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嬌嬌

摘? 要:目的? 分析全面護理干預改善癲癇患者睡眠質量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n=50,常規護理)和研究組(n=50,全面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睡眠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研究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六項睡眠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全面護理干預應用到癲癇患者的護理中,有助于調節患者的睡眠質量,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關鍵詞:癲癇;全面護理;睡眠質量;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3-00101-03
癲癇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神經系統慢性疾病,是腦部神經元在各種刺激因素下出現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所致的綜合征 [1-2]。疾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癲癇發作時患者會表現出兩眼上翻、四肢抽搐等臨床癥狀,使患者身心承擔巨大痛苦,影響患者睡眠,導致其睡眠質量下降[3]。值得一提的是,癲癇與睡眠障礙是相互影響的關系,睡眠障礙的出現會誘發癲癇,而癲癇發作則會影響睡眠,進而加重病情,因此臨床需要重視癲癇患者的睡眠護理。本次研究分析全面護理干預改善癲癇患者睡眠質量的應用價值,選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分組對照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研究組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0.29±3.41)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1±0.49)年。對照組包括男29例,女21例,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0.34±3.47)歲;病程4~11年,平均病程(6.23±0.45)年。所有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癲癇診斷標準[4];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無其他重癥臟器疾病、惡性腫瘤。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②具有視聽說功能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包括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環境清潔等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包括:①用藥指導。嚴格按照醫囑予以患者治療藥物,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技巧幫助患者掌握藥物的使用時間、劑量、不良反應以及應對措施等,或錄制相關視頻導入病房閉路電視,滾動播放,一方面督促患者用藥,另一方面積極預防不良事件發生。設計用藥登記表,定時回收,加強患者的用藥意識,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將用藥記錄發給主治醫師,及時調整患者的用藥治療方案,充分保障治療的有效性。②心理護理。癲癇病患者會因臨床表現的特殊性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因不良情緒過重,患者夜間難以入睡,因此需要護理人員注重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入院時,需保持良好的態度,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尊重和關心。收集患者的基礎疾病信息及受教育程度信息,選擇合適的健康教育方式讓患者明確病情是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病友關系,讓患者合理釋放自己內心不良情緒,正確對待病情,保持健康心態,注重身心的調養,以免影響睡眠質量。③環境管理。病房環境保持干凈、整潔,定期進行打掃,設置合理的溫度和濕度,建立舒適的住院治療環境,幫助患者克服對環境的陌生感;治療、護理操作盡量在白天進行,為患者留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夜間走廊保持安靜,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病情時,注意動作輕、說話輕、腳步輕,以免打斷患者睡眠時間。④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飲食多樣化,多進食易消化、富含高蛋白、微量元素及維生素食物和水果,睡前不進行劇烈活動,不飲濃茶,不吃夜宵。指導患者合理作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教會患者放松技巧,睡前可通過按摩、泡澡、泡腳等方式來促進睡眠。
1.4? 觀察指標
運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各項評分為0~5分,睡眠質量與評分呈反比關系[5]。
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護理內容、護理及時性、護理有效性等項目,分值0~100分,評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研究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3.32±2.10)分,對照組為(75.52±3.16)分,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33.173,P =0.000)。
3? 討論
癲癇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會因病情的反復發作、治療見效慢等因素,產生較重心理負擔,導致睡眠質量受到影響,不少癲癇患者易發生睡眠障礙問題,這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干擾成功的癲癇發作控制,還會導致其出現攻擊性行為等,因此需要注重對癲癇患者的護理干預[6]。
以往常規護理干預多為用藥指導,未能對患者的身心狀況過多重視,不能有效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導致護理效果差,患者的睡眠質量未能得到有效改善[7]。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注重用藥指導,護理人員充分尊重患者,鼓勵患者參與疾病管理中,自覺服藥,提高其用藥治療依從性,利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8]。此外循環播放用藥不良反應處理視頻,能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用藥安全性;注重心理干預,予以患者充分關心、鼓勵和支持,減少其情緒波動,減少發作次數,避免出現惡性循環狀況,穩定患者情緒和行為,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9]。加強病房清潔、打掃,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夜間減少巡房次數,減少外在因素對患者狀態的刺激,能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癥狀,保障患者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于減少抽搐發作,利于提高改善患者病情[10]。此外還注重對患者的飲食干預和睡眠干預,多方面考慮對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及時進行針對性干預,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方式及作息習慣,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形成良性循環,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睡眠質量量表內容評分有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充分肯定全面護理干預方式有顯著優勢,能夠使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且研究組50例病例大多對該護理模式表示滿意,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將全面護理干預應用癲癇患者治療護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其生活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德芳,成紅霞,胡曉雅.多元化護理對癲癇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6):3025-3028.
[2]齊媛,白瑩瑩,祁明麗.程序化護理對癲癇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屬照護行為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0,31(12):116-118.
[3]李楊.以家庭為中心教育干預對癲癇患兒父母疾病認知及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33(1):86-88.
[4]金麗日,吳立文.癲癇:定義演變及診斷策略[C]//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腦電圖與癲癇診治進展高級講授班及學術研討會日程冊&論文匯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腦電圖與癲癇診治進展高級講授班及學術研討會,2015.
[5]唐莉,彭琳.多模式隨訪護理對成年癲癇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5):111-114.
[6]張艷民,張麗紅,苗慧.綜合性護理對提高癲癇患者認知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9,043(005):548-549.
[7]靳利敏,孫簫音,趙永紅,等.多學科護理照顧模式對青少年癲癇患者術后應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1,27(2):80-84.
[8]董志霞,楊新萍.臨床護理路徑在癲癇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5):53-54.
[9]何敏,王芳.神經膠質瘤繼發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并發呼吸遺忘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21,36(3):50-52.
[10]楊亞娟.對癲癇患兒進行綜合護理對其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9):1573-1574.
[11]徐朝霞,董湘萍,景艷紅,等.優質護理聯合隨訪護理對癲癇患者康復,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S2):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