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服貿會上外國參展商點贊中國對外營商環境的改善和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格局,探討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激活服務貿易增長新動能。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不僅有利于推動國際服務貿易合作,也為我們開啟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了一把‘金鑰匙。”在服貿會國別展區,來自各國的駐華使領館人員和全球各地的外國參展商紛紛點贊,認為習主席呼吁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疫情之下孕育新機
“我國非常贊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這也是阿根廷一直以來秉持的發展愿景,希望我們能夠為之共同付出努力。”阿根廷駐華大使牛望道(Sabino Vaca Narvaja)出席了服貿會國別展區阿根延展臺的揭幕儀式,并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這次疫情讓人們看到,很多傳統產業可以通過服務業進行重新整合升級,疫情恰恰為服務領域的公司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為傳統行業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牛望道大使說,這就是他所理解的“于危機中孕新機”。
他進一步指出,疫情終有一天會消失,但是這些破局發展的能力卻將成為重新提振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引擎。他以阿根廷為例,“我們在疫情期間大力改善了軟件服務和虛擬化服務,相信疫情后,阿根廷服務行業公司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質量服務。”
談到阿根廷與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他笑著說,提到阿根廷很多中國人都會聯想到優質的肉類、葡萄酒和海鮮產品。事實上,阿根廷在服務業領域也具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和創新力,能夠不斷適應變化的需求。政府也制定了激勵計劃,鼓勵人才將創新型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中國政府宣布將技術創新作為其施政的核心要義之一,這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牛望道大使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技術專利申請量很大的國家,阿根廷也在創造條件以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能力,為經濟發展發揮基礎性作用。阿根廷在科技領域與中國開展了深度合作。“比如在航空航天領域,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CONAE)與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CLTC)早在2012年就簽署了合作協議,在阿根廷內烏肯省深空站合作開展深空探測任務。”
此外,牛望道大使還表示特別關注中國宣布設立數字貿易試驗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這必將持續推動中國的數字化進程,刺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經濟增長的強勁韌性
“商務往來不僅可以提振經濟增長,還可以促進人員和思想的交流,進而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互利互信。”愛爾蘭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經濟處主管韓家睿(Hagardon Gareth)在服貿會愛爾蘭展臺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愛爾蘭和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深化合作有著巨大的潛力。”
愛爾蘭是今年服貿會的主賓國。此次,愛爾蘭食品局、貿易科技局、投資發展局與旅游局一齊亮相服貿會,希望從旅游、農業食品、文化、投資、高科技創新及高等教育等維度全方位展示愛爾蘭國家形象和產業實力。
韓家睿認為,“服貿會搭建了一個全球性服務貿易的交流平臺,為愛爾蘭提供了寶貴契機推廣自己的企業和產品,同時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密切聯系與合作。”作為歐盟成員國的愛爾蘭是服務貿易強國,一直將出口作為經濟發展引擎。據愛爾蘭駐華使館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愛爾蘭服務貿易出口總額達2620億美元,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排名第四。中愛雙邊服務貿易總額逐年穩步增長,服務貿易領域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全球經濟正逐步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服務貿易的數字化特征日益明顯。”韓家睿指出,愛爾蘭在數字金融服務領域有著非常強大的技術支持,在國際金融服務領域也有很多優秀的公司。“實際上,我們是歐洲第五大金融服務中心,全球第八大金融服務出口國。卓越的高新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先進制造及服務業吸引了大量優質外資企業紛紛落地,其中不乏華為、字節跳動、藥明生物等行業領先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這也為中愛兩國持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是愛爾蘭的五大食品出口市場之一。“后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食品的溯源、品質及安全也更加重視。”韓家睿說,天然的原料、優異的品質和嚴格的食品安全管控,正是愛爾蘭整個農業板塊的優勢。愛爾蘭政府發起的食品可持續發展計劃,堅持綠色本源項目理念,推薦中歐互認地理標識認證產品,相信未來兩國在食品領域也會迎來巨大的發展紅利。
國際“朋友圉”不斷擴大
今年的服貿會,吸引了很多國際組織和機構首次參加。例如,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ermany Trade & Invest)攜手7個德國聯邦州的經濟促進機構(巴伐利亞州、柏林、不萊梅州、漢堡、北威州、萊法州和圖林根州),共同代表德國首次在服貿會設立德國國家展團。在德國展臺,記者見到了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駐華代表朱德威(Dennis Wilkens),他興奮地說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希望借助這次服貿會平臺助推中德企業拓展合作領域,共促疫后經濟的復蘇發展。
在中國工作生活十余年的伊和·阿塔里扎德(Ikhtiyar Atalizada)是阿塞拜疆共和國經濟部駐華商務代表顧問。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都參加服貿會,今年格外感慨,“中國經濟似乎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我相信,中國的消費和海外投資意愿將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來自中尼文化交流中心(Federation of Handicraft Association of Nepal)的阿斯拉菲姆泰亞茲(Asrafimteyaz)說,自己的團隊是第三次參加服貿會,此外,他們還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尼泊爾的手工制品享譽世界,我們的羊駝絨掛毯和圍巾都是尼泊爾或者伊朗的藝人純手工制作,在中國市場非常暢銷。”阿斯拉菲姆泰亞茲指著墻上一幅色彩艷麗、圖案精美的巨型掛毯說,“我們的產品在北京、上海、廣州舉辦的服貿會、進博會和廣交會三大中國對外開放的平臺上,都能簽約到很多客戶。”
來自意大利的小伙王文博(Andrea Giovannini)供職于國際健康與環境產業聯合會(Internation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經貿專業的研究生,非常看好中國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上的發展機遇。他說,“我們已經促成了中國青島和重慶市與歐洲的丹麥等國家在健康和環境產業領域的多項合作,并獲得了雙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這讓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職業選擇。”
在9月3日舉行的服務貿易開放發展新趨勢高峰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的服務貿易伙伴越來越多。“十三五”時期,中國與巴西、日本、烏拉圭、俄羅斯、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等7個國家新簽雙邊服務貿易合作協議總數達14個;達成并實施《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中國一中東歐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協議》。2020年,中國與世界240個國家和地區有服務貿易往來,比2015年增加了42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