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摘要】目的:分析對于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價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76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結果:術后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臥床時間、進食時間和住院時間等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短P<0.05;術后并發癥率觀察組為2.63%,對照組為15.79%,P<0.05。結論: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獲得確切的護理效果,有利于加快患者術后康復并可降低并發癥率。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ng Lan
(Pu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163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valu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may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bed time, eat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6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5.79%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obtain the exact nursing effe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accelerating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 rate.
【Key word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value
近年來,以膽囊結石和膽囊炎等為代表的膽囊疾病發病率較高,該類疾病的發生引起的患者疼痛、惡心等癥狀,對其生存品質構成較大影響。目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是對于該類膽囊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該手術的療效確切以及創傷性降低[1-2]。然而手術中的創傷性操作以及麻醉藥物應用等會對患者的生理機能產生一定的干擾,這也使得患者術后仍具有較高的并發癥風險,如常見到切口感染、皮下氣腫、泌尿系感染等,對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構成一定影響。特別是腹腔鏡手術中需要創建二氧化碳氣腹,患者術后容易出現腹脹等情況[3-4],使得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延長,也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負擔。所以需要做好該類患者的科學護理服務從而預防術后并發癥,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進一步降低其經濟壓力和緩解思想負擔。以下將分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
1 資料以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76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21~75歲,均值為(41.5±1.6)歲;疾病類型為:膽囊結石26例,膽囊炎9例,以及膽囊息肉3例。對照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齡20~76歲,均值為(41.3±1.7)歲;疾病類型為:膽囊結石25例,膽囊炎10例,以及膽囊息肉3例。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如術前給予飲食、用藥和休息等方面的指導,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準備性工作,在手術之后評估其恢復情況,并嚴格遵循醫囑提供補液治療和相關藥物治療,患者出院前向其介紹院外的注意事項,并耐心解答患者疑問等;觀察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為:(1)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手術醫生、責任護士和護士長等共同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全體小組成員共同學習臨床路徑的相關知識,掌握該護理模式的流程、原則以及基本方法。由小組成員共同協作評估患者的病情狀況,最終由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各項護理服務,護士長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護理問題并給予指導和糾正[5-6]。對于無法明確的護理問題,需要及時咨詢主治醫生,并在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調整護理計劃,滿足患者的護理服務需求;(2)臨床護理路徑表單制定:將患者圍手術期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病情評估、并發癥護理、出院指導等相關護理內容進行有序安排,以患者的住院時間作為橫軸,對上述護理內容進行協調統一安排,從而制定完善的護理路徑表單。嚴格依據該表單的內容完成各項護理工作,未能完成的護理項目需要細致的標明原因,充分分析影響因素并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3)臨床護理路徑實施:①入院當天護理:與患者熱情的接待,并保持細致耐心與患者充分溝通,詳細介紹院內的規章制度、醫護人員、病房病友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等情況,盡快使患者熟悉院內環境,疏解入院當天的陌生感和緊張感,并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為后續的護理服務工作開展創建良好的基礎條件。為患者妥善安置病床,告知手術前的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對患者的情志及時疏導,緩解緊張、恐懼情緒,以積極配合手術;②入院后第2天護理:詳細向患者介紹手術前需要完成的相關檢查以及各項準備工作,并協助患者盡快完成,同時介紹各項檢查的目的以及作用等,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完成[7]。對于膽囊疾病的知識以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相關知識進行細致的講解,充分利用健康宣教手冊以及護患語言溝通和播放宣教視頻等手段,幫助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與手術的知識,增強患者的手術信心與依從性;③術前1天護理:嚴格遵循醫囑為患者提供各項藥物治療,同時給予科學的飲食、睡眠等指導,改善患者術前的生理機能。評估患者的手術耐受度,進一步介紹手術的基本流程以及手術室醫護人員情況等,向患者介紹成功的手術治療案例,增強其手術信心;④手術當天護理:告知患者入室前以及入室之后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配合要點,及時疏解患者存在的負面情緒,利用語言溝通、眼神交流以及肢體動作等給予患者心理安撫。患者手術后需要與手術室護士進行嚴格的交接,并做好患者的正確體位管理,給予各項保暖措施;患者清醒后及時告知其手術順利完成的消息,疏解患者的緊張心理;⑤術后1天護理:繼續監測患者的病情狀況以及生命體征指標,同時密切監測引流管引流和引流液的量、色、質等狀況,鼓勵患者術后早期適當地完成床上的肢體活動,細致地介紹早期功能鍛煉對于機體功能恢復的重要影響,并配合中醫的艾灸、中藥燙熨,避免尿潴留和促進胃腸功能及早恢復。在腸鳴音恢復后可給予少量的飲水和飲食,之后逐步進行過渡,確保患者的術后營養狀況;⑥術后2~3天護理:繼續密切監測患者的切口恢復情況,定期更換敷料,向患者和家屬講解術后保護創口的正確方法,并繼續鼓勵患者完成下床活動鍛煉。對于手術后存在擔憂、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患者需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并鼓勵家屬為患者提供支持和關懷,增強患者的術后康復信心;⑦出院前護理:詳細向患者介紹出院前的注意事項以及院外的家庭自我護理方法,與患者互換聯系方式,以便在患者出院后繼續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開展隨訪和指導。
1.3 評價標準
(1)記錄2組患者術后的康復進程指標,如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臥床時間、經口進食時間和住院時間;(2)記錄2組患者手術后的主要并發癥,如皮下氣腫、切口感染、腹脹和尿潴留等。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行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數據標準差為(x±s),組間數據行t檢驗,計數資料為[n(%)],組間數據行X 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康復進程指標組間對比
術后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臥床時間、進食時間和住院時間等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短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率組間對比
術后并發癥率觀察組為2.63%,對照組為15.79%,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膽囊疾病的發病率較高,如常見的膽囊炎癥、膽囊息肉以及膽囊結石等,該類疾病的病因機制十分復雜,如年齡、遺傳、肥胖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可取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特別是手術切口縮小以及安全性提升,因此受到術者和患者的青睞[8]。然而該手術的本質仍是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手段,會對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患者缺乏對手術的了解,使得焦慮、恐懼等情緒加重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同時導致術后的康復進程緩慢,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也使得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進一步增加[9]。常規護理的應用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所以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中則能夠規避常規護理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等缺陷,制定完善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單,同時充分結合患者的實際特點調整護理方案,從而提升護理的針對性和科學性[10-11]。在患者入院最終至出院嚴格依據所制定的護理方案執行各項護理計劃,可確保護理的細致、周密以及完善。而本次研究也顯示,觀察組的術后各項康復進程指標優于對照組,并且術后并發癥率較對照組更低。提示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可提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獲得確切的護理效果,有利于加快患者術后康復并可降低并發癥率。
參考文獻:
[1]張英琴,劉慧,何艷,等.臨床護理路徑結合目標管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20,18(17):2106-2108.
[2]呂娜.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20,7(9):120-121.
[3]逄琴.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探討[J].特別健康,2020,19(22):185.
[4]左香.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應用效果觀察[J].健康大視野,2020,25(10):120.
[5]李登紅,李卓惠.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循證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22):157-159,166.
[6]吳曉.改進后護理臨床路徑在日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1):57.
[7]張敬慧.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及效果評價[J].飲食保健,2021(1):156.
[8]董建花,劉麗華,范麗虹.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忠告,2021,15(2):126,131.
[9]何香凌.加速康復外科(ERAS)對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臨床路徑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0):134-135.
[10]伍燕梅,黎淑珍,鄧慧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醫藥前沿,2020,10(19):176-177.
[11]胡曉婭.臨床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