導致的氣息不流暢,聽感不建立而導致的音色判斷不敏銳,這些都是影響音色的因素,也是解決音色問題的鑰匙。
二、音色解決
第一,吸氣問題的解決。在我們平時說話的時候吸氣會很淺,一般只在胸腔的上半部分,如果把這種吸氣運用在吹奏單簧管上是沒辦法正確發音的,氣息也是不穩定的,音色就沒辦法得到保證,在演奏時,演奏者必須使用胸腹式呼吸,使用胸腹式呼吸會使氣息下沉,腹部的核心力量能更好的控制氣流的流速、壓強,通過氣息的流速和壓強來控制單簧管發音,從而表現作品中的輕重緩急。
在練習吸氣時,用口鼻同時吸氣可以雙手叉腰去感受吸氣時的腹部擴張,也就是橫膈膜的擴張,在吸氣的同時感受胸腔的打開,完成這些動作后可以腹部用力發出“斯”的聲音,“斯”的時間越長,越能證明氣息吸的夠足,從而鍛煉腹部控制氣息的力量以及橫膈膜下壓,橫膈膜下壓的越緊實,氣息流動的也就更好,在進行上述練習時,可以用手按壓腹部,這時腹部是緊實的,用手按壓的同時,腹部也需要用力,用更緊實的力量抵御手的力量,從而也能更好的練習橫膈膜的下壓和腹部的核心力量,如果吸氣時橫膈膜下壓的感受不夠直觀也可以通過“打哈氣”“扎馬步”的方法感受氣息下壓,平時也可以借助吸管進行模擬吹奏練習,通過每天這樣的練習,可以讓氣息更加穩定,輸出更加均勻,吹出的氣息是呈柱狀的,這樣的氣息會更有力量,更加結實,緊實。
第二,嘴型問題的解決。一個柔美漂亮的音色,不僅僅要有好的氣息支撐,也需要一個好的嘴型控制,在學習的時候這兩個問題都是很值得考究的,只有有著正確的嘴型,才能吹出飽滿漂亮的聲音,嘴形是重中之重的,嘴形是控制音色、音響的關鍵。首先把笛頭放在嘴里,上牙傾斜放在笛頭牙墊的三分之一處,大概1—1.5cm處,上嘴唇包住牙齒輕向下扣,且閉住不漏氣,下牙輕放在下嘴唇處,下嘴唇向下拉,拉薄嘴唇,這樣做好之后嘴角上揚,呈微笑狀,面部保持放松,關于哨片與笛頭在嘴里含多少,具體情況還得因人而定,每一個人的嘴型都不一樣,或多或少也得根據情況進行調整,根據笛頭的風口大小、上方部位長短問題來定,但是一般情況都建議少包一點,因為包多了會影響吐音的速度以及音色,聲音會散,氣息會不集中,有時候用氣過大會出現“嘯叫”,下嘴唇也不應該咬的太緊,咬的太用力會使哨片貼在笛頭上,氣息進不到笛頭里,發不出聲音,在學習時嘴型問題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演奏者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確的嘴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才能少走彎路,有一個正確的嘴形也是一個漂亮音色的基礎。
除此之外基本功的練習也是一個鍛煉嘴型的好方法,基本功有很多練習的方法,比如長音的練習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練習長音時演奏者務必要把每個音都吹的都相對長,且必須在正確的方法下練習,長音的練習可以鍛煉氣息、嘴型、面部肌肉,可以說長音的練習是鍛煉演奏者綜合能力的練習,在練習長音時演奏者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必須有正確的嘴型、氣息,經過長時間的長音練習,基本功也會有很大的提升,通過大量的基本功練習、反復練習,鍛煉了肌肉力量,以及腦部活動,下意識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呼吸方式、正確的嘴型,通過這樣的訓練,練到后期才能有能力去接觸更深層次的作品,才能在作品中展現的游刃有余。
第三,運指方面問題的解決。在進行單簧管演奏時,吹奏者會忽視運指方面的問題。如果運指出現問題,音色就會出現問題,且音準就會得不到保證,在吹奏時也有可能出現“嘯叫”不出聲等情況,就比如說雙手在進行配合吹奏小字一組A—小字一組B的時候,從左手食指按壓一個音鍵到所有指腹同時按壓音鍵,這時就會顯得運指的流暢度與手指的配合度是極為重要的,運指的配合是為華麗優美的音色而服務的,有了輕松而敏捷的運指,華麗絢爛的音樂才能更好的展現。在運指時,首先用右手拇指第一關節的前側面與指甲相連接的部位拖住樂器的指托,將樂器托起,左手拇指按住樂器背面的音孔和管理高音鍵,樂器上下六個音孔分別由左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進行管理,按壓時自然分開,同時彎曲成弧形,在停止吹奏時,指腹應與音孔距離間隔1厘米左右,防止吹奏時音準出現問題,手指不宜抬得過高,避免僵直,在按音孔時,要用指腹靠近指尖飽滿的部分按壓音孔,保證每次手指起落都能夠填滿音孔,起落動作呈自然拱起的狀態,手腕自然伸平,松弛自如。在演奏時,手指的起落動作要放松且敏捷,力度要集中在指尖上,這樣的運指就會敏捷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