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許



網文IP改編影視作品熱度居高不下。過去兩年來,“熱度”最高的100部影視劇中,改編自網絡文學的有42部,占比超四成,幾乎撐起“半壁江山”。
梳理市面上的網文平臺不難發現,受影視改編青睞的網文平臺頭部聚集效應顯著;而結合短視頻、短劇等新型改編門類,不少新入局者開始嶄露頭角。
頭部效應
以近3年市場反響較好的15部網文IP改編影視劇(見表一)為例,涉及的網文平臺主要包括起點中文網(4部)、晉江文學城(7部)、晉江網(1部)、阿里文學(1部)、創世中文網(1部)、愛奇藝文學(1部)。其中,晉江文學城(47%)和起點中文網(27%)占比分列前兩位,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
將樣本擴大至數百部網文IP改編影視劇,則有更多網文平臺進入,如咪咕閱讀、連尚文學、掌閱小說網、書海小說網、紅薯中文網、QQ閱讀、大佳網、縱橫中文網、網易云閱讀、17K小說網等。不過,那些耳熟能詳的頭部網文平臺仍占據數量優勢。
據艾媒咨詢《2020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創新趨勢專題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數字閱讀內容儲備量排名前三的網文平臺,分別是:閱文集團、中文在線、掌閱科技。前述的起點中文網即屬閱文系,此外,閱文還擁有晉江文學城50%的股份;掌閱系有掌閱文化、紅薯中文網等網文平臺;中文在線旗下包含17K、中文書城等。由此可見,受影視改編青睞的網文平臺看似百花齊放,實則多屬巨頭旗下,行業頭部效應凸顯。
深耕IP改編產業鏈
頭部網文平臺紛紛根據自身情況,推出一眾舉措,大力扶持作者,同時與影視產業緊密結合,不斷深耕IP改編產業鏈。
閱文的主要做法是,通過與生態合作伙伴攜手,共同推進動漫、影視等多樣化改編形式,提升IP影響力。如新麗傳媒、騰訊影業和閱文影視成為騰訊和閱文深度布局影視業務、強化數字內容業務耦合的“三駕馬車”,《贅婿》《斗羅大陸》《慶余年》等IP的市場表現皆可圈可點。此外,在優化作家生態建設方面,閱文通過升級作家福利、成立閱文起點大學等方式,持續積累作家數量與作品質量。
中文在線深耕數字內容行業20年,積累了龐大的數字內容資源。對于如何用好這些資源,中文在線還需要向外尋找合作伙伴。去年5月20日,中文在線聯合旗下原影視制作團隊與愛奇藝共同成立中文奇跡影視公司,發力IP增值變現能力。在擁抱新形態方面,中文在線成為2020快手短劇最佳IP合作方,與快手短劇在IP授權合作、微短劇規模化供給等多方面深度合作。同樣在去年,中文在線持續加大投入培養作家,斥資過億元扶持原創文學。
掌閱科技立足內容生產優勢,深入挖掘布局IP衍生產業鏈,同時在短視頻方面有所行動:今年2月,公司戰略投資短視頻制作公司等閑內容引擎;7月,雙方成立西安閱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出數百部微短劇拍攝計劃,打造短視頻內容矩陣MCN,持續發力IP增值業務。具體作品包括短劇《早安繼承者》《我的西裝新娘》《失憶甜心》《夏日限定男友》《idol,跟我談戀愛吧》等。
微短劇改編成新方向
盡管影視改編IP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頭部效應,但新入局者仍不斷涌現。包括七貓小說、番茄小說、米讀小說、瘋讀小說等平臺,借助免費閱讀等賣點,市場表現可圈可點。
頭部網文平臺正面迎戰新入局者,一時間,行業硝煙四起。各網文平臺都將視線擴大到新的領域,以期贏得市場先機。在此背景下,小說改編微短劇應運而生。微短劇因投入小、周期短,加之用戶在短視頻上投入更多時間,小說改編微短劇成為新的競逐戰場。
書旗首部改編短劇《今夜星辰似你》,上線36小時登頂優酷短劇熱度榜,并進入優酷V榜電視劇榜第八名,與長劇入選同一榜單;中文在線的微短劇則涵蓋《霸婿崛起》《我不想陪仙二代渡劫了》《他熠熠生輝》《律政佳人》等多方面題材,與快手的深度合作也讓平臺小說改編能夠平穩落地;去年2月,米讀開始探索網文IP的短劇孵化模式,并與快手就IP短劇開發達成戰略合作,相繼推出的《權寵刁妃》《我的契約男友》《國民男神是女生》等作品表現不俗。
微短劇改編拓展了網文平臺的思路,與此同時,市場表現上乘的影視劇改編也讓平臺深刻意識到,必須將觸角深入影視劇改編的各個環節,深耕IP產業鏈,才能將網文效益最大化。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不管是行業巨頭,還是新入局者,都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