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騫 冀志芹
摘要:目的 觀察自擬醒腦止痛湯治療神經性頭痛臨床療效。方法 將納入標準的278例頭痛患者口服醒腦止痛湯治療,15天一個療程,連續服用兩個療程進行療效觀察,治療期間禁用其它藥物及方法治療。結果 痊愈261例;好轉17例,總有效率100%。結論 醒腦止痛湯治療氣神經性頭痛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醒腦止痛湯 神經性頭痛 療效觀察 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7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近年來,筆者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采用自擬醒腦止痛湯治療氣神經性頭痛278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全部278例患者均為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中醫專科門診患者,均符合《神經病學》[1]和《中醫內科學》[2]關于頭痛診斷標準。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43例,年齡24~73歲,平均(30.5±6.7)歲,病程2.6年~8年,平均(4.2±2.9)年。有外傷史44例,中風史31例,帶狀皰疹后遺癥32例,顱腦手術史9例,其它162例。
2 治療方法
葛根30g,川芎30g,白芍30g,鉤藤12g,天麻6g,醋元胡24g,桂枝6g、當歸6g、白芷9g、炒酸棗仁30g、地龍3g、全蝎3g、甘草15g。水煎服,日一劑。全部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服用上藥,15天一個療程,連續服用兩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觀察。治療期間,禁用其它藥物及方法治療。
3 療效觀察
3.1療效標準[3]? 痊愈:頭痛及其它癥狀消失,停藥6個月無復發;好轉:頭痛及其它癥狀基本消失,停藥6個月內有復發,但發作頻率減少;無效:頭痛及其他癥狀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痊愈261例;好轉17例,總有效率100%。
4 討論
神經性頭痛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雖然目前臨床上有很多藥物治療神經性頭痛,但這些藥物的臨床療效不理想,沒有一種藥物能夠根治,僅僅對癥處理。中醫在治療本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祖國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腑”,為髓海之所在,六腑清陽之氣,五臟精華之血,咸朝會于高巔;氣血沖和,則頭腦聰明,若氣血逆亂,瘀阻經絡,不通則痛。
神經性頭痛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的證型之一,病機復雜,病因多樣,常因纏綿難愈反復發作而令臨床工作者棘手。
方中當歸、川芎、桂枝行氣活血化瘀通絡,可達到氣行血暢、瘀祛新生、頭痛自止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葛根中葛根總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漿腎素活性和血管緊張素顯著降低,具有明顯擴張腦血管的作用,改善腦微循環和外周循環作用,白芷芳香開竅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天麻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的功效,《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現代藥理研究天麻有降低外周血管、腦血管和冠狀血管阻力,并有降壓、減慢心率及鎮痛抗炎作用,鉤藤熄風止痙,舒筋除眩,是治療高血壓,頭暈目眩,神經性頭痛要藥,白芍配甘草可以柔肝解痙、和營止痛,配以全蝎、地龍加強通絡熄風止痛之功。其中川芎可上行頭目、下行血海,行血中之氣、祛血中之風,走而不守,故前人有頭痛不離川芎之說”;而元胡亦可活血、行氣、止痛,《本草綱目》記載有“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血、散瘀通絡止痛之效。
參考文獻:
[1] 王維治,羅祖明.神經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43-244.
[2] 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90.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2-23.
作者簡介:崔騫(1965.03~),男,漢族,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主任醫師,青州市中醫院質控科主任,濰坊名醫,濰坊市名中醫,濰坊市中醫優秀學科帶頭人,濰坊市名老中醫師帶徒項目工程指導老師,濰坊市中醫藥“三經傳承”專家,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項目第五批指導老師, 崇岐黃之術,迷仲景之學,法金鑒之書,臨證遵古鑒今,辨證準確,遣藥靈巧,臨床經驗豐富,擅于運用經典中醫藥方法對脾胃病、腦心病、咳喘病、月經病、不孕不育及腫瘤和亞健康等病證的治療與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