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武竹青 10月22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災后恢復重建最新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部門領導介紹了全省災后恢復重建最新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西省災情發生以來,省委、省政府對全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并制定印發了《山西省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根據《方案》要求,省直各部門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對災區農房安全評估鑒定、近期能源保供和保取暖、損毀公路災后恢復及沿線地質災害排查處治、防止因災返貧致貧救助幫扶和金融支持、災后秋糧收購、災后文物聯合搶險保護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市還針對防止因災返貧、推進農業“雙減雙搶”、加快恢復重建等制定了具體辦法,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恢復。
目前,災區除險排澇、房屋安全摸排、恢復受災地區基礎設施、恢復村容村貌、復工復產復學、全面啟動返貧監測機制及摸底等工作基本完成,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災區生產生活秩序總體穩定。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為:在春節前全面恢復各類基礎設施,對所有損毀房屋進行修繕重建,讓受災群眾搬遷入住,保障受災群眾過一個歡樂溫暖的春節。
為保證這一目標實現,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扎實做好災害現場加固和災害救助。目前,全省抽水排澇全面完成,河流決口全部封堵,各地正在對險情排除后的堤防進行加固,提升堤防質量。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氣候異常,出現極寒天氣的可能性較大,近幾天氣溫下降較快,各級各部門正在完善災區群眾臨時住房保暖防寒、衛生防疫等措施,讓受災的群眾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醫看、不受凍、無大疫,確保災區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二是出臺恢復重建專項方案和政策措施。各級各部門正在按照省政府恢復重建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制定并落實本地區、本部門恢復重建工作實施方案和專項方案。省有關部門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在財政、住房、稅費、金融、土地、產業、就業等方面再出臺一批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和幫扶辦法,支持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三是加快損毀房屋修繕重建工作。按照《全省農村因災受損農房重建修繕工作方案》《山西省洪澇災區農房安全應急評估(鑒定)技術指南(暫行)》的要求,完成因災倒損、受損房屋評估鑒定,對倒損和鑒定為C、D級的嚴重受損房屋逐一登記、統一公示、逐戶制定重建修繕方案,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因災受損房屋的修復加固和重建進度。
四是加快重大基礎設施恢復進度。按照“先修復、后加固”的原則,對毀損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水閘、灌溉系統、農田基礎設施等水利和農業生產設施,道路、橋梁、隧道涵洞、運輸設施等交通基礎設施,以及電網設施、通信設施、長輸管道、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進行專項的排查檢查,全面進行除險加固,盡快恢復到災前水平。
同時,按照遠近結合、鞏固提升的原則,重點圍繞供水排水、供電、道路、橋涵、通信、水庫、學校、醫院、養老院、福利院、住宅等設施恢復重建,以及水利防洪、城市防澇、生態環境安全、應急物資儲備、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文物修繕等,謀劃梳理一批重大項目,建立災后重建項目庫,以項目建設助推災后重建。通過1~3年的努力,全省重點河流和水利設施蓄洪排澇能力全面提升,城鄉重大設施應對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