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山
兒童用藥事關兒童身體健康,關系著億萬家庭的福祉。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我國兒童數量將不斷增加,保障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進一步凸顯。
兒童不是小大人,也不是成年人的縮小版。相較成年人,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患病率、就診率、用藥率比成人高。一方面,兒童各項身體機能仍處在發育過程中,肝腎功能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和不良反應耐受性與成年人存在明顯差異;另一方面,受限于兒童的咀嚼、吞咽能力,兒童用藥有其特殊性,常規的成人用藥并不適合直接應用于兒童。
兒童用藥與成人不同,兒童藥的研發和生產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掣肘因素。有藥企負責人認為,兒童用藥研發耗時長,臨床研究風險高,處方工藝相對復雜,對原料輔料選擇及質量控制要求高,從而導致生產成本高。事實上,兒童專用藥品短缺,確與兒童尚未發育成熟、疾病進程具有自身特點等因素有關,也受到兒童藥物開展臨床試驗較難、收集數據難度大的影響。打通兒童用藥研發、生產的難點和堵點,豐富兒童用藥的品種,增加專用藥和劑型的供應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劑量靠猜、分藥靠掰”的困擾。
保障兒童用藥安全,還需凝聚多方合力,久久為功。從國家藥監局不斷完善兒童用藥優先審評審批政策,開通兒童用藥審評審批綠色通道,到兒科醫療機構主動與科研院所、企業加強合作,加快形成“產學研用”的兒童用藥研發生產體系,再到藥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設計劑型、包裝和給藥器具,一系列舉措有力緩解了兒童藥品短缺問題,為兒童安全用藥保駕護航。作為兒童的日常守護者,家長也應當提高兒童用藥安全意識,掌握科學的兒童用藥方法,從日常生活入手,降低或消除兒童用藥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