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鵝卵石被擊碎
耳朵貼緊鵝卵石
一條河的回響滲出堅硬。敲裂
若干小的石塊重獲棱角
用指肚輕劃,卻有不一致的吶喊
憤怒與不甘,新生或殘缺,還有
一些更小的石塊心懷感恩
被遺棄也是一種回歸
那些野草將趁勢珍藏它們
火光只長于瞬間
這是我在意的,一塊鵝卵石
被擊碎。從渾圓到尖銳的脫胎
保持堅硬,從一而終
苧麻地里的老斑鳩
山風壓低齊腰深的茅草
卻驚起一片飛舞的
茅針
祖父席地而坐,掏出水煙桿
吧嗒
吧嗒
兩只,或三四只蟬組成了樂隊
在樹冠里賣力地
歌唱串燒
祖父忽然起身,他凝視著
新砍伐的苧麻地
那只老斑鳩又回來呼喚同伴
谷滴谷嗒嗒——
腔調如飛舞的茅針
一般輕盈,一般雪白
上山,砍柴或不砍柴
我曾上山砍柴
把一小棵松柏,幾枝稀疏的檵木放倒
手握柴刀,我占山為王
那野風騷巧,知了麻雀為我歌唱
但這使我憂傷
映山紅里還有不知禮數的野兔逃竄
鉆進鐵芒萁叢,我與雅芳對唱了山歌
而后我毫無作為,兩手空空地下山
后壟河
母親把木桶壓入后壟河
汲起白茫茫的
水霧。葦叢里飛出
藍色的翠鳥
父親的斧子起落
檵木、松柏及不知名的
雜木被劈開
一堆隱形的火焰
那是三十六年前的清晨
父親背起行囊,向水尾出發
后壟河的水聲清亮,河床
卻充滿憂傷
路過一小片白茅草
一小片白茅草在煙葉烤房旁
擠擠挨挨
多少回路過,她們始終靦腆
在風的教育下,亦不過對我點點頭
而我的回禮是隆重的——
捋下她們的毛絮捧在手心,用力吹出
瞬間,一個干爽的秋天
輕舞飛揚
秋雪無聲,卻吉祥著異鄉人
一層又一層的煉乳
沿山脊流淌,雪點在你額上
這肅靜的,吉祥的,溫暖的哈達
異鄉人久久跪拜在地
風誦念著經幡
這雪白衣服上的五彩袖
肩背的行囊空出來,心房卻
充滿吉祥
離開松潘的時候,我頻頻仰頭
期待第二瓣雪花
落在我雙手合十的指尖
站在曠野中
風,從遙遠的星河吹過來
我不敢眨眼,曠野上
我竟有了一棵枯樹的
影子。星星列隊走下來
樹,終于有了葉子
但它們有時是橢圓的,有時
卻是鋸齒狀的。究竟
有沒有完全一樣的葉子
風吹過我睫毛的柵欄
那片大海,蕩漾著
浩瀚的星光
午 后
終將滿足于這樣的午后
驕陽又淡了一些
我們撐開自己的枝葉,無論繁茂
或稀疏。樹下都有乘涼的人
和心底的影子對話
陽光里,樹葉在歌唱
風把孩子們吹出的泡沫帶到眼前
想抓的時候,笑聲卻又跑遠了
我們終于把心事鎖進小小的氣泡
像一尾魚,原諒那些隨波逐流的舊事
并且堅信,被風簇擁的浪花
終會被遠方的岸
原路送回
【張欽鐘,筆名青中。1982年生于福建省大田縣。著有詩集,詩作散見于各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