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齊
摘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舞蹈,它們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舞者都是通過肢體的動作來表達他們情感和思想。本文主要對舞蹈的動作和節奏進行探討,筆者認為人體本能的動作是舞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音樂的節奏也一定控制著動作。我們表現的舞蹈也是通過動作的力度和速度、大小和形態去表達情感的。舞蹈的感情表現是舞蹈藝術表演中的一個最重要元素,也是舞蹈生命的全部靈魂。如果一個舞蹈只有熟練的技巧或優美的舞段,而沒有呈現出一段情感來表現的話,那就毫無意義。無論是個人內心的熱情與沖動,還是優美的舞姿與輕盈的聲韻,都充滿著生命的氣息。
關鍵詞:情感表現? 動作節奏? 創編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9-0076-03
一、節奏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一)節奏影響著情感
節奏影響著人的情感。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音樂節奏也是營造氣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音樂感與豐富的情感,所以聽到音樂后就很容易受到節奏的感染,進而引起情緒的改變。因此,節奏影響著人的情感。
首先節奏有輕、重、緩、急之區別。在舞蹈表現中,舞蹈動作力度上的強與弱和速度上的快與慢都表現為節奏。如果現在有一段音樂是雨的聲音,其中夾雜著輕快的節奏,那我一定會在雨中快樂的翩翩起舞;但如果同樣是雨的聲音,卻帶著無限憂傷、沉重、緩慢的節奏,那我會坐在地上讓雨滴與眼淚一起隨風飄蕩。此刻,便能感受到節奏在音樂中和舞蹈表現中的重要性。所以說在特定的環境中,音樂節奏是足夠帶動情緒的,是營造氣氛的重要原因之一。節奏最開始是人們用手、腳和一些道具來打擊的。所以節奏的起源也是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勞動之中,就像一個天生有樂感的人聽到一段特別的或很有感覺的音樂節奏時,很自然的就會隨之舞動,或者因為音樂的悲傷而悲傷、節奏的輕快而歡樂。節奏同樣也存在于大自然和人民的生活當中。因此、舞蹈中的節奏我們應該看做是大自然中的節奏、生命中的節奏和情緒中的節奏等特殊的審美表現方式。那么就是說,在現代的舞蹈表現當中,所有的舞蹈種類、任何一種舞蹈動作的產生都是離不開節奏的,可以說沒有節奏就不可能完美的進行舞蹈。同樣,舞蹈動作中如果沒有節奏的陪襯,也就喪失了原本給人們所帶來的意義和精神上的沖擊感。所以節奏是非常重要的,是影響和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要素之一。并且在早期的舞蹈表現中人們把它當作是一種發泄,情感上的宣泄。
(二)節奏是舞蹈中情感與動作之間的橋梁
舞蹈表現中節奏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不一樣的節奏感覺和不一樣的風格特征就能夠表現出不一樣的感情色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舞蹈,有著不同的舞蹈風格和性格特征,主要的原因就是節奏性的區別。所以在舞蹈表演當中,節奏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之一。
在我們的生命運動中,人們的表現形式就是情感與情緒,其中最常見的情感與情緒就是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些情感在舞蹈表現當中,受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節奏的變化。比如想要舞蹈表演出高興、激動、快樂、甜蜜、激情時,一般用的音樂節奏都很快,這樣才能夠表現出興奮和活潑;想要表現出生氣、憤怒時,一般用的音樂節奏都很慢,這樣才能夠表現出激情和厚重感;同樣悲傷、恐懼的節奏則悠長緩慢。如果一段音樂的節奏表現出來是歡快而跳動的,那么我們的情緒與舞動起來的動作也會根據節奏而產生變化,變得歡快且富有活力;但如果把節奏放慢,所產生出來的動作和氣氛就不會再那么歡快與喜慶了。舞蹈的節奏變化促使動作也有了輕、重、緩、急的變化,從而產生了對比的美。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的想法和感情都會隨著內心的節奏改變和外在的節奏變化而產生不同。因此、情感與節奏之間是密不可分、緊緊相連的關系。情感的變化帶動著節奏的變化,節奏的變化也會引導和改變著情感。
