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猛,公春艷,楊冬梅,高興連,盧永新,路 蓉,孫燕娥,童宗武
(昆明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 腎內科,云南 玉溪 653100)
患者男,71 歲,因惡心、嘔吐14d,皮膚、鞏膜黃染11d 入院。于2019年11月08日入我院感染科,11月26日轉入我科。患者于2019年10月22日至11月05日因“小腦梗死”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10月24日予“丁苯酞”清除氧自由基治療,10月26日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胃內容物,伴噯氣、納差、乏力,10月29日出現全身皮膚鞏膜黃染,時感皮膚瘙癢,尿呈濃茶色,大腿出現紅色皮疹,停用“丁苯酞”后患者仍感惡心,皮膚鞏膜黃染。既往有“高血壓、2 型糖尿病”病史26年。查體:體溫36.2℃,脈搏66 次/分,呼吸19次/分,血壓136/80mmHg;全身皮膚鞏膜中-重度黃染,未見肝掌及蜘蛛痣;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性 音;心界不大,心率66 次/ 分,律齊;腹軟,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未觸及,肝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浮腫;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
輔助檢查:心電圖:1.竇性心律,2.心電軸左偏:-32°,3.左心室高電壓。血漿氨:AMON 91 mmol/L;肝功:ALT 215 U/L、AST 349 U/L、TBIL 337.8 umol/L、DBIL 284.4 umol/L、IBIL 53.4 umol/L、ALP 1290 IU/L、GGT 1077 IU/L、TBA 159.4 umol/L;腎功能:Urea 9.9 mmol/L、CREA 74 umol/L、UA 237.7 umol/L;電解質:K+3.1 mmol/L、Na+133mmol/L、Ca 2.12mmol/L、HCO3-29mmol/L;甲功八項:FT3 2.95 pmol/L、T3 0.43 ug/L、H-TSH 1.165 mIU/L,余正常;腫瘤標志物B 組:FERRITIN >3000 ug/L,CEA、AFP、CA-199、NSE 正常;尿常規:尿膽原2+、膽紅素2+、維C2+、酮體1+;甲肝抗體、丙肝抗體、梅毒抗體、Anti-HEV、Anti-HIV 均陰性;乙肝三對:HBsAb 13.03 mIU/mL、HBeAb 0.938 PEIU/mL、HBcAb>>7.200 PEIU/mL、HBcAb-IgM 38.076 PEIU/mL;乙型肝炎DNA 測定:HBV-DNA <1.00E+002 IU/ml;抗核抗體譜18 項:Ro-52 陽性(++),余項陰性;血管炎(ANCA) 8 項陰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譜11項陰性。11月13日腹部磁共振掃描:肝臟實質信號彌漫性減低,肝血色素沉積癥待排;輕度脂肪肝;脾周少許積液。入感染科后予保肝、糖皮質激素抗炎、退黃、降壓等治療,并于11月24日、25日行人工肝支持治療。11月26日轉入我科后磁共振水成像:①肝臟實質信號彌漫性減低,肝血色素沉積癥待排;②輕度脂肪肝;③脾周少許積液;④雙下肺炎;⑤雙腎多發微小囊腫。
最終診斷:1、急性肝衰竭;2、藥物性肝損傷;3、膽汁淤積型肝炎;4、電解質代謝紊亂;5、2 型糖尿病;6、高血壓3 級很高危。
我科予非生物型人工肝(膽紅素吸附+血液灌流+血漿置換+血液濾過) 清除膽紅素、調節內環境,糖皮質激素穩定肝細胞膜,保肝、退黃、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患者病情漸好轉,皮膚黃染逐漸減輕,肝酶、膽紅素、膽汁酸水平明顯下降,出院8月復查肝酶、膽汁酸完全恢復正常,膽紅素稍偏高,皮膚黃染完全消退。病情主要指標變化情況,見圖1。

圖1 肝臟相關指標變化
藥物性肝損傷(dre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是臨床上導致不明原因肝損傷和不明原因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DILI 所占比例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是比較常見和嚴重的藥品不良事件之一[1]。DILI 主要以肝細胞型最為常見,但大部分研究顯示膽汁淤積型是DILI 的主要臨床分型[2]。糖皮質激素在DILI 治療中比較常見,其具有抑制免疫反應作用,可改善靶器官的免疫性損傷,同時可以穩定溶酶體膜,減輕匯管區和毛細膽管的非特異性,通過抗內毒素作用,阻止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防止肝功能進一步損傷,并逐漸改善肝功能[3-4]。人工肝支持治療是DILI 的重要輔助性治療方法,在肝功能障礙相關性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案例中,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療2d 后出現消化道癥狀,皮膚黃染,肝酶明顯升高,且排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臟疾病,故診斷丁苯酞所致藥物性肝損傷、膽汁淤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成立,經非生物性人工肝(膽紅素吸附+血液灌流+血漿置換+血液濾過)、糖皮質激素抗炎,保肝、退黃、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患者肝酶恢復正常,膽紅素明顯下降,治療有效。
綜上所述,丁苯酞不良反應較少,目前國內外尚無丁苯酞導致急性肝衰竭的病例報道,因此,丁苯酞的服藥指導,讓服藥患者認識丁苯酞的不良反應及發生不良反應的癥狀,對該類藥物的安全使用至關重要。同時藥物導致的急性肝衰竭的臨床治療,以非生物型人工肝聯合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案效果明顯,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肝功能損傷,提高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