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通過對血透室醫院感染安全隱患的分析,配套與之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的概率,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水平。方法:隨機選取60名在我院血透室接受診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差異處理,比較兩組的感染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的差異。結果:實驗組的感染發生率為3.33%,遠低于對照組的16.67%,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透室醫院感染的渠道較多,要不斷強化醫護人員和住院患者的防護意識,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要配套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血透室;醫院感染;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
醫院感染是指病人在整個在院期間獲得的感染,它不僅威脅著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礙病人生活質量的提升,同時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我國每年因為醫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100-150億人民幣,間接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算。所以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是提高醫療質量、維護病人安全及保障醫護人員職業健康的重要工作。與西方相比,我國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有點晚,但發展非常快,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醫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視醫院感染工作,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科學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提高了醫療質量、保障了患者安全。但我們也清楚認識到,我國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不同地區、不同等級醫院間感染管理水平相差較大,醫院感染爆發也仍然時有發生。
血透室是醫院臨床治療工作的主要場所,對于提升急慢性腎功能受損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惡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而近些年來,關于血透室的乙肝、丙肝等醫院感染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也銳化了醫患糾紛矛盾。特別是在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強化的今天,加強對安全的管理已經成為血透室的重點工作[2]。基于這一現狀,許多醫院已經開始著手血透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配套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能切實防控醫院感染的發生。為進一步強化數據說明,本研究選取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間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療的60名患者作為具體研究對象,結合具體數據以實證護理干預對防范醫院感染的重要性。
1 研究設計
1.1 研究對象
在查找國內外文獻、咨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本研究隨機選取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間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療的60名患者作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對患者的深度調查,并獲得感染管理實施現況、深入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時經過對醫院感染防控專家的深度訪談,對結果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出醫院感染措施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同時以護理干預措施作為差異變量,統計兩組在醫院感染發生率,患者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從而根據差異性分析形成本研究的結論。以下是兩組參與實驗的患者相關描述性統計數據,見表1。
根據對兩組樣本的描述性統計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盡管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具體統計指標上存在差異,但不具備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1.2 研究方法
為了突出研究主題,強化護理干預措施作為差異變量的作用,對兩組患者進行如下處理: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日常的透析診療,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講解等;對血透室環境進行日常護理,設備儀器清潔消毒處理。實驗組引入護理干預措施,根據血透室規章制度嚴格操作,強化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全面提升護理質量,具體包括做好血透室的衛生、通風,進行周期性室內消毒;做好血透機、濃縮液容器的表面和內部清潔消毒;做好傳染病患者的隔離透析診療,做好交叉感染防范;對患者使用的物品和設備進行標識區分;按照“現配現用”的原則配置濃縮液,確保專人和無菌操作[3]。同時還要強化對實驗組護理人員的管理,包括不能留長指甲,做好穿刺皮膚的消毒,正確佩戴防護設施,做好對不同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手套更換等[4-5]。
1.3 數據收集與處理
通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感染發生情況的記錄和統計,同時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患者對預防效果、護理質量、護理服務滿意度等方面的反饋數據。將所有收集到的資料統一編碼管理。所有的數據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作為檢驗水準進行統計描述。基本情況采取均數、標準差、率、構成比等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判斷數據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如果P<0.05則認為可以進行差異分析。
1.4 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有效,我們對此次干預的各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與血透室負責人進行細致溝通協調,組織課題組相關成員開展前期培訓。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納入排除標準。干預開始前對干預組醫護人員以及被試患者講解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說明需要填寫的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要求每位研究對象都獨立完成問卷。每次課題組成員親自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填完后課題組成員均親自收集和檢查問卷的質量,確保問卷調查的高質量。
