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艷

摘要:目的:對肺結核患者使用影像學CT進行診斷的意義和價值進行探討。方法:將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間在本院確診的160例肺結核患者列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經病理學診斷均確診為肺結核,在確診前,為患者進行CT影像學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160例肺結核患者通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率為100%,通過CT影像學檢查,確診率為98.75%,和病理學診斷相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肺結核患者使用影像學CT診斷,確診率較高,可以對患者病況進行準確診斷,為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力依據,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肺結核;影像學;CT診斷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惡性發展,會影響患者各臟器組織,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威脅,臨床應及早診斷、及時控制病情,以此提升治療效果。相關報道顯示,胸片診斷是肺結核常用診斷方式,但誤診率和漏診率較高,因此臨床建議通過CT掃描進行診斷[1],為研究CT診斷的具體應用效果,本文對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間在本院確診的肺結核患者應用CT影像學進行診斷,并對診斷結果進行分析,詳細步驟和結論見以下內容。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間我院接收的160例肺結核患者進行研究,包括男生90例,女生70例;年齡范圍:24-76歲,年齡中間值(47.32±1.35)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下、大專、大專以上,例數分別為80例、50例、30例;呼吸困難、胸痛、乏力、胸水患者例數分別為30例、40例、40例、50例;病程14天-1年,平均病程(5.14±3.72)個月;肺門淋巴結結核、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浸潤型肺結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結核型胸膜炎患者例數分別為30例、32例、33例、31例、34例;初治肺結核、復治肺結核,例數分別為100例、60例。納入標準:①按照肺結核診斷標準,經過病理學診斷。②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協議書。③獲取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配合研究者。④資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經病理學確診,確診前進行CT影像學檢查,所用設備為飛利浦的16排CT機,操作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患者采取臥位,掃描區域由肺尖至膈肌,掃描過程中,指引患者平靜呼吸,掃描時進行深呼吸后屏氣結束掃描。掃描層厚、重建層厚、螺距設定值分別為0.625mm、0.625mm、1.25,檢查結束后,將CT圖像交給醫師檢查,并做好記錄。重建方式以標準重建為主,圖像后期處理由圖像處理工作站開展,通過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積再現等多種方式對掃描結果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CT影像學診斷情況,并與病理學診斷進行對比,包括確診、誤診、漏診三方面。
1.4 統計學方式
本實驗所有人員治療結果產生的數據由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檢驗,檢驗數據包括計量和計數兩方面,前者利用T檢驗、(均數±標準差)表述,后者利用X2檢驗、(n%)表示,最終結果以P<0.05作為統計學價值標準。
2 效果
160例患者經病理學診斷,確診率為100%,經過CT影像學診斷后,誤診1例,漏診1例,確診率為98.75%,和病理學診斷確診率相比,組間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肺結核是呼吸系統常見疾病,臨床早期表現為低熱、咳嗽、咳痰等,大多數患者沒有特異性臨床表現,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加重,其發病率逐漸升高,若治療不當會影響患者康復,應及早診斷,對癥治療。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影像學技術不斷進步,臨床診斷以X線片、胸部CT檢查為主,利用X線檢查肺結核是臨床常用的診斷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的優勢,但是常規X線檢查對于肺結核患者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因征象遺漏延誤治療,需采取更加安全可靠的診斷方式為患者進行診斷。
臨床應用中,大部分肺結核患者通過CT檢查進行診斷,該診斷方式能夠填補X先檢查的不足,降低誤診率、漏診率,診斷效果較佳,是臨床可靠的輔助檢查措施。胸部CT可以提升高鈣化灶的發現,可以從三位角度觀察肺部,容易發現微小病灶情況,且能夠發現隱藏病變,并能夠準確判斷肺部淋巴結情況,具有一定診斷優勢[2]。另外,胸部CT可以早期發現淋巴結增大、胸腔積液、胸膜變厚等征象,可以提升診斷準確度。并且,CT機操作簡便,所需費用不高,可以被大部分患者接受;具有良好的自然對比效果,能夠更好的反映患者肺部病灶部位、大小、密度和混合程度等情況;可以更好的展示病灶結構,方便醫師按照影響不同表現進行痰培養的區分,從而更好的鑒別肺結核類型,為治療方案提供依據[3-4]。
綜上所述,為肺結核患者使用CT影像學診斷,可為醫生提供優質、清晰的影像學圖像,誤診、漏診率較低,診出率較高,利于患者對癥治療,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蔣艷華. CT影像學檢查在肺結核合并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01):41-42.
[2]田斌. 肺結核并發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學診斷特點及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21,16(03):54-56.
[3]洪班怡. CT診斷單發肺結核空洞與癌性空洞的價值觀察[J]. 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05):23-25.
[4]樊春燕,葉曉麗,戴曉婷,吳宇清. 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胸部X線及CT臨床診斷價值——評《肺結核的CT診斷與臨床》[J]. 中國輻射衛生,2021,30(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