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9月3日,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十六載寒來暑往,一批批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出現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平均年齡只有10.2歲的他們,用普通話、上海話、英語、快板甚至連環畫等自己喜歡的語言和形式,為南來北往的觀眾講述中共一大召開的前因后果。每每獲得觀眾的掌聲和贊許,他們總會習慣性地望向身后面帶微笑的“云朵媽媽”——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
2021年9月3日,全國婦聯授予吳蓉瑾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9月1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人民教師吳蓉瑾的先進事跡,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
“在孩子們的心里,她是能認出全校1300多人并能準確叫出名字的‘云朵媽媽;在家長們的心目當中,她是編織了響當當云課堂的‘云朵校長。”“時代楷模發布廳”中這樣介紹吳蓉瑾。
“革命故事來傳頌,祖國花朵擔使命,我們小小講解員,全心實踐靠社團,童音來把黨史講,童心愛國又愛黨……”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紅喇叭”小小講解隊的小學生講解員用兒童語言配上快板順口溜講黨史。這支“紅喇叭”小小講解隊正是來自盧灣一中心小學。16年前,在吳蓉瑾的帶領下,全國第一個專門志愿服務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小學生講解員社團,吹響了傳播紅色文化的“紅喇叭”。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讓小學生去中共一大會址學黨史、講黨史,小小年紀的他們聽得懂嗎?講得清嗎?吳蓉瑾用她16年的實踐,給出了一個確定的回答:只要方法對路,孩子們不僅聽得懂,也講得清。
初到盧灣一中心小學工作時,吳蓉瑾是一位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只要時間允許,她就帶著學生到中共一大紀念館參觀。她還記得,紀念館工作人員給學生做輔導,孩子們提出了不少問題,工作人員雖然努力答疑,可孩子們依舊似懂非懂。吳蓉瑾向工作人員提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能不能在你們的指導下,讓孩子自己寫講解稿?”
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吳蓉瑾帶著學生一起調研,決定做兒童版講解稿。為了確保講解內容的準確、完整,吳蓉瑾與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成人講解員、學生一起討論、磨稿,最終形成的講解詞通俗易懂,解說的內容變成了一個個精彩紛呈的小故事。
2006年暑假,由學生講解員組建的“紅喇叭”社團正式成立,學生講解員平均年齡10.2歲。經過一次次培訓、演練、考核,場館里學生講解員常常被觀眾圍觀,甚至在一場講解結束后被要求“再來一段”。初戰得勝,吳蓉瑾和孩子們的干勁更足了,陸續開發了“中共一大紀念館”紅領巾系列講解手冊,包括“兒童版講解稿”“英語兒童版講解稿”“滬語講解稿”“快板講解稿”等。

9月3日,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紅喇叭”小小講解員中年紀最小的陸姝言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內講解。(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七月三十夜色濃,一大會議正進行,突然闖進一個人,驚得大家全愣神……”在今年新落成的中共一大紀念館,盧灣一中心小學三(5)班學生黃業凱邊打著快板,邊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聲情并茂地描繪著一大會議的場景。
“最初我們希望孩子們的講解能為更多同齡人服務,但事實證明,每當小講解員‘登場,各年齡段的觀眾都會目不轉睛圍在他們周圍。”一旁的吳蓉瑾欣慰地笑著說。
16年來,這些“傳承路上的小不點”,講解足跡已遍布周邊的孫中山故居、周公館、韜奮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如今,“中共一大紀念館講解”已經成為盧灣一中心小學的一門必修課程,全校1330名學生不僅可以用普通話、英語、滬語等進行講解,還能夠通過立體書、繪本、信息化云劇場等開展講解。
回憶這段經歷,不少已步入大學的“小講解員”依舊心存感激,“多年過去,但那一段段講解詞始終銘記在我的腦海中。感謝吳老師的教導,早早在我心中種下了紅色的種子。”
從教27年,吳蓉瑾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每個學生畢業時,她都會贈送一張有自己聯系方式的卡片作為紀念,上面寫著“有困難找‘云朵媽媽,任何煩惱都可以”。27年來,學生們畢業、工作、成家、為人父母,甚至有些學生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吳蓉瑾手里,很多人依舊會把她當作那個時刻牽掛他們的“云朵媽媽”,有了喜悅就急著與她分享,有了困難又不懼向她求助。
吳蓉瑾的微信好友都知道,只要她人在學校,每天必然會在朋友圈發兩張照片。一張是清晨“愛的學校”,一張是夜晚“愛的走廊”,分別是她到達學校和離開學校時拍攝的教學樓和辦公室走廊。對廣大學生和學生家長而言,吳蓉瑾藏在照片背后的“潛臺詞”其實是:“只要‘愛的走廊還沒出現,說明我在學校,你們可以隨時來找我。”
2004年,從學校的一份自查報告中吳蓉瑾發現,學生對情緒的容受性差,情感體驗不夠,情感表達能力弱,為此她在學校開設了情感教育課,每周一節15分鐘。有了煩惱,大家一起出主意;受了委屈,大家共同來安慰。情感教育課的坦誠相告、真情流露,暢通了生生、師生,甚至孩子與家長的情感。
從此,每周的學校課程之余,吳蓉瑾都會親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學生們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同時,她還開設了上百節情感教育示范課,一所“愛的學校”在吳蓉瑾的細心呵護下生根發芽。
為了讓情感教育惠及更多學生,吳蓉瑾與教師一起設計情感教育課程,前后影響了學生10萬人次,團隊開發的情感教育課程也成為區域共享課程,成為盧灣一中心小學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