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高 洋 ,張麗梅
(云南省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產排污系數是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的重要參數之一[1],《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手冊》從發布至今,仍存在處于間斷性一次開發模式, 缺少連續性的數據更新和管理機制的問題[2],而且其中沒有針對危險廢物的產排污系數,目前僅上海市開展了化工行業危險廢物產排污系數初探[3],云南省發布了《云南省鉛鋅行業重金屬類危險廢物產排污系數手冊》[4],但對于系數的適用性、代表性還沒有開展評估研究。本研究主要針對《手冊》中鉛鋅冶煉煙塵產污系數開展驗證,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本研究使用云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危險廢物普查數據對《手冊》中鉛鋅冶煉煙塵(危廢代碼321-014-48)產污系數開展驗證,按照產品、原料、工藝和規模四個參數選擇驗證研究企業樣本,使用正向系數法和反向計算法進行比對驗證。正向系數法為根據企業產品實際年產量,按《手冊》系數計算出鉛鋅煙塵年產生量,與企業填報的產生量進行比對,驗證系數的適用性。反向計算法為根據企業填報數據反算產污系數,與《手冊》系數進行比對,驗證系數的代表性。
綜合考慮企業生產工藝、產品產量、原料使用量、產品類型進行選擇,篩選原則如下:①符合《手冊》四同組合參數;②符合《手冊》規定的主要原料及生產產品種類(不涉及中間產品);③填報321-014-48類廢物的企業。通過篩選,選取驗證企業25家,其中鉛冶煉企業14家,鋅冶煉企業7家,鉛鋅冶煉企業4家,對10種不同工藝條件的鉛鋅冶煉煙塵系數進行驗證。
2.2.1 正向驗證
根據《手冊》系數分別計算鉛冶煉、鋅冶煉、鉛鋅聯合冶煉三種冶煉方式不同工藝條件下鉛鋅冶煉煙塵產量范圍值,與企業填報產生量進行比對分析。可以看出原料組成會對系數核算結果造成影響,原料中有危險廢物時系數核算結果比企業填報量偏低,單純為礦石的系數核算結果比企業填報量偏高。其中第4、7、8、9、12、13號企業出現極值情況,不排除企業存在錯填情況(表2)。

表1 驗證企業樣本表

表2 正向驗證結果

(續表2)
2.2.2 反向驗證
用企業填報產生量反算排污系數進行反向驗證。由于生產非單一產品企業產污量核算為相應金屬產品的產污系數計算污染物產生量的總和,因此,僅對單一產品企業進行反向驗證。經過驗證,鼓風爐生產粗鉛工藝反算的11個系數中,產污系數最大值為375.8,最小值為1.4,平均值為132.6,在手冊產污系數范圍內。直接煉鉛-電解、焙燒、濕法煉鋅-電解、鋅精餾工藝反算系數比較接近《手冊》。粗鉛精煉、鼓風爐-電解反算系數偏差較大,與正向驗證結果一致(表3)。

表3 反向驗證結果
通過系數驗證,《手冊》中鉛鋅冶煉煙塵系數基本可滿足日常管理工作中對于該類危險廢物產生量的估算需求,對于申報登記質量控制可以提供數據支撐。
(1)產品單一的鉛鋅冶煉企業原料中使用危險廢物時,系數法計算的煙塵產生量較企業填報量普遍偏低,使用原礦為原料時,系數法計算的煙塵產生量較企業填報量普遍偏高。
(2)鉛鋅聯合生產企業使用系數法計算的煙塵產生量基本與企業填報量相符,偏差不大。
(3)對于驗證過程中出現的部分極值,企業填報的產生量遠小于估算量,不排除企業有漏報可能,通過本次系數驗證也對危險廢物普查數據進行了校核。
(1)系數使用過程中,需重視原料組成分析。對于原料為原礦(精礦)、危險廢物或兩者混合的情況,分類計算分析。
(2)可繼續開展系數驗證,適時修正系數手冊,提高系數準確性。
(3)探索研究系數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可選取《手冊》中某一類系數,嵌入全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中,對申報登記數據進行質量控制,同時起到系數驗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