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凌,寧夏固原人,中國作協會員,寧夏詩歌學會會長。作品發表于《詩刊》《十月》《青年文學》《北京文學》《詩選刊》等,出版詩集5部。
硝河:我看到自己留住城墻上
的影子
可見殘垣,亦見烽燧
高天厚土,鴉雀無痕
是冬日
硝河兩岸鉛華褪盡
郵差以云為馬,已不知去向
留下一堆瓦礫,一句讖語
一蓬蓑草,一片江山
風不翻曬過往,也不預知未來
孤獨的人懷抱孤獨取暖
我在內心發起一場戰爭
并虛構了一場大雪來完成最后的祭奠
北面的山坡上
一大片墳冢,沒有自己的姓名
這些忠誠、服從、無奈,甚至未及發出的家書
陌生的訪者
僅僅先于我到達
破壞了它們的寧靜和尊嚴
天空多么干靜!
一陣風正趕往羊隆城的路上
孤獨的人
看到了自己留在城墻上的影子
與上古年間沒有什么兩樣
蕭關:風把路吹上懸崖
峽谷東西走向。幽長。陰冷
山巖與草木耳鬢廝磨
風長著翅膀
水長著腿
風脾氣大,風把路吹上懸崖
水性子急,水把趔石推向深淵
被風抽打的花朵,已習慣于鞭子的重量
不怒也放
只有疼貫穿始終
抬頭看見一線天
白云橫空出世,它高高在上的樣子
比風還輕
風中西行的人
啞默里藏著寬闊平坦的安靜
彈箏峽:石頭開口說話
石頭制造了落差與旋律
石頭只是流水琴弦上的一個個音符
被馬蹄彈奏,被車輪彈奏
也被炮火彈奏
悲喜或狂歡,是時光刻在巖壁上的波瀾
時而激越,時而舒緩
弦外之音,有鳥鳴唱和
有風掠過樹梢,吹響葉笛
荒洪之上,眾生輪回
所有的急難險阻,都是用來沖殺的
流水陰柔,卻有萬夫不當之勇
一條山溪流經山谷
會收緊身子,繩索一樣團結
兩山讓出一條縫隙
匯入浩蕩的涇河
在平坦的河灣
慢下來
喘一口氣。此時
音樂舒緩,云淡風清
我看見白鷺濯足
麻雀跳上枝頭
鷂鷹在天上翻轉
它們都是聞樂起舞的精靈
整個峽谷幸福無比
有流水、花香和飛鳥
有雜七雜八的樹木、蒿草以及小動物
還有廟
慢下來
是因為心中有所不舍
慢下來
只想對身后巍峨的六盤山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瓦亭驛:汽笛如馬嘶長鳴
依稀記得,瓦亭河水湯湯
趔石光滑,像提心吊膽丟了動詞
城門坍塌,出出進進的風來去自由
多年前,少年在鵝卵石街巷踟躕
他心情陳舊,一如商鋪緊閉的木質門戶
風不能拂去它顏面的塵埃
幾株蒼柳,堅守在城墻根下
土筑的墻體千瘡百孔,寒鴉在孔穴生兒育女
陽光反射出一顆生銹的馬蹄鐵
少年沒有看到書中所述的絲路驛站的郵差、車馬
商隊、經卷、胡姬以及手持利器的士卒
只有荒草攻城略地
狼煙不復。炊煙在屋頂抒情
好多年過去了
少年一手握著成熟,一手握著穩重
隴山之側綠了又黃,黃了又綠
白楊和旱柳走完了一生的枯水期
森林涌出深山,花朵與綠葉隨波逐流
從成都開往烏魯木齊的火車,似奔向草原的駿馬
途經于此
汽笛如馬嘶長鳴
咣當,咣當……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在瓦亭小站停留片刻
又一頭扎進北方的空曠
西域吹來的風,已在此迎候多時
慌亂中讓出寬闊
琵琶城:遠方在弦上
一座土城建成琵琶的樣子
一定有它的理由
譬如:箭在弦上
遠方在弦上
冷月在弦上
金木水火土都在弦上
一座土城建成琵琶的樣子
一定有它的理由
譬如:把北風彈奏成嗚咽
把馬蹄彈奏成慌亂
把美酒彈奏成烈焰
把黃沙彈奏成萬箭穿心
秦韻。漢賦。唐詩。宋詞。元雜曲。
梵音。胡笳。眉戶。花兒。信天游。
羊毛,經卷。馬尸。駝鈴。夜光杯。
大道昭彰,古曲何須重奏
歲月帶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反彈琵琶之人
在高山之巔
在云端之上
風吹骨簫
江湖已遠
抽刀斷水
曲終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