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寧 程芝 梁曉麗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護理教學中以健康教育為導向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7月-2021年6月,抽取在醫院實習的護生58例進行研究,基于不同研究時間將護生分為兩組。在2020年7月-2020年12月實習的29例護生為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法;在2021年1月-2021年6月實習的29例護生為觀察組,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對比兩組護生的實習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生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護生實習中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可提升護生實習成績,可提升護生的健康教育知識得分,促使護生迅速勝任臨床護理工作。
【關鍵詞】護理教學;傳統教學法;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考核成績;健康教育知識得分
【中圖分類號】R47-4;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
護理屬于一門特殊的學科,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應用性、實踐性[1]。隨著科學技術、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社會、公眾對醫護人員的需求日益升高。從傳統護理教學看,傳統護理教學雖然可幫助護生轉變角色,掌握基礎護理技能,但并不能讓護生從心理進行轉變,也無法提升護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幫助護生短時間內勝任臨床護理工作[2]。在現代化護理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傳統護理教學無法培養出現今需求的護理人才[3]。現今護理已經從常規護理服務轉變為現代化護理服務,而現代化護理主張從醫學、護理、精神、心理等多方面著手,為患者提供科學化護理,最大化護理服務效果[4]。從現代化護理可看出,健康教育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護理內容,要求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利用護理干預消除或是減少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危險因素,有效預防疾病,促進患者配合治療,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但想要保證護士具備較強的健康教育能力,則需從護理實習教學著手,培養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繼而保證護生后期參與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理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20年7月-2021年6月,抽取在醫院實習的護生58例進行研究,基于不同研究時間將護生分為兩組。在2020年7月-2020年12月實習的29例護生為對照組,其中男5名、女24名,年齡20-23歲(21.68±0.54)歲;在2021年1月-2021年6月實習的29例護生為觀察組,其中男7名、女22名,年齡20-23歲(21.74±0.58)歲;將上述資料納入統計學軟件,比值顯示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護生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2)護生可在研究階段全面配合教學;(3)護生具備正常溝通、理解能力。
排除標準:(1)中途因為各種因素缺課一段時間或是停止實習護生;(2)因為個人因素不能全面配合教學。
1.2 方法
對照組:傳統教學法。在護生進入醫院后,分配至相應科室、相應護理帶教老師處。帶教老師基于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在為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操作時,一邊進行護理操作,一邊進行護理說明,幫助護生理解臨床護理工作。同時,指導護生在醫院相應教室進行護理技能訓練,不斷提升護生的技能掌握度。確定護生技能掌握良好后,指導護生逐步參與臨床護理操作,嘗試獨立完成臨床護理操作。
觀察組: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1)帶教老師選擇:選取本院臨床護理經驗達到5年以上、責任心強、護理技能嫻熟、健康教育技能強、職業道德素養好的優秀護士作為帶教老師,完成初次篩查。其次,制定并完善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將其作為護理帶教培訓主題,讓完成初篩的護士參與培訓活動,完成培訓后進行統一考核,考核合格的護士完成二次篩查。最后讓本院具有5年及以上護理帶教經驗的老資格護士進行小班教學培訓,選取護理帶教能力最好的護士,作為本次護理帶教老師。(2)制定培養方案:因為本次教學不僅包含傳統教學內容、臨床操作技能,而且包含健康教育這一重要內容。護理帶教老師需主動評估護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健康教育技能、自我學習能力以及獨立護理能力等,基于評估結果,制定符合護生實際情況的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護理教學方案,提升護理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3)語言溝通能力培養:指導護生兩兩一組或是多人一組,選取經典案例進行情景模擬,護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其他角色護生按照劇本進行溝通,充分鍛煉其語言溝通能力。完成固定內容的模擬訓練之后,還需發放靈活性強的新案例,為相應角色提供背景,讓護士按照所提供的背景,以及案例中提供的簡單開頭,思考分析該角色可能提出的內容。以家屬角色為例,若家屬無文化,且患者病情惡化,家屬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反應。帶教老師定期安排護生進行情景演練,評估護生的溝通能力,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護生學習并掌握更多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提升其語言溝通能力。(4)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實踐操作:每周均需組織護生完成系統化、專科性的知識學習,講解相應護理知識與護理操作技能,并選擇比較典型的案例,讓護生自己進行分析,明確案例涉及的各項護理內容。并安排模擬病人,讓護生進行實踐操作,讓護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同時,引導護生分析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各項危險因素,危險因素的準確應對方案,并嘗試進行應對,進一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5)課后作業:每次完成課堂教學,均需結合學生課堂實際表現與本次課所學內容,結合科室護理內容,提供相應病例,要求學生結合病例患者設計相應的健康教育方案,明確健康教育涉及的每一項內容。完成后,將作業上交給教師,教師結合護生作業進行總結分析,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護生解決各個問題,提升護理教學的整體效果。
