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瓊
摘要: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的過程之中因為缺乏相關的認識,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的通風越來越多。文中,主要就對痛風性關節炎進行了介紹,希望為預防痛風性關節炎提供借鑒。
關鍵詞:痛風;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炎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都為痛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痛風的發病年齡也逐漸呈年輕化趨勢,這種疾病會影響患者的心情、生活及工作,給患者及家人帶來嚴重的痛苦[1] 。本文重點介紹什么是痛風、痛風的原因、飲食以及痛風的注意事項。
一、痛風的定義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一種晶體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和尿酸鹽結晶沉積(痛風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關節炎[2]。痛風石除在關節、肌腱及其周圍沉積外,還可在腎臟沉積,并可發生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等,嚴重者可出腎功能不全。痛風常與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病以及心腦血管病伴發。
二、導致痛風的原因
1肥胖。肥胖可引起胰島素抵抗,通過多種途徑最終導致腎臟尿酸排泄減少。肥胖容易引起游離脂肪酸增加,通過影響黃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2過量的飲酒。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最容易誘發痛風的發作。
3高血壓。高血壓引起微血管病變后造成組織缺氧,然后引起血乳酸水平的升高,促使尿酸鹽在腎小管分泌減少,最后造成尿酸的儲留。
4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嘌呤分解代謝增強、尿酸生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然而痛風會加重腎臟損傷,導致腎臟尿酸排泄減少,進一步加重痛風的發生。
5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肝、腎、胰等動物內臟和沙丁魚、貝類、蠔等海味及肉餡、肉湯、魚、蝦、豆類等食品嘌呤高,容易誘發痛風的發作。
6某些藥物。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環孢素、它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進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發生的危險。
三、痛風應注意的飲食方法
1應采用低熱能膳食,保持理想體重。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也要少吃蔗糖、蜂蜜,因為它們含的果糖成分高,會加速尿酸的生成。
2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可以多食用奶酪、牛奶、脫脂奶和蛋類等這類含嘌呤比較少的食物。實在很想食用肉、蛋、禽、魚類的食物,請記得把肉煮沸后,吃肉不喝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嘌呤易溶于水,湯里面的嘌呤含量高。
3避免高嘌呤食物。動物類如咸豬肉、鵝肉、鳳尾魚、魚卵、牛肉、羊肉等。硬殼果如花生腰果等,蔬菜類的有蘑菇、筍、菜花、黃豆、嫩扁豆、豌豆、蠶豆等,豆類制品如豆腐、豆干等,其它如酵母、乳酸飲品、全麥制品、火鍋等。
4鼓勵病人食用堿性食品,做到低鹽飲食和避免飲酒,富含鈉、鉀、鈣、鎂等元素的食物為堿性食品,如蔬菜、馬鈴薯、甘薯、海藻、紫菜、海帶等,可以降低尿酸的酸度,使尿液呈堿性,從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利于痛風的恢復。
5嚴格戒飲各種酒類。因為酒精在發酵過程中會消耗人體中大量水分并產生大量嘌呤,嘌呤越多,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而且酒精刺激肝臟產生尿酸,這些都會大大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
6每日飲水應在2000ml以上。可以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泄。比如白開水、礦泉水、果汁等都可以,但是不要喝濃茶,因為濃茶會引起痛風的發作。
四、痛風的日常注意事項
1避免誘因。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精神緊張。
2穿鞋要舒適、避免足部受涼、受潮、防止關節損傷。
3不宜劇烈運動。如足球運動、快跑、滑冰、爬山、長途旅行、跑步等。這些劇烈、最大、時間長的運動會讓患者的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肌酸等排泄減少,出現高尿酸。
4堅持合理運動方法。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簡單的運動。如散步、練氣功、騎車、游泳、勻速走路等。一旦痛風發作,立即停止運動。
5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碟啶等利尿劑、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及小劑量阿司匹林等。
6防治伴發疾病: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痛風患者,需要注意監測自身日常血糖、血壓水平,及時監測病情,定期復診。
總之,痛風屬于終身性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本病將呈逐漸增多的趨勢[3]。痛風目前還無法完全根治,但只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做到控制飲食、戒酒戒煙,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保健,并正確合理用藥,保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圍,以控制痛風發作和病情進一步發展,痛風病人是可以獲得較高的生活質量的。
參考文獻:
[1] 張穎 . 家庭膳食干預在預防痛風急性發作中的作用 [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30):150-151.
[2]陸再英、鐘南山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醫學教材內科學
[3]張開富,張利群. 痛風病診治新法[ M ]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17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