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榮東



【摘要】目的:通過內痔套扎術與外痔切除術的聯合治療手段,進行對混合痔患者疼痛和肛腸動力學影響的探究,為混合痔患者的治療提供方法和借鑒。方法:以2020年8月-2021年5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110例混合痔有明顯疼痛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為55例。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方式為常規的外剝內扎術,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方式是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觀察并分析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患者手術后1天、7天和14天的疼痛癥狀評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肛腸動力學指標。結果: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疼痛消失的時間以及創面愈合的時間都較對照組更短,出血量也比對照組更短(P<0.05);觀察組患者1天、7天和14天的視覺模擬評分(VAS)都比對照組更低(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縮壓(AMCP)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肛管靜息壓(APR)、肛管最長收縮時間(ALCT)、直腸靜息壓(RRP)三項均明顯下降,有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混合痔患者使用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進行治療,能夠減少手術時間和手術中的出血量,減少患者疼痛消退和創面愈合的時間,同時,提高了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縮壓,降低了肛管靜息壓、肛管最長收縮時間和直腸靜息壓。
【關鍵詞】內痔套扎術;外痔切除術;混合痔;肛腸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R657.18 【文獻標識碼】A 【DOI】
混合痔是一種發生于肛門附近的疾病,是靜脈曲張形成的凸起,混合痔的主要特征就是在肛門的統一方位的齒線上下,內外兩連,患者在大便時會伴有疼痛感,明顯感覺肛門處有異物,有的患者大糞便中還會帶血。痔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混合痔是其中情況最為復雜的一種,治療相對困難[1]。臨床一般使用外剝內扎術對其進行治療,但是治療后患者的出血量較大,疼痛感劇烈。新的臨床治療混合痔的方式為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在各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為明確其對混合痔患者疼痛和肛腸動力學的影響,我院選取了2020年8月-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110例伴有明顯疼痛癥狀的混合痔患者進行實驗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一共納入了110例混合痔患者,納入時間為2020年8月-2021年5月,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分組,每組均為55例患者。納入標準:(1)按照《痔診治暫行標準》,符合混合痔的標準,患者排便有異物感,有疼痛感,大便帶血;(2)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3)患者成為功能良好,并無急性腸胃炎等疾病;(4)符合可以進行手術的條件,基本生命體征正常。排除標準:(1)患有重大疾病,例如腸胃腫瘤和癌癥等;(2)患者家屬與患者對于參與本次研究的態度和意見不統一;(3)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或傳染病患者;(4)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范圍23-50歲,平均年齡(40.17±4.48)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12±2.51)年。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23-49歲,平均年齡(39.95±4.33)歲;病程1.5-15年,平均病程(8.30±2.38)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一般病程等一般資料差別不顯著,P>0.05。
1.2 研究方法
患者到醫院檢查好身體的各項機能后,認為可以進行手術,在有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準備好藥品及器械的手術室中,進行麻醉,對患者的腸道和肛門附近進行清潔和消毒,隨后開始手術。對照組患者進行外剝內扎術,首先使用合適的止血鉗選取并夾住外痔的上端,同時使用另一把止血牢固地夾住內痔底部,使用手術點到,以梭形的手法切割,切割至齒線,隨后立即止血,手術需切除增生的增生結締組織和靜脈曲張引起的增生凸起,以“8”字結扎內痔,對于雙重縫合部分則進行結扎處理,逐一剪除所有痔核[2]。觀察組采取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首先取截石位,向肛門內安置肛門鏡,以便觀察內外痔的情況。確定好需要摘除的痔核位置后,在齒線上套上負壓吸引套扎機器,在腸粘膜大于1cm處的位置,轉動棘輪,抽動槍管,釋放出膠圈,套住痔核后松開負壓口,痔核馬上就會被剝離,逐一處理每個痔核[3]。切除痔核后應該立即對創面進行止血處理,應該對傷口進行縫合的地方則進行縫合處理,縫合好后再次消毒,帶患者的麻醉作用消退后就可進行入術后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分析兩組患者的包括出血量、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在內的手術指標,患者手術后1天、7天和14天的疼痛癥狀評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肛腸動力學指標。手術指標包括出血量、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疼痛癥狀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量表,量表為10分制,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指數越高,0分表示患者無任何疼痛感,手術傷口觸摸并無異常感覺,而10分則表示疼痛難以忍受,致使人體暈厥的狀態。肛腸動力學指標包括肛管最大收縮壓(AMCP)、肛管靜息壓(APR)、肛管最長收縮時間(ALCT)、直腸靜息壓(RRP)四項。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經過SPSS24.0的統計學處理,實驗中出現的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需經過t檢驗法分析。實驗中出現的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百分率,需經過X 2檢驗法分析。以P<0.05,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為差異性的判斷標準。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