在兩組護生完成規定護理實習后,進行理論知識、護理實踐操作統一考核。
1.3 觀察指標
1.3.1兩組護生考核成績
護生考核成績包含理論知識成績與護理實踐操作成績,總分分別是50分、50分,最后計算護生的總成績,并總結分析91-100分、81-90分、71-80分、70分以下的護生例數,計算百分比。
1.3.2兩組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得分
發放自制護生健康教育知識調查問卷,問卷內共有30道題目,單個題目總分是0-1分,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得0分。將問卷內30道題目納入五個范圍內,分別是知識概念、知識評估、教育計劃、護理實施以及護理評價,單項總分6分,分數越高知識準確率越高,計算最終組內平均得分。
1.4 統計學方法
根據觀察指標統計相關數據,使用例(n)、百分率(%)表示護生考核成績,使用分(x±s)表示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得分,將有效數據輸入到SPSS22.0軟件中分析,進行X 2、t檢驗,當P值<0.05時,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生考核成績統計
觀察組護生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得分統計
觀察組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各種慢性病、富貴病的發病率逐步提升,并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想要提升這一類疾病的治療效果,必須做好護理工作,尤其是護理中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是現代化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更是體現護士實踐操作能力的主要項目,內容豐富、知識性強[5]。但健康教育內容的理論知識較多且繁雜,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有效理順這些知識,無法提升教學效果,無法幫助護士掌握這一護理技能[6]。針對這一護理技能,臨床展開相應的護理教學研究。臨床認為,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護理教學模式,可提升護士對各種疾病健康教育知識的實際掌握度,還可提升護士的各種疾病健康教育能力,促使護生進入工作崗位后迅速勝任相關工作,保證健康教育的實際實施效果[7-8]。
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現代化護理教學模式,教學充分認識到護生本人的重要性,護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被反復確認[9-10]。實施傳統教學法,教師多根據教學大綱,傳統的進行“教”,這一過程枯燥、乏味又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1]。再者,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內容存在明顯差異,護生無法短時間內掌握豐富繁雜的健康教育內容,所以教學效果比較低下。而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不僅融合了現代化教學理念,并且與情景模擬、情景演練進行有效融合。發放相應疾病案例,讓護生按照案例進行健康教育,充分鍛煉護生的語言表達能力[12]。后期情景訓練更為靈活,還可充分鍛煉護生的語言溝通靈活性,護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得到最好的培養,可保證護生具備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溝通。護理教學期間,每次進行專業課時,護生可在課堂上了解每一種疾病的理論知識與健康教育知識,準確鑒別區分疾病與疾病之間的差異,健康教育與健康教育之間的差異,可幫助護生理順這些疾病護理知識,促使護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最后,完成專業課教學后,教師還會布置相應的疾病健康教育作業,發放病例資料,由護生自己制定一份健康教育計劃,可充分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理解能力、獨立完成作業能力。因此,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其護理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法。
綜上可知,考慮到現代化護理對健康教育的重視,需從護理教學著手培養護理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無疑可提升護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提升護理考核成績與健康教育知識得分,輔助護生勝任臨床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姜兆權,周詩雪.健康中國背景下泌尿系統疾病護理理論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8):2220-2223.
[2]時軍輝.健康中國背景下敘事教育在護理人際溝通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2):186-187,190.
[3]李麗.以健康教育為導向情境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4):109-110.
[4]常愛琴,李江.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內科護理學教學探討[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3,25(4):518-519.
[5]黃仕善.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情境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內科,2010,5(2):209-211.
[6]劉玉龍,郭秀琴.以促進醫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的醫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108-109.
[7]倪圣.健康教育為主體的教學在腫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9):60-63.
[8]劉晶晶,宮瑜.護理程序結合MCAT教學法培養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觀察[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35(4):108-109.
[9]鮑利紅,張濤,劉圓,等.護理程序式教學對提高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0):64-67.
[10]王娟.以健康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9):100-102,106.
[11]彭英,張強,朱玉霖.分析健康教育為主體教學方法在腫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5):252-253.
[12]彭嘉穎,張欣.腫瘤護理教學中以健康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效果分析[J].探索科學,2020,18(5):75.
*通訊作者:梁曉麗,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