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仁其木格 白阿榮 才布登道日吉 吉林巴雅爾 哈斯圖雅


摘要:目的:研究蒙醫排泄療法對急性痛風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痛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觀察組蒙醫排泄療法治療,對照組僅口服秋水仙堿。結果:一療程后,兩組患者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在治療前后的水平變化明顯,觀察組下降效果明顯,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論:蒙醫排泄療法對治療急性痛風的臨床療效明顯,副作用較小,值得臨床上進行廣泛地推廣。
關鍵詞:痛風(急性);臨床療效;血清細胞白介素-6;血清細胞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引言:蒙醫排泄療法具有獨特傳統民族特色的醫療手段,可以使用放血療法、炙療法、針刺療法、推拿療法、涂擦療法和藥浴療法等等。痛風是代謝性風濕病,是人體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導致的關節炎,主要病理變化是關節與周圍組織形成尿酸鹽集聚,患者在急性期癥狀明顯,臨床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雖然能夠迅速環節疼痛癥狀,但是患者同時出現不良反應[1]。蒙醫排泄療法作為傳統療法其中的一種,又稱為攻瀉療法,具有祛風止癢、開竅泄熱、消腫止痛等臨床療效,對急性痛風患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主要針對性探討蒙醫排泄療法對急性痛風患者細胞因子表達水平的作用,在比較臨床療效之后分析具體臨床作用機制[2]。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痛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兩組患者基礎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在蒙醫排泄療法治療,觀察組進行蒙醫排泄療法治療,治療組以排泄療法治療。排泄療法是蒙醫學里歸攻瀉類傳統療法,泄劑是以滑利大腸、通利大便、引起腹瀉為主要作用的蒙藥組成。具體操作過程:
(1)飲食調節:排泄前一日吃一些羊肉湯、小米粥、饅頭等溫性食物。(2)探察劑;排泄前一天下午間隔2小時煎服探察劑,共服3次。次日早晨(3)發汗療法:排泄前行阿爾善療法。(4)涂擦推拿;黃油涂擦指定穴位,然后進行推拿。(5)排泄劑:口服排泄劑約5.6g/人/次。(6)沖洗劑:第一次排便開始飲用沖洗劑,指一定濃度的平衡液,常用7.5‰或5‰濃度的青鹽水。排泄過程中排泄者飲用約4000~6000ml沖洗劑。(7)停止排泄:第一次飲食1:3的大米粥200ML。0.5小時后再次飲食2:3大米粥200ml之后,排瀉自然停止,1日為一個療程,1次/年,15日后復查。(8)強調排泄后飲食起居等注意事項。
對照組僅口服秋水仙堿,對照組每日上午服用秋水仙堿2次,首次口服秋水仙堿1mg,間隔2h后服用0.5mg,如果沒有明顯好轉,改為每日服用秋水仙堿3次,每次服用0.5mg。兩組患者15天為1療程。
1.3 細胞因子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和1療程結束后取兩組患者肘關節靜脈血,使用酶標抗體法比較定量細胞因子表達水平的變化情況。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水平變化
通過比較分析,兩組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對比治療前,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的細胞因子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1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87.50%,對照組62.5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痛風患者往往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清尿酸增高,大量的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的關節部位,發作期間疼痛部位的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制主要是因為血絡
瘀阻不暢所引發,在急性發病期間患者往往第一跖趾關節劇烈疼痛腫脹,也多發生于踝、膝等關節,依據中醫學急則治其標的施救原則,主要以去除濕熱痹為主,治療方法采用蒙醫排泄療法療法驅邪、消腫止痛。放血療法屬于驅邪的外治療法之一,其效果迅速,能夠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本次研究選取蒙醫排泄療法治療后,產生清濁生華,調理三根,止痛和消腫的臨床療效,患者在接受排泄治療后氣血暢達、病變部位的腫脹程度得到充分緩解,這種情況表明,通過排泄療法治療,能夠對患者產生疏通經絡和暢達氣血的臨床療效。
人體血清中的細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主要在急性痛風發作的同時充當人體的炎癥介質,支持疾病發展和臨床療效。通過研究證明,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在病理過程中可以充分反饋臨床療效,其表達水平是急性痛風臨床療效的觀察指標。1療程后,兩組患者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水平對比治療前明顯下降,觀察組的下降程度比對照組更明顯(P<0.05),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排泄療法對急性痛風患者的臨床療效較好,有助于功能復原,臨床療效和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8、基質金屬蛋白酶-3對炎癥的抑制過程有關。
參考文獻:
[1]巫喜燕,徐權勝,張智明.刺絡放血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清IL-6、IL-8及MMP-3表達水平及臨床療效的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06-108.
[2]譙童茜,彭勛超,唐成林,萬小鳳,馬翔,陳夢林.放血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02):339-342.
項目名稱:蒙醫排泄療法治療痛風(急性期)標準化研究??,編號:(201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