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磊
(哈爾濱工程大學 工程訓練中心,哈爾濱 150001)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全國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越來越重視,各參與主體都逐步認識到,活動的關注點應由注重規模向注重質量轉變,大學生創新教育應從“流于形式”向“向下深耕”轉變[1]。哈爾濱工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開展的創新教育基本上是面向低年級本科生的普及型科創技術培訓,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而缺乏心理素質的鍛煉,而這也是高校開展創新教育的薄弱環節。大學生開展創新實踐不僅需要基本的知識、技能,還需具備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優秀心理品質。
古代匠人的工匠精神主要是實用理性下的創新精神[2],例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新時期的“大國工匠”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3-5]。例如,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各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能工巧匠,他們的工匠精神表現為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心專注、敬業至上、銳意改革、勇于創新。
工程訓練中心是校內最大的工程實踐基地,營造以工匠精神為主的工程文化有利于中心內涵式發展,有利于提升工程實踐教育品質。通過整合中心資源,從課程內容、授課形式、教學環境等多個方面使創新教育與工匠精神培養有機融合,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學生心中,能促其養成專注、嚴謹、執著的職業態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創新實踐的細節和風險,提升創新能力和職業生涯競爭力。
以工匠精神核心價值觀為出發點,通過廣泛調研,搜集與工訓中心創新教育緊密契合的典型案例,豐富課程內容。通過增加現場觀摩、講座、課上競賽等多種實踐環節豐富授課形式。通過教學環境建設,豐富工程文化內涵。上述融合模式均需經過應用實踐,不斷調整完善,最終達到創新教育與工匠精神培養有機融合、提升實踐育人品質的目標。具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融合模式具體思路Fig.1 Specific thinking of integration model
狹義的工匠精神是能工巧匠通過不斷雕琢產品,不斷改善工藝,享受自己產品不斷升華的精神理念。廣義的工匠精神是為了企業、國家的發展,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產品,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工匠精神案例選取要兼顧上述兩方面,工訓中心創新教育的基礎是科創技術培訓,狹義的工匠精神案例有利于學生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學生不斷增強升華自身工藝、技術的內驅力;工訓中心創新教育的目標是產品研發培訓,廣義的工匠精神案例有利于學生建立產品標準、品質、服務至上的意識,有利于學生不斷增強為國家服務、建功立業的榮譽感。工匠精神典型案例選取方面,狹義的工匠精神案例可以選取古代熟能生巧的賣油翁故事和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故事;廣義的工匠精神案例可以選取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臺聯合評選,經過廣大基層職工和各級工會組織層層推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的典型事跡。
工程訓練中心創新教育課程具有明顯的工程實踐特點,課程環節除了基本的知識講授,大部分是學生動手實踐。工匠精神典型案例與課程內容融合的基本思路是,在知識講授環節安排廣義工匠精神案例,將追求卓越的產品質量上升到關乎個人、集體、國家前途發展的高度,提綱挈領;在某一技術的動手實踐環節,安排狹義工匠精神案例,提升學生對工藝、技術的關注度和興趣,培養“較真”精神。
創新教育課程的授課形式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動手實踐,還可以補充多種互動教學形式。在動手實踐環節增加現場觀摩教學,聘請校內外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技師現場演示作品機械零件拆卸、裝配,電路板焊接、調試,充分展示工匠技能與職業素養。在課堂講授環節,聘請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企業工程師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軟件代碼開發、電路板繪制、機械制圖的“工程標準”之美。在課上作品驗收環節,增加場地競賽,并通過適當的獎勵讓學生體驗工匠技能競賽的榮譽感。
職業素養是工匠精神的根本,除了高超的技術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對工作環境的有效管理也是職業素養的體現。通過將實踐教學環境統一規劃調整為“工位+賽道”的形式,每個工位配備固定的儀器設備、工具,實踐教學完成后,學生需要將儀器設備、工具放置在指定位置,并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工位、賽道的衛生環境也由指定人員負責,上述工作環境管理工作均為課程考核環節,以此促進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在此基礎上,教學環境通過適當增加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展板,著重宣傳大國工匠愛國奉獻、愛崗敬業的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使命感。統一規劃后“工位+賽道”的實踐教學環境如圖2所示。

圖2 “工位+賽道”的實踐教學環境Fig.2 Pract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station+track”
經過2020年春季學期網絡授課以及秋季學期實踐教學的應用,本研究成果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通過工訓中心創新教育的全面培訓,自身能力和素質得到了較大提高,先后完成一項教育部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參與黑龍江省“互聯網+”和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銀獎兩項,銅獎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