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桐
摘要:電影,作為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體,是一門集合多種藝術領域于一體的觸動所有感官的藝術。通過電影畫面,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在觀眾生活中的普通個體,訴說著自己的故事。201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其憑借出色的電影技術制作,一舉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提名、最佳電影剪輯等多項提名和獲獎。2015年4月18日,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映這部影片,不難看出,這部影片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除了豪華的演員陣容、導演的良心制作,這部電影獨特的拍攝方式、不落窠臼的敘事手法、幽默的語言風格、耐人尋味的隱喻表達才是最值得人們深入探究的精華。本文將通過影片中黑色幽默敘事風格探究其敘事手法、色彩和構圖表現手法、語言特點以及一些隱喻表達。
關鍵詞:黑色幽默? 藝術表現? 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9-0153-03
一、黑色幽默藝術發展背景
幽默是人際交往過程的“潤滑劑”,好的幽默感會給一個人增添許多無形的魅力,更會讓一個人在社會生活領域過的“如魚得水”。而“黑色幽默”是一種以玩笑的口吻描述現實的殘忍,一針見血地直擊人們心靈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傳統文學形式不同,黑色幽默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讀者有時候會被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吸引,有時會對主人公命運感同身受,亦或是對故事反映的社會現象嗤之以鼻,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黑色幽默的文學作品總是得到讀者們的青睞。
黑色幽默(Black Humor)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正處于社會大變革時期。由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文學、影視等創作必然會根據社會變革而發生改變。在這瞬息萬變的局勢下,黑色幽默的藝術形式應運而生。人們使用看似荒誕、輕松、無厘頭的表現手法來揭露社會現狀,通過“反英雄”人物的塑造凸顯角色的悲劇人生和悲慘境遇。不難看出,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就是用幽默的語言表達無奈的內心。李公昭將黑色幽默表現特征總結為:“一是以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的內容。二是揭露荒誕的社會對人的壓迫為目的。三是反英雄式的人物。四是非邏輯的敘事結構和靈活多變的寫作技巧。”
二、影片中黑色幽默的敘事手法
電影的敘事手法主要是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隨著電影拍攝技術的進步以及作者創造性的敘事方式的升級,電影的敘事手法越來越多。“在敘事含義上,按‘敘事學的集大成者熱拉爾?熱奈特指出的敘事的三層含義,即第一層——‘承擔敘述一個或一個系列時間的敘述陳述,口頭或書面的話語,第二層——‘真實的或虛構的,作為話語對象的接連發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間的連貫、反襯、重復等等不同的關系,第三層——‘一個某人敘述某事的事件”。以下將從三個方面來初探下這部電影中黑色幽默的敘事手法。
(一)敘事風格
“‘碎片化影像符號元素基于電影多線索敘事的方式。黑色幽默電影通常以多條線索展開,鏡頭語言也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韋斯·安德森,他非常善于使用大膽的敘事手法和鮮艷的色彩進行構圖,正如《盜夢空間》虛實交接的敘事方式一樣,這部電影中導演使用了嵌套式敘事結構,將現實與過去交疊在一起,從而使觀眾“身臨其境”于故事情節中。導演將故事的敘事結構套在三層故事里,第一層故事中觀眾看到一名女性讀者坐在作家的雕像前拜讀其作品;隨著讀者進入書中的世界,第二個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書中的作者聽著講故事的人描述著主人公古斯塔夫傳奇的一生。于是,讀者便層層推進來到了故事發生那個時代。與此同時,電影還配有旁白、口敘式回憶的敘述以及主人公古斯塔夫的臺詞,使觀眾在不同形式的敘事方式下對主人公的命運遭遇產生共鳴。這種類似漫畫插圖一幀一幀拼接的故事敘事方法更能給觀眾搭建起一幅看似異想天開的神奇世界,也為之后出現的荒誕行為、傳奇事跡和忍俊不禁的臺詞提供了看似合理的解釋。
(二)色彩運用
這部電影不僅在構圖方面獨具匠心,在色彩使用上也是可圈可點。作為能夠引起我們共同審美愉悅和視覺感官反映的要素,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和厚度是由自然界和生活中豐富多樣的顏色構成的。電影中顏色的使用主要從三個維度出發:色相、飽和度和亮度。明亮、鮮艷的色彩使用可以凸顯快樂的基調;相反,灰色的或暗色調的使用則更貼近反映現實世界的鏡頭。該片導演的多部作品中都大膽地使用了飽和度很高的、色彩明亮的顏色,從而使基礎色,如:紅色、黃色或是紫色顯得異常扎眼,也更容易引起觀眾強烈的視覺感受。這種明艷色彩的使用和深刻的電影主題形成強烈反差,更能突出電影中意在反映和揭露社會現實的主題。正如影片中作家開始講故事時描述的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a picturesque, elaborate and once widely celebrated establishment.”即“布達佩斯大飯店,一座如畫般壯觀,并且一度廣為人知的建筑”,導演用粉色外墻呈現了一個風景如畫、世外桃源的地方,電影中導演使用了薄荷綠、粉藍色等明亮的顏色來呈現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外景,從而給讀者一種熱鬧、充滿生機的感覺,一瞬間將觀眾代入到布達佩斯酒店發光的光輝歷史中。當老年零跟作者娓娓道來那段他跟古斯塔夫的經歷時,電影的色彩基調又轉換到了亮紅色,彰顯出當時布達佩斯酒店賓客絡繹不絕的繁榮景象。進入第二章,整個電影畫面顏色變成了深棕色,可見導演意在通過深色調顏色寓意伯爵夫人死后,古斯塔夫因分到遺產被其子女陷害入獄的命運轉折。而最后導演突然使用了暗色調色彩,主要是烘托最后一章的故事背景,即古斯塔夫和零在火車上被搜查并最后被槍殺的事情。可見,電影中多層色彩的明暗變化是隨著故事情節發展而改變的,導演規整對稱的構圖安排使得電影呈現出更具荒誕的幽默氣息,也更能使得觀眾對故事背后反映的深層社會問題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