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海門,有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他興辦教育,實業救國;他幫助鄉鄰,造福社會。他,就是南通人民的驕傲,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清末狀元張謇。
張謇爺爺有著傳奇的一生。他從小謙虛好學,16歲中秀才,42歲中狀元,一生努力奮斗,共創辦學校 370 多所、企業70多家,鑄就了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輝煌成就。他崇尚的“父教育、母實業”的理念被高度贊譽,毛主席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中國的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習總書記稱贊張謇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作為張謇爺爺家鄉人的我,為他的奮斗而自豪,為他的成功而喝彩,更被他的精神所鼓舞。
張謇爺爺的思想和精神影響了很多人,也感染了小小的我。他的事跡,我每聆聽一次,心靈就被震撼一次。聽說他從小就“夜讀三更”“今日事今日畢”,我?不由聯想到平日里,我們常常說自己已經努力了,最后沒有結果,只能放棄,但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像張謇爺爺那樣盡到最大努力了?是否有張謇爺爺那種堅持不懈的信念?我想我肯定沒有!每天早晨,我都是懶懶地躲在溫暖的被窩里,要在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催促聲中才慢吞吞起床;讀書時,每當遇到一篇深奧的文章,我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做題時,每當碰到難題,我就退縮,不去鉆研了;學舞蹈時,練功太疼,我不時地想偷懶放棄……現在想想可真是慚愧??!面對困難、挫折,如果我們只是逃避、放棄,就無法像張謇爺爺那樣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更不可能創造出奇跡。
張謇爺爺是我們的榜樣,他的精神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我特別喜歡張謇爺爺的一句話:“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不與草木同生,即與草木同腐朽。”作為張謇爺爺家鄉的少先隊員,我一定會向他學習,學習他的愛國心,做一個努力奮斗的張謇式好少年!
尹佳朵: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小學五年級(4)班學生
指導老師:李娟
編輯 沈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