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效果及對患者聽力狀況的影響。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8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實驗組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分析2組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效果、氣導平均聽閾水平等差異性。結果:實驗組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50%,P<0.05;2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突發性耳聾患者接受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可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促進其聽力水平的改善,意義重大。
【關鍵詞】鼓室灌注;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突發性耳聾;聽力狀況
【中圖分類號】R764.437 【文獻標識碼】A 【DOI】
突發性耳聾是72h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HL[1],疾病的發生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加強患者的有效治療干預來改善其病情,十分必要。目前,臨床主要是采用血管擴張劑、抗凝劑、抗炎劑、類固醇激素等藥物為患者治療,不同治療藥物,其治療的效果有著一定的差異性[2]。類固醇激素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應用,有著一定的價值,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用藥雖然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血管迷路屏障缺陷,使得無毒劑量的激素難以獲得有效的濃度[3],因此,應將治療的劑量加大,而治療劑量加大則會增加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鼓室用藥,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突發性耳聾癥狀,獲得更好的效果[4-5]。本研究主要對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效果及對患者聽力狀況的影響作觀察,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8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組,40例/組。
納入標準:a:確診存在突發性耳聾;b:肝腎心等功能正常者;c:依從性較好者。
排除標準:a:精神/智力障礙者;b:妊娠期或哺乳期者;c:合并惡性腫瘤者;d:藥物過敏史者;e:其他原因所致聽力損失者;f:難以積極配合本研究者。
實驗組中,年齡23歲-59歲,均值(38.79±3.02)歲,病程1d-27d,均值(3.69±1.16)d,男22例,女18例,輕度耳聾(PTA評價聽力損失26dB-40dB)患者4例,中度耳聾(PTA評價聽力損失41dB-55dB)患者11例,中重度耳聾(PTA評價聽力損失56dB-70dB)患者8例,重度耳聾(PTA評價聽力損失>70dB)患者17例。對照組中,年齡20歲-60歲,均值(39.01±2.98)歲,病程1d-26d,均值(3.65±1.13)d,男23例,女17例,輕度耳聾患者3例,中度耳聾患者10例,中重度耳聾患者9例,重度耳聾患者18例。2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代表2組間有著較好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前5天每次劑量為10mg,每天1次;后5天每次劑量為5mg,每天1次。
實驗組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前5天每次劑量為10mg,每天1次;后5天每次劑量為5mg,每天1次。聯合實施鼓室灌注治療,予地塞米松5mg,隔天一次鼓室內注射,共5次。操作方法:協助患者取臥位,患耳朝上以鼓膜前下與后下間,作為穿刺點,耳內鏡下穿刺,之后緩慢灌注5mg地塞米松,保持患耳朝上時間30min,在此過程中注意不可進行吞咽動作,每天治療1次。
2組均以10d為1個療程,共計治療2個療程,同時均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患者維生素C(2g/d)、長春西汀注射液(20mg/d)干預,并實施高壓氧艙吸入治療,每天治療時間為30min。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治療的效果、治療前后氣導平均聽閾改善情況作觀察分析。
基本治愈:患者的聽力損傷明顯改善,基本恢復至健康水平;顯效:患者的受損頻率聽力較治療前提高30dBHL以上;有效:患者的受損頻率聽力較治療前提高15dBHL-30dBHL;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4 數據分析
SPSS21.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使用例數(%)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效果分析
實驗組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2組氣導平均聽閾改善情況分析
2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突發性耳聾即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聾,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疾病,受到生活壓力加大、環境改變等的影響,使得突發性耳聾的發生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6-7]。突發性耳聾可導致患者出現耳鳴、眩暈等癥狀,可單側發病也雙側發病,以單側發病為主[8-9]。突發性耳聾的發生,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為患者治療,來改善其病情,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實驗組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50%,P<0.05;2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氣導平均聽閾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效果好,可更好促進患者聽力狀態的改善。目前,臨床對于突發性耳聾的治療,尚未統一的標準,但是治療中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必不可少,其能夠快速消除患者血管內皮細胞水腫,促進病情的改善[10-11]。地塞米松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在突發性耳聾治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以靜脈注射的方式實施地塞米松治療,雖然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劑量影響大、靶向定位差等[12-13],而通過鼓室灌注的方式用藥,則可彌補以上缺點。鼓室灌注地塞米松能夠使得藥物經過患者的圓窗膜、卵圓窗環狀韌帶、血液、內淋巴等,達到內耳,保證蝸神經核心部位能夠與藥物直接接觸,相較于全身激素治療,可更好維持內耳藥物的濃度,全面修復患者的內耳功能,與靜脈注射的方式聯合應用,可更好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以此提高治療的效果[14-15]。
綜上所述,鼓室灌注結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在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中應用,可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改善患者的聽力水平,意義重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5,50(6):443-447.
[2]賴卓凱,謝怡.鼓室灌注聯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46):121-122.
[3] LIU, YA, JOLLY, CLAUDE, BRAUN, SUSANNE,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a dexamethasone-releasing silicone for cochlear implants[J].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Oto-Rhino-Laryngological Societies (EUFOS),2016,273(7):1745-1753.
[4]辛陽,張曉華,楊紅,等.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聯合銀杏葉提取物對突發性耳聾患者聽覺腦干誘發電位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34):45-47.
[5]陳穎,張貴陽.高壓氧聯合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24):44-45.
[6]陳振國,程莉霞,王英偉,等.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臨床評價[J].中國藥業,2019,28(13):61-64.
[7]梁波.為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采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入法進行治療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4):24-25.
[8] CHIBA, AKIRA, TOYA, TAKASHI, MIZUNO, HIDEAKI, et al.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resenting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iltration,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directed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2018,108(6):640-646.
[9]王錦超.前列地爾聯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對突發性耳聾治療的臨床觀察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1):147-148.
[10]金鳳桐,傅江濤,王婭婷,等.前列地爾聯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6):78-81.
[11]孟祥宇,馬義,付士麗,等.前列地爾聯合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17,3(1):27-29,88.
[12] CHU, CHIA-HUEI, CHIOU, SHIAU-RU, WANG, MAO-CHE, et al. The Efficacy of Concurrent or Sequential Intravenous and Intratympanic Steroid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 Audiology & neuro-otology,2018,23(5):277-284.
[13]方佳玲.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0):3813-3815.
[14]張遠遠,楊志博.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聯合潑尼松對突發性耳聾患者聽閾的改善效果觀察[J].實用醫藥雜志,2020,37(5):435-436,439.
[15]張明,李云霞,楊志遠.高壓氧輔助前列地爾聯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對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恢復和血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11):75-77.
作者簡介:
黃乃邦(1983.05-),男,漢族,湖北咸寧,碩士,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 耳鼻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