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日
(龍里縣自然資源局,貴州 黔南 551200)
首先,站在綜合機械化掘進模式下來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是由人員整合供電系統或者是多個部門的共同協作下,根據現場環境差異,確定好掘進設備的型號以及類型。而操作人員所開展的大斷面連續掘進工作,就是靈活的調整間斷式與連續式幾種運輸模式,借助專業的操作設備,在大斷面巷道當中能夠達到極高的掘進效率,與綜合機械化掘進方式進行比較,此時需要操作人員控制好掘進的速度等參數。操作人員掘進期間,最常見的使用設備就是掘進機,統籌規劃好掘進與錨固作業之間的平衡,在最短的操作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掘進工作,目前而言,大多數采礦工作都選擇了此種掘進模式[1-3]。
在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實施采礦工程巷道掘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濃度瓦斯現象,在引發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對掘進效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面對該種問題,在井下開展巷道掘進作業環節當中,就要求人員從意識上對此種問題提高關注,降低后期瓦斯過高引發安全事故。因此煤礦應該結合實際巷道條件,設置針對性的通風體系,確保及時排出掘進過程中涌出的大量瓦斯,防止瓦斯積聚。另外,還應該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借助專業的設備,時刻對瓦斯濃度實施全程觀測,當瓦斯濃度超過標準范圍時,必須要求操作人員立刻停止掘進,將瓦斯濃度降低到允許范圍之內再開始掘進操作。
在采礦工程巷道掘進過程中,巷道支護作為核心部分,在實際操作環節當中,需要技術人員先對現場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巷道支護施工方案,在選擇好針對性支護手段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才能夠保證整個巷道的支護質量。面對當前多種類型的巷道支護技術,只有選擇適合本礦井的巷道掘進與支護方式,才能確保整個巷道的支護質量要求,才能夠有效的保護好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而為采礦工作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現實調查可以看出,針對我國采礦企業巷道掘進處理環節當中,通過使用的就是光面爆破技術,站在該種掘進手段下,主要涵蓋輪廓線、預裂法、修邊法等多方面的光面爆破技術,操作人員在運用過程中,首先,需要先對采礦環境進行深入的勘察,對每個區域設置上爆破眼的同時,還應該保證藥量達到標準,為了能夠實現最好的爆破效果,還需要把控好爆破的時間范圍,真正實現接下來巷道掘進操作的順利實施。
所謂的臨時性支護技術,主要就是在巷道掘進過程中,出于頂板及人身安全的需求下,進而所確定的臨時性巷道支護工作。比如,按照某地區采礦工程巷道掘進的進度,此時操作人員可以借助機組前探梁支護,以便施工人員進行永久支護工作。通過臨時性的支護方式,不僅能夠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而且操作簡潔快速,大大節省整個工序所需時間,該種支護是目前掘進作業最常見的臨時支護形式。除此之外,當前大多數采礦工作,所開展的臨時性支護結構,也會應用金屬支架加以處理,該種方式有著良好的強度特點,再加上能夠快速的安裝以及重復利用等效果,近年來大多數煤礦對其有著極高的關注。最為關鍵的是,該種方式也可以當作是永久性的支護結構。采礦工程企業所選擇的支護結構,不管是臨時性還是永久性的方式,都應該要與現場環境等方面相吻合,在支護結構承受時間當中,合理的選擇高性能的支護材料,希望能夠在最少的經濟成本投入下,充分的凸顯出臨時性支護結構的使用價值[4,5]。
除了臨時性支護工作以外,巷道支護最重要的支護為永久支護。目前永久性支護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錨桿支護技術,因為現實中體現出了良好的支護價值,進而得到了行業人士的廣泛運用。煤礦所開展的巷道支護工作,應用錨桿支護技術,一方面不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維持施工過程中極高的安全性。通常情況下,該種支護技術主要涵蓋頂板與煤幫兩種錨桿支護結構,因為具有差異性的性能以及型號等特點,這就決定了有著多樣化的支護形式。比如復合玻璃鋼錨桿,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玻璃鋼,有著良好的強度性能,內端頭則以左旋麻花結構為主,其錨桿桿體的外部尺寸最大不超過26mm,因而在孔徑28mm~32mm的鉆孔中采用,此時保證錨桿和巖壁達到正交效果,控制好其角度,保證角度不小于75°。在操作人員安裝錨桿過程中,也應該整合錨固劑的作用,嚴格規劃好攪拌的周期,保證一次錨固徹底以外,降低過程中斷問題的出現。②錨索支護方式,一方面能夠很好的發揮出在巖層表面上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幫助人員開展巖層內部的支護處理。