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芳



【摘要】目的:分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術后患者實施連續性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治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的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組分為對照組(n=26)和研究組(n=26),前組實施常規性護理,后組實施連續性護理。評估兩組的康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研究組的康復情況中日常生活能力、脊髓功能及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術后患者實施連續性護理方法后可獲取較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復,降低了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連續性護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complicat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fter operation
Li Lifang
(Miany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 Sichuan Provincial Mental Health Center, Sichuan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complicat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0, 52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6) and study group (n=26). The former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latter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nursing. Th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pinal cord func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Continuous nursing; Spinal fractur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胸腰椎骨折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患者在受到間接暴力下引起椎體連續性結構破壞,年輕患者多因強外力沖擊引起的高能損傷,老年患者為骨質疏松引發,患病后有感覺和運動功能損傷,需要長期臥床休養,極易發生壓瘡、深靜脈血栓、尿潴留等并發癥,不僅延長了骨折的愈合,也對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1]。為此術后需要開展積極護理干預,預防并發癥并幫助患者恢復運動功能。連續性護理為相關科室、康復機構及各級醫療聯動持續性的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時間和空間上的延長護理,提高醫療水平以此促進患者的康復[2]。基于此本文對連續性護理方法的應用展開分析,現總結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52例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治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的患者,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組分為對照組(n=26)和研究組(n=26),骨折類型為胸椎30例、腰椎22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各16例、10例,年齡為35-67歲,年齡均值為(51±2.41);研究組中男性和女性各18例、8例,年齡為35-68歲,年齡均值為(51.5±2.38),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入院后經X線檢查確診,符合臨床關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相關診斷標準;均接受手術治療;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心血管功能障礙;自身免疫抑制;合并顱腦損傷和其他嚴重創傷。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性護理,即展開對生命體征的密切觀察、保持病房環境的整潔、穩定情緒、定期幫助患者翻身,根據病情穩定情況開展肢體訓練,在有意外情況發生時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研究組實施連續性護理:(1)體位護理,術后引導患者維持平臥體位,在硬板床上平臥,減少脊柱壓力。在患椎下方放置軟墊,實現對脊前柱的牽拉,以此促進脊柱功能恢復。指導患者再翻身時可使用軸線翻身方法,注重保護頸部位置,癱瘓肢體關節應保持在功能體位,為患者穿戴“丁字鞋”防止發生足下垂。(2)康復指導,術后第二至四日開展床上被動訓練指導,實施四肢屈伸、擴胸等訓練,指導家屬如何按摩全身,以此促進患者全身血液的循環。術后第七日指導患者仰臥于病床上,使用足跟和頭部及雙肘支撐全身,開展挺腹和擴胸訓練,每次10-15秒,反復訓練10-15次。術后十四日可借助頭部、足跟和肘部將身體撐起,保持背部的騰空并保持10-15秒,訓練10-15次。術后第二十一天指導患者俯臥在病床上,保持腿部的前伸和頭部后伸實施挺腹訓練。訓練強度循序漸進,同時在訓練期間鼓勵患者開展穿衣、吃飯、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動的鍛煉,提升自我生活能力。(3)生活干預,飲食方面指導患者以少食多餐的原則進食,膳食以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清淡飲食為主,補充優質蛋白質,多使用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告知患者多飲水以預防發生便秘。鼓勵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精神方面的支持,護士可與患者多溝通,告知以往治療成功案例,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焦慮心理,并鼓勵患者多參與社會活動,多以親屬接觸改善情緒。出院前期開展健康宣教并發放健康手冊,完善患者的病例信息,指導患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在院后能夠接受專業的疾病康復訓練知識。同時開展定期的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居家護理情況,并了解和解答患者的問題。
1.3 護理觀察指標
1.3.1康復情況[3],MBI為評估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強;FIM評分評估功能獨立性,得分范圍為18-126分,分數越高表示獨立性越強;GSES評分評估自我效能感,分值為10-40分,分數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強。
1.3.2生活質量評分采取SF-36評分[4],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3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康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發癥發生率用%(率)表示,并且用X 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對比
研究組康復情況中MBI、FIM及GSE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中生理、運動及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共發生3例,總發生率為11.54%;對照組并發癥共發生10例,總發生率為38.46%,兩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脊柱骨折后不但會對脊柱力學支撐帶來影響,也造成運動功能受損,引起的椎管狹窄會對脊髓形成壓迫,使得平面以下功能神經損傷[5]。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會有脊椎骨周圍軟組織的損傷和牽拉,對交感神經帶來壓迫,從而引起胃功能的紊亂,有腹脹及便秘產生。在長時間的臥床休養時又會增加感染、壓瘡、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為此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6]。
研究中,研究組的康復情況、生活質量均優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連續性護理干預可獲取較好的成效。該護理方法的應用幫助患者疏導了負面情緒和心理,提高了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適應性和依從性,術后能夠積極鍛煉并預防并發癥,如腰背肌訓練可校正骨折畸形,早期的康復訓練能夠促進機體的血氣流通,預防骨質疏松,并能夠恢復患者的腸道功能。出院前期實施健康檔案管理,加強隨訪不僅為患者獲取專業的護理知識提供了保障,也為患者提供了心理支持,有利于社會功能的恢復[7]。
綜上所述,應用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可帶來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常育之.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0,11(22):74-75.
[2]羅曉.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術后早期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及生活質量影響評價[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3):217-218.
[3]楊方,董三芹.連續性護理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的康復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03):355-356.
[4]梁海,唐煥珍.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8):288+290.
[5]金瑩,馬晨溪.連續性護理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8,42(09):1151-1152.
[6]蒙榮微.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4):102-104.
[7]羅筱瑋,郭乃銘,徐海濤,等.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研究[J].河北醫藥,2018,39(16):2542-2544+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