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楊潤德
10月20日,室外雖已寒意逼人,太原市晉源區三家村魚菜綜合種養大棚內卻是暖意融融,生機盎然。水靈靈的生菜、綠油油的禾苗、沉甸甸的石榴以及香菜、韭菜等長勢喜人,一盆魚糧灑向魚池,數千尾鱸魚瞬間躍出水面咬食,池內瞬時沸騰,一派熱鬧景象。山西省魚菜綜合種養技術經驗交流觀摩會同時在這里舉行。觀摩組興致勃勃地邊走邊看,對晉源區魚菜、魚稻混養技術模式的先進性和智能化給予充分肯定。
自2020年10月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將晉源區定為魚菜混養試點以來,晉源區立即行動、加壓奮進,加強政策保障,制定《晉源區魚菜綜合種養項目實施方案》,并配套建立了技術專家物質生活保障、土地集中流轉等實施細則,并引入銀行資本,為企業提供貼息貸款。同時,不斷加強技術保障,引進省水產研究所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形成省水產研究所指導水產養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指導稻花種植的工作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魚菜混養項目高質量發展。
對魚菜混養試點提高機械化水平,配備動卷簾控制裝置、自動餌料投喂裝置、增氧控溫裝置等一系列機械裝置,穩產能、降成本、提效率、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助力農民增收。并先后完成溫室大棚自動監控系統、水質環境監測系統、視頻監測等“智慧農業系統”建設工作,依托信息化技術、新科技手段,推動魚稻種養工作數字化、智慧化、信息化,不斷提高經營者的科學管理和決策水平。
三家村作為山西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自去年10月開始試點,依托資源互補共生的新技術,將養殖魚用過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過濾槽,經過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和紫外殺菌“三道關”,將魚類排泄物轉化成硝酸鹽類物質,成為種菜的“營養液”,為種植的蔬菜提供優質肥料,實現了養殖尾水的資源化利用,減少了農藥使用量,具有節水、節地、環保等優勢。此外,由于大棚養魚不受溫度局限,可以飼養三文魚、鱘魚、加州鱸魚、南美白對蝦等高檔名特優品種,與北方普通養魚的一年一產相比,可實現一年兩產至三產,真正形成了蔬菜品質高、魚類品質高、經濟效益高、環保效益高的“一水兩用、一棚雙收”模式。
在振華園藝魚花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嬌艷的玫瑰花,紅如血、黑如墨、白如雪的錦鯉,敲拓染、花草紙制作等“花樣”研學同樣讓觀摩組紛紛點贊。振華園藝魚花綜合種養模式基于花卉栽培溫室,利用一定區域建設循環水養殖系統,其余區域進行觀葉類和觀花類花卉種植。養殖系統采用集約化養殖,水體經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和紫外線殺菌等工藝完成營養鹽的轉化,水肥經系統提取及發酵后由弱堿性變成弱酸性,對種植區域進行灌溉,以達到魚花綜合種養,提高資源利用和經濟效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