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良
(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遼寧遼陽 111003)
在石油化工行業,水冷器泄漏問題普遍存在,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設計、制造、安裝、運行操作、維護保養等多個方面,給泄漏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制定帶來了困難。
某廠循環水冷卻器于2018 年9 月投用,2019 年12 月即發生內漏。泄漏后車間對換熱器進行了解體檢查及打壓堵漏,對泄漏管頭部位進行了補焊處理。
換熱器名稱為熱媒水冷卻器,為Ф1224 mm×8340 mm 固定管板式兩管程換熱器(位號:E102B),總計管數為1018 根,管束材料為S30408,管板為厚度55+4 mm 的16Mn(Ⅲ)+S30408復合鋼板,管程和殼程的工作參數見表1。

表1 換熱器管程和殼程的工作參數
2019 年12 月初,操作人員巡檢過程中發現熱媒水冷卻器E102A/B 運行過程中有異響,關閉殼程熱媒水出入口閥門,打開低排,發現殼程一直有水排出。對熱媒水冷卻器殼程內的熱媒水進行采樣分析,發現其電導率、總磷等指標遠高于熱媒水源頭來水處的分析結果,并且與循環水采樣分析結果接近。初步確定,該水冷器管束發生內漏,導致循環水泄漏至熱媒水中。隨后,車間對換熱器進行解體檢查、打壓堵漏,E102B 打壓堵管1 根、管頭補焊8 處,檢修后對管板進行了滲透檢測。
該換熱器屬于余熱回收站系統設備,裝置自用熱單元來的熱媒水進入余熱回收站,經自清洗過濾器去除雜物、除油除鐵裝置旁濾去除水中油污和鐵質后,進入熱媒水冷卻器(E102A/B),采用循環冷卻水冷卻,采用氮氣經熱媒水定壓緩沖罐為循環系統定壓、補水,熱媒水壓力經熱媒水循環泵升壓后,送至各取熱單元取熱,取熱后的熱媒水回至余熱回收站內,進入熱媒水加熱器,采用蒸汽補熱后再送至各用熱單元放熱降溫,降溫后的熱媒水再回至余熱回收站循環使用。
換熱器管箱打開后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管箱內部及隔板處有較多生物黏垢,顏色呈紅褐色;循環水出水管板處結垢較為明顯,且存在生物黏泥;循環水進水管束內部結垢不明顯,循環水出水管束內部結垢較多(圖1、圖2)。

圖2 管板處結垢情況
為防止換熱器發生垢下腐蝕,對管箱及管束進行高壓水清洗。清洗用水采用循環水,且確保水中氯離子含量≤25 mg/L。清洗3 h 后,目視已無明顯結垢、清洗效果較好,然后用氮氣對管束進行徹底吹掃。
對換熱器管束進行打壓查漏,發現泄漏集中位于管板左上方及右上方(圖3)。該處換熱管與管板間焊縫處焊肉剝離脫落,從失效的一處有焊縫剝離的接頭處可以看出,換熱管端部明顯低于管板端面,焊縫根部存在未熔合現象,而且是單道焊(圖4)。而通過核對設備制造圖紙,圖紙上要求換熱管需伸出管板端面1.5~2.0 mm,現場實際與圖紙要求明顯不符。

圖3 管束泄漏部位

圖4 管頭處外觀
為核對管板材料,對換熱器兩端管板進行光譜分析。檢測結果顯示,Ni、Cr、Fe、Zn 和Mn 的含量分別為8.11%、18.01%、72.30%、0.14%和1.07%,確認管板表面材料為S30408,與設計及圖紙制造要求相符(圖5)。

圖5 光譜分析材料檢測
(1)由于管束材料為S30408 不銹鋼,易因氯離子濃度超標發生應力腐蝕開裂。根據泄漏后車間對換熱器入口循環水采樣分析結果,氯離子濃度為0.20 mg/L,遠遠低于GB/T 50050—2017《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中規定的“對于不銹鋼換熱設備,若水走管程,應保證氯離子含量不大于1000 mg/L”的要求。由此判斷,本次腐蝕不是由于氯離子濃度超標導致的不銹鋼應力腐蝕開裂。
(2)盡管換熱器拆解后發現有明顯結垢,但垢樣質地較軟,且垢樣去除后管板表面未發現有明顯蝕坑。高壓水清洗后,車間對管束內進行了內窺鏡檢查,發現管束內壁比較平滑、無明顯蝕坑。由此判斷,換熱器發生垢下腐蝕的概率也較小。
(3)泄漏部位位于管板邊緣,是換熱管與管板焊接質量最薄弱的部位。該部位焊接應力大,相比其他部位因存在結構突變,特別是管束部件焊接過程中兩側熔化、凝固速度有差異,焊接質量更不容易保證,同時極易產生殘余變形及殘余應力。另外,在焊接過程中固定管板結構會造成較大的焊接應力和變形,如果焊接順序不當,則管板較薄、剛性差,換熱管與管板間焊接更會造成管板變形,裂紋集中部位正是焊接應力和變形最大的部位。
(4)制造廠家未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制造。根據圖紙的要求,換熱管端部要高于管板端面1.5~2.0 mm,且為45°角的焊縫連接形式。而實際換熱管與管板間是單道焊,且為平頭的焊接結構,部分換熱管端面甚至低于管板端面,焊縫根部存在未熔合現象。
(5)泄漏部位為殼程高溫熱媒水的入口和管程低溫循環水的出口交匯處,存在較大的溫差,設備運行過程中泄漏部位處熱應力最大,而固定管板結構抵抗熱變形能力差,容易因沖擊振動及溫度變化產生裂紋。
(1)從設備泄漏原因分析來看,該換熱器存在較大的再次泄漏隱患,不能滿足長周期運行的需求,建議更換備臺。
(2)建議將管板由復合管板結構改為整體S30408 材料結構,避免制造過程中焊接應力大可能造成的復合鋼板局部復層開裂問題。
(3)制造過程中注意施焊環境清潔,保證焊件金屬溫度不低于0 ℃,以避免產生焊接冷裂紋。所有焊接接頭采用多層焊,注意保證根部熔合質量。
(4)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制造,建議換熱管端面要高于管板端面2.0 mm。
(5)加強工藝平穩操作,避免因工藝波動導致換熱器管束振動及溫差應力加大的情況發生。
(6)加強循環水質管理,調整循環水加藥量,以減少生物黏泥的生成;確保管程循環水流速不小于0.9 m/s,防止流速過低發生垢下腐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