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妍馨,王利莎,張顛黔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九二○醫院 心內科,云南 昆明 650000)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上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攀增,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脅,也加重了醫療人員的負擔[1]。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齡大,病情危急,護理難度要求更高,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護理質量的需要[2]。護理質量是評價護理人員工作的重要指標,是護理服務的重要表現[3]。為了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質量,本研究選取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患者,采用路徑式質量檢查進行干預,探討其有效性,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150 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 例。觀察組:男40 例,女35例;年齡54~79 歲,平均(62.3±2.9) 歲;病程5~20年,平均(8.3±2.1)年;高血壓22 例,冠心病25 例,心力衰竭14 例,風濕性心臟病14例。對照組:男38 例,女37 例;年齡57~77歲,平均(63.3±3.8) 歲;病程5~19年,平均(9.1±2.2)年;高血壓24 例,冠心病24 例,心力衰竭14 例,風濕性心臟病13 例。2 組資料具有可比性,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符合心內科各疾病類型診斷標準;(2)意識、認知清楚,依從性好;(3)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醫療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1)有認知障礙及精神病史;(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肝腎等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常規檢查、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生活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路徑式質量檢查干預[4]。(1)建立路徑式檢查小組:安排1 名護理主任、1 名護理副主任、2 名系統級科護士長、4 名病區護士長、3 名護理部干事組成路徑式檢查組。(2)確定路徑式檢查標準:小組成員按照《三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標準和細則》明確質量檢查的基本路徑,明確病區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患者健康教育、患者質量管理、護理病歷質量管理、護理培訓等6 個維度的質量檢查標準。(3)對心內科護理人員分層級進行質量檢查標準、質量檢查路徑、質量檢查安排的培訓,可采用現場詢問、追蹤考察等方式對其進行考核,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4)對質量檢查的6 項內容分3 個月完成,每月完成2 方面,3月后匯總檢查結果,找出問題,在下個周期內予以改正。
1.3.1 護理質量
從病區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患者健康教育、患者質量管理、護理病歷質量管理、護理培訓等6個方面全面評估護理質量,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
1.3.2 護理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2 組患者對護理過程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情況,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 / 總例數×100%。
1.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 表示,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病區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患者健康教育、患者質量管理、護理病歷質量管理、護理培訓等6 個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 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2 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病區管理質量 護理病歷質量管理 護理培訓對照組 75 80.55±3.05 83.02±2.88 80.72±3.28觀察組 75 90.39±3.42 92.48±2.79 93.47±3.02 t 6.933 6.599 8.492 P 0.029 0.033 0.000優質護理82.38±2.94 93.02±3.32 7.505 0.028患者健康教育 患者管理質量80.19±3.29 81.48±3.29 92.04±3.72 92.30±3.27 6.495 7.593 0.041 0.028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33%,高于對照組的89.33%,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 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心內科往往以老年患者居多,患者一般情況較差,免疫力低下,多數患者還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疾病,合并疾病多、病情變化快,因此患者疾病壓力較大,恢復較慢,對護理的要求較高[5]。護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和質量,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時充分配合醫療護理工作。路徑式質量檢查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是將臨床工作中遇到的護理難點進行評估和量化,使其具體到每一項護理內容,幫助護理人員掌握護理過程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護理管理質量[6]。
路徑式質量檢查模式首先是成立質控小組,明確質量檢查標準,建立質量檢查路徑,然后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對各個護理內容進行分配,明確每月的質量檢查項目,最后得到質量檢查反饋,及時調整護理管理問題,并于下個周期進行改正[7]。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路徑式質量檢查的觀察組患者的病區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患者健康教育、患者質量管理、護理病歷質量管理、護理培訓等6 個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9.33% (P<0.05)。說明路徑式質量檢查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同時提高患者滿意度。這是因為此護理模式將難以把控的護理指標進行量化、具體化,消除了傳統護理工作的隨機性、盲目性,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管理,并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更正,保障了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對心內科護理管理中采用路徑式質量檢查模式,可以增強護理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