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秀



【摘要】目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應用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方法: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療的患者40名為對照組(傳統護理),選擇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為觀察組(臨床護理干預),觀察生活質量和心理癥狀評分。結果:觀察組療效心理癥狀評分更低,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較好,可以消除不良情緒,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臨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
Effect analysis of applie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Tang Jinxiu
(Youx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Mianyang City, M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621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s: 40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 (traditional care), and 40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linical care intervention), with observed quality of 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scor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efficacy psychological symptom scor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can eliminate bad mood, reduce pain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it is wor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clinical care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疾病之一[1],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目前臨床上對該病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主要的表現有面部三叉神經陣發性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尤其是好發于中老年患者。三叉神經痛會影響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尤其是急性疼痛,會給患者的個體生存造成極大的影響,慢性疼痛不但損傷機體健康,還會威脅生命安全[2]。國外的研究結果通過對一萬多名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研究,顯示疼痛的發病率大約在39%,且女性患者的發病率高于男性患者,據不完全統計,女性患者的發病率大約在57.5%左右,而男性患者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在48%左右[3]。三叉神經痛是慢性疼痛的一種,主要是在患者的面部神經呈區域性發作,(有撕裂氧和點擊樣)疼痛,尤其是上頜和下頜比較多發,單側為主,部分患者也會兩邊同時出現癥狀,五十歲以上的患者發病率較高。最近幾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該病的患者也隨之增加,要及時明確病因,給予對癥治療[4]。微創手術治療的效果好,可以定位準確,但是需要反復治療;由于頭痛會反復發作,降低生活質量,使得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癥狀,心理壓力增大,加上患者缺乏正確的認知,擔心預后,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改善預后康復[5]。為此本次研究選擇80名患者干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資料與病例選擇
選擇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治療的患者80名,每組40例。觀察組年齡40-70歲,對照組41-70歲。兩組一般情況比較P>0.05。符合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診斷標準。
1.2 方法
對照組(傳統護理),為患者做好術前檢查,告知注意事項,手術流程,取得信任,減輕心里的恐懼感,為其提供良好的恢復環境,讓其感覺到安心舒適,采取措施預防并發癥出現,滿足患者的日常需求。觀察組(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基礎護理:給予患者生理鹽水漱口,以免出現口腔炎癥,術中為患者監測生命體征,取合適的體位,讓患者感覺到舒適,詳細記錄手術情況。
(2)術后護理:術后為患者止血,監測病情,遵醫囑為患者止痛,有異常及時處理。
(3)面部護理:術后為患者清潔面部,保持干燥,如果面部有紅腫熱痛等癥狀,要及時告知醫生處理。告知患者飲食清淡,咀嚼的時候要慢,動作輕柔,減輕疼痛感。其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增強對疾病的了解,提前采取措施預防并發癥出現,提高治療的安全性。
(4)心理疏導:疼痛是患者的個人主觀感受,可以被很多外在因素影響,出現不良情緒癥狀,影響預后轉歸,需要對其進行疏導,鼓勵患者。長期的疼痛會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增大,因此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教會患者一些疼痛發作時的簡單處理方法;其次疼痛持續較長患者會導致患者喪失治療的信心,因此要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信心,家屬可以多陪伴鼓勵患者,樹立健康的心態面對治療。
(5)并發癥預防:三叉神經痛會影響患者的進食、說話等,口腔環境差,如果沒有及時護理,可能會引起感染,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講解口腔護理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每天用生理鹽水漱口,保持口腔環境清潔干燥,以免出現并發癥。
(6)用藥護理:遵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告知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卡馬西平使用的時候要慢慢減少使用劑量,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等癥狀,因此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藥物的相關知識,熟悉了解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遇到問題及時呼叫護理人員。出院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了解其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生活質量和心理癥狀評分。
1.4 判斷標準
生活質量一共100分,越高越好。心理癥狀以五十分為準,越低表示患者情緒越好[6]。VAS評分標準:采用0~10分的評分法,7-10分:表示疼痛劇烈;4-6分:表示中度疼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進行統計;計數用n(%),X 2檢驗;計量用(x±s),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更好,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癥狀評分對比
觀察組心理癥狀評分更好,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現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神經系統疾病,該病一般情況下會持續較長時間,治療困難,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要及時對癥治療[7]。有研究表明[8],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增強療效,提高生活質量。護理人員通過術前護理,口腔護理,術中干預等,告知患者手術流程,病因,以及手術中有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增強認知,取得信任,讓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依從性,也可以減輕疼痛;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以增強治療的信心,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不良情緒[9]。臨床護理干預可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導等,為患者監測生命體征,給予飲食指導,多支持患者,鼓勵患者,告知其多進行活動鍛煉,遵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減輕疼痛,提高療效和生活質量[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理癥狀評分更好,生活質量評分較高,P<0.05,說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改善預后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最近幾年來,三叉神經痛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開始被國內外的很多學者研究,BurmeisterJ,HolleD,BockE,etal.等學者的研究顯結果表明,治療后和正常人的生活質量(相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或者是社會功能方面都會受到損傷,大大降低日常生活能力[11]。國外三叉神經痛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疼痛會導致患者恐懼感增加,與社會隔絕,加上藥物的使用,也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癥狀[12]。現在臨床上有很多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對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增強對疼痛的認知,可以減輕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較好,可以消除不良情緒,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Willman A, Petzall K, Ostberg A L, et al. The psycho-social dimension of pai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ldest old[J]. Scand J Caring SCI, 2013,27(3): 534-540.
[2]孟海英,張鑫,陶歡歡.結構式心理護理干預對三叉神經痛手術患者依從性疼痛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21,
24(6):536-541.
[3]李蓉蓉.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水平的影響[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1):129-131.
[4]彭照雯,趙文文,楊靜,等.正念護理在三叉神經痛圍術期中對疼痛與情緒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0,26(7):516-521.
[5]張利梅,杜聰聰,王琳.人文關懷同質化管理在三叉神經痛介入術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7):106-108.
[6]Tung-Han Wu,Li-Yu Hu,Ti Lu ,et al.. Risk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followingtrigeminal neuralgi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stu-dy[J]. 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2015, 16(64):10.1186/s10015-10.1186/s10194.
[7]王靜,劉青松,張華.醫護患協作護理模式對三叉神經痛患者術后自護能力及心理韌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2):64-66.
[8]Shaparin N,Gritsenko K,Garcia-Roves DF,et al.Peripheral neuromod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rigeminal neuralgia[J]. Pain RES Manag, 2015,20(2): 63-66.
[9]鄒棉芳.三叉神經痛射頻消融術干預性護理對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及疼痛程度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1):192,封4.
[10]康鵬,王雙義,肖文林,等.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9,7(24):11816-11820.
[11]Burmeister J,Holle D,Bock E, et al. 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class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 (Bo TN):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ails, 2015, 16: 550.
[12]馬玲,武百山,孫海燕,等.三叉神經痛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調查評估[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25(3):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