最為關鍵的是,采礦人員借助錨索支護方式進行處理,能夠保證巖層結構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防止后期巷道頂板離層及巷道頂板整體的下沉與垮落。通過現實調查可以發現,此支護工作的進行,往往需要借助專用托盤,整合具有較強性能標準的錨索設備,維持支護過程更具效率性的基礎上,自然也能夠獲取到理想的支護結果。總之,因為錨索支護方式體現出來的較多應用優勢,越來越受到行業人士的推廣與應用。③錨、網、噴支護,錨、網、噴支護是先對巷道采用錨桿、錨索、錨網聯合支護后,再對巷道進行噴漿的一種綜合支護方式,該種支護形式安全系數高,且適應性強,幾乎適用于所有掘進巷道,該種支護方式的弊端就是工序繁瑣,相對經濟投入大,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理念,做好現場情況分析以后,在對地質條件復雜、巷道質量要求高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該種支護方式,例如井下專用回風巷、水平大巷等為整個礦井服務的開拓巷道。
我省某礦所采煤層有2層,自上而下分別為8#-2+3+4煤層和9#-2煤層,現該礦井主采8#-2+3+4煤層(以下簡稱8#煤層)。該煤層平均厚度為8.0m,含2層夾矸,單層夾矸平均厚度為0.2m~0.7m。礦區內8#煤層整體賦存情況相對較為簡單,局部地段煤層走向、傾角變化較大,整體呈東西走向,自北向南傾斜,平均傾角為19°。E8202下順槽綜掘工作面位于礦井東翼,該工作面沿8#煤層走向布置,巷道上幫沿8#煤層底板掘進,工作面設計長度為2400m,其中0m~1044m方位為104°30′,1044m~2400m方位為86°4′。該工作面采用EBZ100E型掘進機(設計爬坡能力為±18°),配備安裝DSJ650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工作面采用錨索+錨桿+錨網聯合支護,煤層破碎區采用礦用工字鋼棚加強支護。
(1)由于E8104、E8106這2個工作面,4條順槽均遇到地質構造,要么煤層變薄、要么煤層尖滅而停止掘進,都沒超過1000m,因而前期掘進至1000m時地質情況不明。
(2)由于E8202工作面下順槽地質情況相對較為復雜,自西向東沿巷道走向8#煤層呈“V”形向斜構造。該向斜發育主要對E8202下順槽掘進工程造成影響。E8202下順槽巷道坡度0m~800m呈下坡趨勢(平均坡度為-9°),800m~1400m呈上坡趨勢(平均坡度為+19°,最大坡度為+25°,超過該工作面EBZ100E型綜掘機±18°的爬坡能力)。會形成掘進機爬不上坡、打滑等現象,增加了施工難度。
(3)E8202工作面范圍內8#煤層厚度發育情況相對較為穩定。但局部存在一處異常變薄區。該異常區總體自西北向東南呈紡錘形發育,最大影響長度為750m,最大影響寬度為300m。該異常區主要影響E8104工作面800m~900m區域、E8106原開切巷區域、E8202上下順槽900m~1200m區域。該異常區域內8#煤層逐漸變薄(最薄處煤層厚度為0.8m~2.0m,甚至會出現尖滅)。(見圖1),由于煤厚變薄,造成綜掘機遇到巖石割不動現象。

圖1 E8202 工作面 8#煤層厚度分析圖
(1)采取邊掘進邊探邊分析原則:由于附近地質鉆孔較少,結合當時工作面的產狀和礦區邊界(北17-7#)鉆孔資料,進行剖面分析,重新確定掘進方位;然后在工作面利用ZLJ-650鉆機分上中下3個孔進行鉆探80m取得相關數據,結合E8104、E8106、E8202上順槽的煤層產狀作剖面圖,進行綜合分析,及時修改煤層底板等高線,確定巷道坡度。每次利用80m鉆孔分析,以確保掘進時不會丟掉煤層。
(2)E8202下順槽掘進過程中嚴格執行“逢掘必探”制度,采用超前鉆探的形式探測并分析待掘巷道煤層賦存情況,邊探邊掘,探80m掘40m,根據探測到煤層情況及時調整掘進坡度,既可以保證掘進機可以掘進(掘進坡度在20°以下),又能整體沿煤層底板掘進,如有異常進行調整也有余地。充分利用地質鉆孔分析煤層厚度變化,結合三維地震煤厚地質資料,預測掘進后期的地質情況。地測技術人員的地質預測預報和原始地質資料收集分析,在E8202下順槽的掘進時,無論煤層厚薄,都有效地避免了掘進機割硬巖,為掘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指導。
(3)通過E8202工作面地質情況分析,E8202下順槽掘進工作面掘進至1000m時,E8202下順槽將以平均+19°、最大+25°坡度上坡掘進將近600m。該范圍內巷道坡度超出工作面配備的EBZ100E型綜掘機±18°的爬坡能力,出現打滑、倒退等情況。且E8202下順槽掘進工作面1044m拐彎處巷道坡度將繼續加大,對工作面的安全施工帶來較大影響。經過計算和試驗,E8202下順槽掘進過程中,通過利用綜掘機自身的液壓系統,在綜掘機的兩側后支撐處分別安設1組液壓油缸,通過液壓操作閥與綜掘機液壓系統進行連接,作為綜掘機前移及防止綜掘機下滑的輔助動力;掘進正規循環的過程中,通過將綜掘機后支撐及鏟板墊高,綜掘機兩旁油缸拉緊,利用懸空的綜掘機履帶作為動力,采用鋼絲繩將帶式輸送機機尾與履帶進行連接,通過履帶的轉動促使帶式輸送機機尾前移。
(4)為減小E8202下順槽掘進工作面巷道坡度和爬坡距離,將E8202工作面拐彎點由1044m調整到1355m。經過調整,E8202下順槽上坡段大于+18°坡度的巷道減少近100m,大大減小了掘進機工作負荷。降低了地質構造帶的坡度(見圖2)

圖2 E8202工作面掘進方案調整示意圖
綜上所述,本項目以120m/月的推進速度,順利完成了E8202下順槽900~1350m段的施工,解放了礦井東部的儲量,為企業的采掘接續工作提供了保障,也為解決煤巷掘進的類似工程難題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