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爽

那束叫作“夢想”的光
光在天邊最遠處,光也在我身邊閃耀著。2021年一座美麗的校園出現在白沙,那里門庭氣派,窗明幾凈,紅墻藍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靚麗,那里就是我的新起點——鄭東新區云臺小學(以下簡稱“云臺小學”)。
4年前,帶著對教育的向往,我來到了白沙。今年夏天,由三校合并的云臺小學終于與大家見面了,有寬闊平坦的操場、設施齊全的功能室……我無數次設想過走進新學校的場景,卻萬萬沒有想到與她相遇卻是在這樣的情景中。
7月20日,暴雨讓人猝不及防,洪水漫延至鄭州的大街小巷,我看著電視屏幕里被淹沒的家園忍不住掉眼淚。那是漫長的兩天,在西藏的我停下旅行的腳步,心里裝著我的城市——鄭州。我焦急等待著家人朋友報平安,時刻關注著新聞。
昔日平靜的云臺小學工作群熱鬧起來:“我校可安置受災群眾,提供車位,請大家積極轉發擴散。”“作為教師、黨員,不管你在何處,都要服從抗洪搶險指揮,協助轉移受災群眾,全力為他人提供幫助,做有擔當的‘云臺人!”“截至目前我校今日又安置了十幾名受災群眾。”……一條條緊急的通知、一句句用心的倡導、一幅幅感動的畫面,讓我坐立難安。我要回去,我也要像沖在前方的你們一樣貢獻力量。
那些穿透黑暗的光
幾經輾轉我終于回到了鄭州,第二天一早我來到云臺小學,校門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映入眼簾。校長韓合班和副校長朱園晨正俯下身子搬運物資,來來回回穿梭于大門口和物資儲備室,衣衫早被汗水浸濕;書記毛玉榮和副校長魏玲玲帶領著大家拿掃把、水桶清理路面和地下車庫的積水,淤泥讓她們走得磕磕絆絆;志愿者教師們相互攙扶,互相提醒,都在盡力為災后重建奉獻力量……
云臺小學是救援隊和受災居民的安置點,也是捐贈物資的接收和分配點。在這次水災來臨之際,韓校長攜領導班子立即展開防汛救援工作。他們用沙袋截流,攔鏟車、拉贊助、尋物資、收災民,給學校附近受災居民送飯、送水、提供食宿,還在學校門衛值班室擺出了十幾個充電插座,備好塑料方凳,方便人充電。從早到晚,學校南大門坐滿了充電的人,邊充邊聊,邊談邊夸,夸“云臺”好,夸“云臺”大,也夸“云臺”有派。
后來我得知,魏副校長被洪水堵在鄭州,她“身在鄭,心卻系白沙”,蹚著幾乎沒到脖深的積水來到學校。韓校長曾問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她答道:“云臺人,一定要為白沙做點事。”一來到學校魏副校長就投身于抗洪救災中,尋求物資、安置受災居民、為救援隊提供幫助、慰問受困群眾,給受災居民帶來生活物資時也帶來了生活的希望。毛書記家離學校最近,她聞汛即動,沖在救災的最前沿,冒著滂沱大雨來到學校查看受災情況,帶領保安和工人裝沙袋、搬沙袋、擺沙袋,用沙袋在校門口筑起一道“安全墻”,守護著校園,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光打在身上照進心底
在災難中,我看到了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的你們;在救援中,我看到了心系群眾、團結一心的你們;在難忘的場景中,我看到了閃耀著光芒、默默付出的你們。你們是受災群眾,是教育工作者,是黨員,是萬千救援志愿者中的一員,你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團結一心的中國人。正是因為有你們的照耀,我們的校園閃耀著獨一無二的光。
我知道,那束光就在我身旁,教會我互愛互助、奮發向上,也讓我不忘初心,做散發著光與熱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