2 數據分析
2.1 感染發生率的比較
評價醫院感染護理干預措施有效性的核心指標,就是判斷感染發生率是與否得到有效控制或降低。如果通過護理干預,發現醫院感染率有明顯下降,則說明干預措施是科學合理的。本研究中,X 2=4.265,P=0.021,適合進行差異分析。在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感染發生情況的數據進行比較時發現,對照組發生感染5例,其中2例是因為血透機的消毒不到位造成的。實驗組發生感染僅為1例,相比對照組16.67%的感染發生,實驗組的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說明護理干預起到了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效果。見表2。
2.2 護理質量的比較
不斷優化和提升護理質量,是血透室護理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題。通過問卷調查,獲取患者對護理質量的反饋意見。護理質量主要從病房消毒質量、自我防護意識與基礎護理質量三個維度進行評估,患者通過對三個維度的評分,最終決定總體護理質量水平的高低。根據下表的數據統計結果,發現實驗組在三個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說明,此次研究采用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提高病房消毒質量,以及完善醫院基礎護理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見表3。
2.3 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醫院要想提高患者滿意度,除了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技術支持外,還需要從各個維度確保患者的生命健康與安全,讓患者在良好的環境中接受診療服務。在對患者滿意度調查上,主要調查的是患者對預防效果、護理服務等方面的意見,以下數據是對各個維度的滿意度指標進行綜合處理后得到的滿意度水平,可以發現,實驗組的不滿意評價占比僅為3.33%,遠低于對照組的26.67%,說明此次試驗中進行護理干預,有效提升了患者滿意度水平。見表4。
3 結果討論
血液透析是對終末期腎病如尿毒癥患者的最重要的治療措施,大部分患者由于長期透析的原因,其自身免疫力大大降低,而且為各種病菌制造了感染途徑,非常不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復。結合現已有研究,可以發現醫院感染是造成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采取必要的護理干預,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概率,既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與診療成本壓力,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為醫院臨床治療工作的主要場所,血透室發生醫院感染的比率較高,是醫院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部門之一。做好醫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旨在逐步降低感染發生率,不全提升患者滿意度水平[6]。根據上一小節中的數據分析發現,實驗組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造成血透室醫院感染的途徑有如下幾點:一是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相對薄弱。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重要性認知不足,在血透室具體操作中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執行;此外,部分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與能力也存在不足,增加了血透室的醫院感染率。二是血透機等設施設備的消毒不徹底,操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消毒,成為造成醫院感染的原因。患者在進行透析過程中,儀器設備表面會附著細菌,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也會造成細菌遺留,如果沒有進行徹底消毒,很可能會導致下一位患者的感染。三是環境污染,血透室每天接待的患者較多,人員流動性大,消毒工作難度增加,相對有限的空間和空氣不流暢的環境成為誘因。四是濃縮液的配置不當,特別是沒有在理想的環境下進行配置,可能會造成透析患者的感染,許多在透析間附著的細菌可能會通過此途徑污染濃縮液。五是血透室的細節管理不到位,比如說護理人員沒有及時更換手套、口罩,隔離工作不到位等。
基于以上分析,薄弱的防范意識,未消毒徹底的設備,環境污染以及不科學的操作是造成血透室醫院感染的主要隱患,針對存在的問題,血透室必須要制定護理干預方案,做好室內的衛生、通風、消毒,做好設備的清理和消毒,同時還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強化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為患者提供更為安全的透析診療環境。一是要加強培訓,特別是與患者直接接觸的一線醫護人員的培訓,強化專業知識與操作的學習,增強責任意識與風險防范意識,充分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強對病房的管理,要努力確保病房的空氣質量,護理人員應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使用消毒水對病房內地板或陳列物品進行擦拭,并定期使用紫外線對病房內空氣實施消毒,同時加強監測空氣質量,盡量減少陪護人員數量。三是要深度做好血透機的消毒工作,患者使用完透析機后,護理人員要根據血透機的具體型號選擇合適的消毒液,按照消毒要求嚴格執行消毒操作,確保血透機不會污染下一位透析患者。
參考文獻:
[1]Khan HA,Baig FIB,Mehboob R.Nosocomial infections:epide-miology,prevention,control and surveillance[J].Asian Pac J Trop Biomed , 2017(7):478-482.
[2]Zingg W,Holmes A,Dettenkofer M,et al. Hospital organisation,management,and structure for prevention of health sociated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ert consensus[J].Lancet Infect Dis , 2015(2):212-224.
[3]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花紅燕.血透室醫院感染安全隱患與護理干預措施效果評價[J].心血管外科雜志,2018(3):572-573.
[5]張春梅.血透室的護理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25):164-166.
[6]章美華,謝小紅.全方位護理管理對控制血液病區醫院感染的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12):157-159.
[7]賈巍.新疆ICU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知信行干預研究及目標性監測的經濟學評價[D].長春:吉林大學,2017.
作者介紹:
劉艷艷,(1985—),女,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血液凈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