觀察組患者的指標中,出血量為(6.86±1.28),手術時間為(23.21±3.97),創面愈合時間為(3.24±1.31),疼痛消失時間為(8.00±2.13),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15.35±1.25)、(36.60±3.22)、(5.57±1.09)、(12.48±2.01),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VAS評分
觀察組患者1天、7天和14天的視覺模擬評分(VAS)分別為(5.37±1.50)、(5.98±1.51)、(4.38±0.88)、(1.00±0.18),疼痛評分逐漸降低,且都比對照組更低(P<0.05)。詳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7天肛腸動力學指標
觀察組患者的AMCP明顯升高至(14.14±0.25),而對照組為(12.54±0.20),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APR、ALCT和RRP三項分別下降至(13.01±1.15)、(35.57±1.06)、(2.38±1.00),觀察組則分別為(16.01±1.33)、(37.80±1.34)、(3.13±1.08),可見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久坐不運動、作息不規律等已經成了指導痔瘡發病率高且逐漸年輕化的原因之一,而在痔瘡的分類中,混合痔指一種治療比較復雜的痔瘡。混合痔一旦發病就導致患者大便帶血、疼痛難忍,在排便時產生一系列適合難以控制的情況[4-5]。傳統的治療混合痔的方法是外剝內扎術,不僅手術時間長,而且手術中患者的出血量也比較大,術后疼痛感持久不退。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是一種使用高科技器械代替人工直接切割的方式,該方式在其他疾病的治療上已經被引進。海艷麗研究認為常規的外剝內扎術可以保護肛門功能,有效去除鼓勵或單發呼和痔瘡,但極容易引發痔體突出、水腫等癥狀,不利于大戶后恢復健康。佟瑤,沈藝,劉磊等[6]在《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對Ⅱ-Ⅳ期混合痔患者圍術期指標、疼痛癥狀及肛腸動力學指標的影響》一文中表示使用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可以有效避免肛門狹窄,不破壞職場與肛管的長長結構,且術后疼痛癥狀輕,愈合較快,從而減少了并發癥發生率。
本次實驗后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疼痛消失的時間以及創面愈合的時間都較對照組更短,出血量也比對照組更短(P<0.05),這充分表明聯合手術治療方式能是一種更為節約時間的手術治療方式,還能有效減少患者手術中的出血量,更加有目的的手術切除更為徹底,對患者的身體傷害也相對較小;觀察組患者1天、7天和14天的視覺模擬評分(VAS)都比對照組更低(P<0.05),患者的疼痛感與手術創面的大小和手術切除的位置有關,而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是一種更加微創的方式;術后,觀察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縮壓(AMCP)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肛管靜息壓(APR)、肛管最長收縮時間(ALCT)、直腸靜息壓(RRP)三項均明顯下降,有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肛腸動力學包括了動力學、靜力學、肌電等,觀察組患者的肛腸動力學指標更好,表明了患者的肛門功能、大小腸的運動更佳,排便情況也隨之會有所改善[7-8]。
綜上所述,混合痔患者使用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進行治療,能夠減少手術時間和手術中的出血量,減少患者疼痛消退和創面愈合的時間,同時,提高了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縮壓,降低了肛管靜息壓、肛管最長收縮時間和直腸靜息壓。
參考文獻:
[1]李敏,李忠信,楊會舉.復方黃柏液聯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腸緩解內痔套扎術后肛門墜脹不適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06):984-985.
[2]李偉.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對混合痔患者疼痛和肛腸動力學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1,5(09):66-68.
[3]羅雯鵬,李克亞,王真權.松花粉外用聯合復方芩柏顆粒坐浴對濕熱下注型肛瘺患者術后創面愈合相關生長因子及肛腸動力學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21,27(04):100-104.
[4]帥文慧,郭曉峰.聯合肛墊懸吊外痔切除術式治療中老年女性Ⅲ~Ⅳ期混合痔的臨床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0):1381-1383.
[5]王郝嘉,巫志姍,朱娜,李浩,倪夢蔚,張景媛,賈珊珊,郭思宇,李佳霖,劉瑩瑩,吳嘉瑞.基于Meta分析的消痔靈注射液聯合自動套扎術治療內痔或混合痔臨床評價研究[J].中國藥師,2021,24(02):302-307.
[6]佟瑤,沈藝,劉磊,張譯心,陳瑞超.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對Ⅱ-Ⅳ期混合痔患者圍術期指標、疼痛癥狀及肛腸動力學指標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0,20(23):4522-4525.
[7]Abe Tatsuya,Hachiro Yoshikazu,Ebisawa Yoshiaki,Hishiyama Houhei,Kunimoto Masao. Distal hemorrhoidectomy with ALTA injection: a new method for hemorrhoid surgery.[J]. International surgery,2014,99(3).
[8]海艷麗.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對重度混合痔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2):3393-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