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楠
閱讀教學中要借助顯性的言語形式和語用方法、語用規律,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隱性的言語思維方法,發展言語思維能力,實現語言建構和思維發展一體化。在寫作教學中則要引導學生將所習得的隱性言語思維方法、言語思維圖式轉換成顯性的言語形式,運用到寫作中。這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思維過程。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對于孩子來說,從他一來到這個世界,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都是以模仿為基礎,正是這種模仿,才成為日后形成思維的準備。”寫作也要進行“模仿”,學生通過模仿作者的言語形式、模仿作者的思想內容,建立起自己的文本模式心理映象。通過教師的點撥,將其轉化為筆下的語言文字。因此,引導學生將習得的言語思維方法、言語思維圖式轉換成言語形式,可以通過仿寫來實現。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素以粗獷豪放、剛健雄渾著稱。濃墨大筆,抒寫飽滿的生命激情。文章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豐富多樣的句式句法,獨字、獨詞、獨句所成的段落,首尾照應的篇章結構等言語形式,極力鋪陳,寫得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因此,筆者將仿寫的重點放在了本文的言語形式上,通過詞語使用、句式句法、段落形式、篇章結構的仿構,提升學生的言語技能,走好寫作第一步。
動詞連用,無論是描摹景象還是刻畫人物,都能收到淋漓盡致、形神兼備的獨特表達效果。《安塞腰鼓》一文氣勢磅礴、情感飽滿離不開富有表現力的動詞連用,例如寫腰鼓表演臨近高潮的一段:“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作者用“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等一連串動詞,不僅令人仿佛置身于沸騰的群舞中應接不暇,也使得文章語言簡潔有力,慷慨激昂。
請同學們比較以下兩個句子,說說這兩句話的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句1:我們班的跳高運動員上場了,只見他開始跑動,緊接著一躍而起,身體越過了橫桿,穩穩地落在了墊子上。電光火石間,運動員完成了這一套高難度動作。
句2:我們班的跳高運動員上場了,只見他起跑!躍起!越桿!落地!立住!電光火石間,運動員完成了這一套高難度動作。
生1:改句簡潔明了,避免了原句的拖沓。
生2:改句更能令讀者體會到比賽時的緊張、激烈。
生3:改句更能體現運動員動作迅速、技術高超。
連用動詞擺脫了句子形式的限制,使表達更靈活。在對比中引導學生體會動詞連用的作用,豐富學生的言語表達。
句式有長短、整散之分,亦有反問、感嘆等特殊形式。不同的句式有著不同的表達效果,長句表意豐富,節奏緩慢;短句生動明快,節奏感強。《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增強語句的氣勢。例如:“愈捶愈烈!”“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一個詞語就是一個句子;“一群茂騰騰的后生”一個短語就是一句話;“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一個詞語便是一個層面,層層遞進。讀來節奏分明,鏗鏘有力,使讀者從語勢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無法抑制的贊美熱愛之情。
這些句子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感嘆句。眾所周知,感嘆句是抒發感慨,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表現強烈的情緒的一種句式。大量感嘆句的使用,也使得文章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贊美、熱愛之情更為強烈。
請同學們改寫下面的句子,使語言簡潔有力,情感表達更強烈。
“場外的同學們開始歡呼,有加油的聲音、吶喊的聲音還有尖叫的聲音,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像浪濤一樣、像臺風一樣、像雷鳴一樣在校園上空回蕩。”
生答:場外的觀眾瞬間沸騰!加油聲、吶喊聲、尖叫聲此起彼伏!如浪濤、如臺風、如雷鳴響徹校園!好一場激烈的比賽!
請學生對改句作簡要點評。
生1:改句短促有力,更有氣勢,更能突出觀眾歡呼之熱烈。
生2:改句讀起來節奏分明,文章語勢也更加強烈。
生3:改句的語氣更為強烈,能夠從側面體現出比賽的激烈。
引導學生仿寫短句、感嘆句,幫助學生將某一時刻的內在感受轉化為外在的語言文字,促進學生言語思維的發展。
《安塞腰鼓》中還有大量運用排比、反復、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句子,讓充滿激情的語言相互碰撞、應和,匯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勢。例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將安塞腰鼓表演中鼓點的急促、流蘇的飛揚、腳步的靈活、舞姿的強健生動地展現出來,突出場景的熱烈激昂。
請同學們以運動會上任意一場比賽為主題,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運用排比、反復、比喻等至少一個修辭手法,突出場面特點。
生:“嗶——”比賽開始!雙方運動員奮力拔起。牙關緊咬,肌肉緊繃,筋脈突出!沒有絲毫松懈,雙腳恨不得深深釘入地里。他們知道,手中攥著的不是繩子,是榮耀!腳下踏著的不是地面,是實力!心中堅守的不是結果,是尊嚴!加油聲、吶喊聲、尖叫聲此起彼伏!如浪濤、如臺風、如雷鳴響徹校園!好一群不服輸的勇士!
排比的使用令句子讀來有節奏感,朗朗上口;使得表達酣暢淋漓,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浪濤、如臺風、如雷鳴”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突出觀眾反應之熱烈,襯托比賽之精彩。
《安塞腰鼓》篇幅不長,段落卻有30段之多,其中多處獨字、獨詞、獨句成段。例如:第6段,“看!——”獨字成段;第5段,“但是:”獨詞成段;第13、17段,“好一個安塞腰鼓!”獨句成段。段落的密集、短小,使文章讀起來非常具有節奏感,而且行文靈動變化,符合安塞腰鼓急促、熱烈、磅礴的特點。
請一個同學對剛剛那個同學所寫的這段話進行修改,要求段落劃分符合比賽場面的特點。
“嗶——”
比賽開始!
“加油!加油!”陣陣吶喊頓時劃破沉寂天空,雙方運動員奮力拔起。牙關緊咬,肌肉緊繃,筋脈突出,汗珠滾落!沒有絲毫松懈,雙腳恨不得深深釘入地里。他們知道,手中攥著的不是繩子,是榮耀!腳下踏著的不是地面,是實力!心中堅守的不是結果,是尊嚴!
加油聲、吶喊聲、尖叫聲此起彼伏!如浪濤、如臺風、如雷鳴響徹校園!
好一群不服輸的勇士!
改后的段落,更加靈動有變化,使得作者對比賽那種滿腔熱情的表達更為自然流暢。
《安塞腰鼓》一開篇,描寫了“一群茂騰騰的后生”蓄勢待發的場面,這安靜與沉穩中蘊藏著暴風雨般的洶涌氣勢,未聞其聲便為之震撼;緊接著便是鋪天蓋地的鼓聲,舞姿襲來,
熱烈的狂歡彰顯飽滿的生命激情;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文章由靜到動最終又回歸靜,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請以“100m決賽”場景為主題,寫一段200字的文字。列出你的寫作提綱,要求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生1:倒計時的安靜
↓
槍聲響起場面熱烈:運動員奔跑,觀眾加油,越過終點線場面沸騰
↓
結束后再歸安靜
生2:起跑線上飄帶垂落
↓
奔跑時飄帶翻飛舞動,動作矯健,觀眾歡呼
↓
結束后飄帶再次垂落
兩名同學的思路清晰完整,一個由靜起最終回歸安靜、另一個由飄帶垂落起最后再次歸于垂落,文章首尾呼應,有始有終,結構完整。
詞組成句,句構成段,段形成章。在詞、句、段、章等言語形式的仿寫中,習得行文之法,在言語思維方法、言語思維圖式到言語形式轉換的過程中發展言語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言語技能,幫助學生走好寫作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