相同的舞蹈動作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就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情感,這說明它決定著人物情緒的變化。因此,情感的變化必然因為節奏的影響而產生著相對的變化。例如,在舞蹈作品《鄉愁無邊》的表演中,音樂的急、快、悠長、時而又慢的節奏性就突出表現了舞者思念家鄉的急切心情。節奏從開始的慢慢引出,帶著一絲憂傷和沉重,舞者慢慢伸出來一條腿,當她邁出了第一步之后,低下頭緊緊的擁抱著自己,音樂這時開始從慢到快、到越來越快的速度不斷漸進,舞者也在音樂節奏的烘托下,尋找著、奔跑著、想要投入到母親的溫暖懷抱中,所以她張開雙臂急切的、快速的奔跑,想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哪怕閉上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也能夠自由的、準確的、急迫的奔跑到自己的家鄉。這正是因為節奏的不斷變動才引發了舞者情感上的變動,同樣也因為舞者情緒上的原因,她的舞蹈動作也產生著相應的變化。因此,一個節奏的變化就會引導和改變著情感,情感的變動也會自然產生一系列相應的舞蹈肢體動作。
(三)節奏在舞蹈作品創編中起著“建構”的作用
一部優秀舞蹈作品的產生,是離不開真摯生動且豐富濃烈的情感烘托的。節奏恰恰是營造氛圍和渲染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把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比喻成一個建筑物,那么節奏就是這座建筑物的根基和磚瓦,所以,節奏會被稱做為舞蹈作品的“骨架”和表現情節的“鏈條”。在表演舞蹈作品中,音樂與舞蹈的關系是緊密結合、相互影響的,沒有完美的音樂與節奏,不可能出現完美的舞蹈作品。同樣,音樂中的各式各樣的節奏也需要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來展現,如果沒有因為情感而產生出優美的舞姿,就是用再好的節奏,要完成一個優秀的作品也是不成立的。通過各種節奏,將舞蹈的音樂節奏與舞蹈的動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舞蹈作品。
人們常說,有什么樣的音樂就有什么樣的舞蹈。我們在編排創編舞蹈動作、表演或學習某一個舞蹈動作時,都要先去了解音樂,只有先熟悉了解音樂后才能去體會音樂,然后再逐步的去掌握舞蹈中的節奏所代表的情緒色彩,最后才能因為真正了解了音樂、把握了節奏,進而在舞蹈時更好的體現舞蹈動作和韻律韻味。如果用相同的動作配完全不一樣的音樂節奏,那么這兩組一樣的動作就會因為音樂節奏力度上的增強或減弱、速度上的加快或減慢而改變。假設在創編一個離別的舞蹈動作場景時,首先在動作上的要求是要表現出情感色彩的,比如戀戀不舍、興高采烈等。如果我們準備做一個擁抱的動作時,節奏突然變得很慢,那我們肯定會根據節奏的變化讓擁抱的場景變的再細膩一點、感動一點、柔和一點;若節奏突然變的很快,同樣還是一個擁抱的動作就會因為節奏速度上的變動而產生情感上的變化。所以在舞蹈表現中,每一個濃烈的、激情的感情色彩都是由身體的節奏動作表現出來的。好像舞蹈中因情感產生出來的動作節奏,生來就是人體動作的自然形式,又由于感情興奮程度直接準確的、強而有力的用肢體表達了出來。再比如,重而有力的節奏加上憤怒的心情,在某一種特殊的情境下,一個拳頭就會揮之而出。所以節奏賦予了心靈的活力、舞蹈的色彩。節奏是人體表現心靈的節拍、舞蹈的脊椎,只有把基本的節奏把握好了,才能在絢麗的舞臺上盡情舞動。經過舞蹈基礎的訓練后,節奏才能熟悉的跳進舞者的心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舞蹈的節奏在表現舞蹈的作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建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