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葉軍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雙碳”背景下黨中央對電力系統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高標站位、系統部署,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彰顯了“大國重器”的政治擔當,體現了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為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簡稱國網甘肅電力)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明晰了方向和重點。
國網甘肅電力認真落實辛保安董事長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研討會上的講話精神,積極主動作為,統籌謀劃布局,邁出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步伐。一是廣泛凝聚政企共識。精準銜接甘肅省委省政府關于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實現“風光無限”的綠色發展戰略,研究提出甘肅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6個統籌好、6大重點、5個方面對策建議,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肯定并指示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研究落實,達成了政企協同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共識和合力。二是系統謀劃重點舉措。按照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結合甘肅實際,細化制定9方面28項具體落實舉措,確立“四個一批”科技攻關行動計劃,部署開展25項關鍵問題研究,落實責任、明晰節點,全方位、系統性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三是聚焦重點突破攻堅。針對儲能、新能源等關鍵問題,成立柔性工作團隊,強化與地方政府、投資主體等相關方的協同聯動,推動昌馬、張掖、黃羊等11個站點初步納入國家“十四五”抽水蓄能重點實施項目,促請政府層面加快制定新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健全“新能源+儲能”配套政策,組織實施西北地區首筆新能源“碳資產”交易。
“雙碳”背景下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國網甘肅電力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帶來難得機遇。謀篇布局是第一步,關鍵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只爭朝夕的勁頭,牢固樹立系統思維、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試點先行。國網甘肅電力將始終堅持“四項原則”,牢牢把握地方政府高位推進、風光資源十分富集、地理區位承東啟西、電網結構互聯互通、儲能發展空間廣闊等“五大優勢”,統籌好當前與長遠、政策與市場、供給與需求、電網與電源、新能源與常規電源等“六個關系”,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重點圍繞五個方面打造特色樣板。
甘肅電網是西北電網的中心和功率交換樞紐,已初步形成交直流混聯大送端電網,省間通過18回750千伏線路分別與陜西、寧夏、青海、新疆聯網,在西北電網水火互濟、省際互調余缺、跨區優化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逐年強化,跨區跨省輸電能力達2900萬千瓦,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上具有互聯互通的網架優勢?!笆奈濉逼陂g,圍繞“用好第一條、抓緊第二條、籌劃第三條”的發展思路,力爭到2023年底前建成隴東直流工程,推動河西第二回直流工程于“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確保酒泉第二回直流工程納入國家規劃,加快甘青、甘新等750千伏省間互聯和主網架加強工程建設,大力實施配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提高甘肅電網的資源匯集、重要斷面輸送和跨省互濟能力,力爭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比例新能源“大送端”電網,跨區跨省輸電能力達4400萬千瓦、隴電外送規模突破1000億千瓦時。
靈活性調節能力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也是甘肅重點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始終堅持命運共同體理念,與政府、電網、電源、用戶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在輔助服務、需求側管理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積累了一系列典型經驗?!笆奈濉逼陂g,將進一步發揮政府、市場、機制、政策等牽引作用,推動系統從“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轉變。電源側,協調推動常樂電廠(二期)、正寧電廠等直流配套和緩建煤電在“十四五”中期陸續投產發電,推動存量火電機組均具備30%~100%的額定容量調節能力。電網側,基于資源、季節性互補特征,優化跨區跨省互濟策略,研究推動跨區跨省調峰資源共享。負荷側,完善需求側響應機制,健全可中斷負荷資源庫,搭建負荷控制系統,力爭到2025年可調節負荷容量達200萬千瓦。儲能側,堅持政企協同、共建共享,力爭2021年昌馬抽蓄電站核準并盡早開工、張掖等10個項目全面啟動,到2025年核準開工總規模達1300萬千瓦;健全投資、激勵等配套政策,推動“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力爭到2025年全省儲能配置容量超過新能源裝機規模的10%,達到700萬千瓦。
新能源為主體是新型電力系統的主要特征,甘肅風光資源非常豐富,是未來十年我國新能源發展的“主陣地”,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已被納入我國“十四五”重點建設的九大能源基地之一,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占比將超過60%,在國內將率先實現“以新能源電力為主體”目標。截至今年7月底,甘肅新能源發電量2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08%,利用率達到96.9%,創了歷史新高。新能源利用率是衡量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國網甘肅電力將統籌好規劃、服務、消納三個關鍵,保持新能源合理利用率水平。做細規劃,全力配合政府層面制定新能源發展專項規劃,綜合考慮外送通道、資源水平、消納權重、利用率、投資收益等要素,分區域、分年度細化分解新增指標,進一步明確建設時序,引導新能源項目與配套送出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運。做優服務,優化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網流程,持續減環節、壓時限、提效率,動態完善項目清單,引導發電企業自建或共建送出配套工程,保障能源項目有序并網。做好消納,堅持就地消納、電力外送“兩手抓”不動搖,深入實施自備電廠清潔替代,拓展“清潔采暖”“全電景區”、電動汽車等電能替代深度和廣度,積極引導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不斷提升省內清潔能源利用能力。持續提升祁韶直流利用效率,不斷擴大“隴電外送”規模。
甘肅是國內最早開展電力市場建設運行的省份,目前中長期市場已實現定期向連續開市平穩過渡,現貨市場已完成“雙邊”試運行,輔助服務市場在西北率先開展了需求側調峰服務。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必將進一步加快電力改革步伐、優化電力市場體系。著力完善中長期市場,推動健全能源電力從供給側向消費側流通的市場運行、價格傳導、信用評價機制,發揮市場的杠桿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積極穩妥深化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建設,以市場方式充分挖掘調節資源價值,以價格信號激發市場主體主動參與系統調節,實現各類發電資源利益共享和協同運營。力爭到2025年市場化交易電量達到68%。
持續深化與甘肅省政府的協同聯動,強化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促進發輸配用各領域、源網荷儲各環節、電力與其他能源系統協調聯動,合力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堅持共建共享,加大向社會各方的開放合作力度,促進抽水蓄能、新型儲能、新能源配套電網工程等投資主體多元化,凝聚行業發展合力。加快數字化轉型,以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國網(蘭州新區)云數據中心建設為抓手,推進全業務、全流程數字化轉型,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數字化支撐。加強聯合攻關,發揮智庫作用,堅持自主創新與外部支撐相結合,匯集眾智、眾力,加快推進“四個一批”科技項目、25項關鍵問題專題研究,形成有價值、可參考的研究成果,著力破解技術與機制難題,確保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行穩致遠?!?/p>

國網甘肅電力員工在800千伏祁連換流站直流場進行紅外測溫。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