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近期,中央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這是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后設立的第三個證券交易所。第三個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壯大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實力。
我國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近兩年來,從深化新三板改革到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完善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這將極大地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因為科創板公司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又多數都是新經濟企業,所以這些企業的上市能夠獲得寶貴的資本,有利于做大做強,這是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一步。
我國GDP已經相當于美國GDP的70%,而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僅考慮A股,還不到美國的30%。所以壯大資本市場、提高資本市場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至關重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保持資本市場繁榮,還是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要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國家的實力,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也是一條必由之路。現在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將進一步壯大我國資本市場的力量,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然而,目前來看,我國資本市場潛力有待進一步激活。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巴菲特指標(即市值除以GDP)來進行對比。美股的巴菲特指標已經達到200%以上,而我國A股的巴菲特指標不到80%,即使加上港股和中概股,巴菲特指標也只有100%多一點。這表明,我國證券市場整體上是被低估的,也是發展非常不充分的,與經濟方面的發展脫節了。
因此,國家層面未來大概率將采取各種措施來支持資本市場的發展,從而吸引更多優質的企業登陸A股。這一方面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分享經濟轉型和經濟發展成果的途徑,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資本市場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向前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這其實也切合共同富裕的內涵。要想實現共同富裕,除了收入分配改革之外,還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讓更多的居民享受資本市場繁榮的成果,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消費信心就來了,消費能力也就來了,所以資本市場的繁榮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途徑。
過去30多個交易日,A股市場成交額持續在1萬億元以上。雖然過去一個多月很多優質股票跌幅比較大,但是并沒影響到投資者的交投熱情,這說明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已經得到驗證。在基金方面,基金發行量這兩年持續放量,去年新基金發行了3.1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已經突破了2萬億元,公募基金的總規模也超過了23萬億元,而公募持有的股票市值則突破了10萬億元,這說明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已經形成。
資本市場的改革與繁榮,為廣大居民享受資本市場的發展成果、享受增加財產性收入帶來了可能性。而居民收入向資本市場的轉移也為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