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摘要:重癥監護病房的作用是對重癥疾病患者進行監護,以防出現生命危急狀態無法及時救治。而在重癥疾病患者轉入重癥監護病房后,醫護人員需開展早期康復護理工作,盡可能降低重癥疾病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最大限度的提高重癥疾病患者的機體功能狀態,以確保患者得以盡快康復,并提升康復效果。本文就主要對重癥監護病房早期康復護理研究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為早期康復護理治療的開展提供參考,并助力重癥監護病房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體系。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重癥疾病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引言:早期康復護理對于重癥疾病患者的康復而言有著重要作用,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但重癥監護病房早期康復護理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本文對研究現狀進行了簡單闡述, 望可使早期康復護理的效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為早期康復治療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1.早期康復護理概念簡述
早期康復簡單來說就是借助運動、鍛煉使重癥疾病患者的機體狀態發生變化。具體而言,長期臥床可使重癥疾病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功能失調等問題,而借助早期康復運動,可對重癥疾病患者的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可使重癥疾病患者的骨骼肌進行收縮、舒張運動,進而有效避免肌肉萎縮、功能失調等問題的發生。就目前情況而言,針對重癥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方法為兩種,一為主動運動,二為被動運動。主動運動簡單來說就是由重癥疾病患者進行的運動,被動運動簡單來說就是醫護人員借助一些設備使重癥疾病患者進行運動。
2.重癥監護病房早期康復護理應用現狀
2.1早期康復護理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很多醫護人員認為,重癥疾病患者存在嚴重的生理紊亂、殘疾,且重癥疾病患者身上會插入很多導管,所以沒辦法開展早期康復工作。但在實踐中發現,早期康復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的。具體而言,對重癥疾病患者進行早期康復工作,可將其身體素質提高,可使其認知得到提高,可使其生活質量提高,且在實踐中發現,多數重癥疾病患者的身體對早期康復護理是沒有排斥性的。此外,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早期康復護理治療時曾用血管活性藥物、機械通氣、腎臟發揮被治療的患者,也并未發生太大變化,所以其安全性可得到有效保障。且在實踐中發現,早期康復護理與重癥疾病患者的住院時間成正比,即:重癥疾病患者物理治療的時間越早,訓練的時間越長,那么患者住院的時間就會越短。
2.2國外早期康復實踐
國外的早期康復實踐人員包括:醫生、護士、康復團隊。具體而言,醫生需對重癥疾病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康復團隊需對重癥疾病患者的神經肌肉功能進行評估并提出適合的康復技術;護士需基于兩者的要求落實康復措施,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記錄。一般情況下,針對神經重癥疾病患者的康復計劃有四種,一為床上活動,二為坐位訓練,三為站立訓練,四為行走訓練;針對外科及創傷重癥疾病患者的康復計劃為:床上、床邊坐位訓練,床邊輔助站立練習、行走前練習等。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會基于重癥疾病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康復計劃。
2.3國內早期康復實踐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相關工作人員開始進行了重癥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復探索。具體而言,相關工作人員先是借助有效手段了解了國內對早期康復護理治療的認識,并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整合,通過培訓工作使醫護人員對早期康復理念有了深入的認知。而這,為早期康復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前提。
在醫護人員都具備了相應的理念、認知,掌握了早期康復護理治療的方法后,相關工作人員為醫護人員創設了臨床實踐的條件,且通過不斷的探究、嘗試制定出了相應的規范、標準。具體而言,醫護人員基于外科及創傷重癥疾病患者的病情制訂了四級康復訓練計劃,第一級為:使重癥疾病患者的肢體關節進行被動活動;第二級為:使重癥疾病患者的肢體關節進行主動活動,即:坐姿訓練:第三級為:使重癥疾病患者的上肢進行主動活動,即:坐姿、坐位訓練;第四級為:使重癥疾病患者的下肢進行主動活動,即:增加輔助床椅轉移訓練。醫護人員還基于重癥疾病患者制訂了早期護理程序,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氣道與肺康復、被動及主動運動,第二階段增加了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行走鍛煉。且在研究中發現,對重癥疾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早期康復訓練,不僅沒有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還可以縮短重癥疾病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重癥疾病患者的肌肉功能,有效降低重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
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早期康復護理治療已逐漸被重癥疾病患者所認可,且在研究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實踐中發現,早期康復護理治療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其效用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將重點放在早期康復知識的宣揚上,使護理人員對早期康復有深入的了解、認知,并基于領導的安排落實早期康復護理工作。此外,醫院需將具有科室特色的早期康復體系構建起來,需使護理人員參與到重癥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中,進而將重癥監護護理治療提高。醫護人員需在開展護理工作的同時對早期康復護理治療理念、知識進行介紹,使患者及其家屬強化早期康復理念,了解早期康復護理,并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進而為早期康復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如此,便可有效降低重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便可有效改善重癥疾病患者的肌肉功能,便可減少其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陳玉婷, 蔣雅瓊. 探討早期康復活動對重癥監護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情況[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6).
[2]朱丹. 探討早期康復活動對重癥監護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情況[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年5卷37期, 150頁, 2020.
[3]何娟, 鄭小妹, 吳楠,等. 早期康復活動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24):185-188.
[4]胡細玲, 陳妙霞, 吳本權,等. 早期康復活動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 2015, 14(003):26-28.
[5]孫俊麗, 辛可可, 冷承慧,等. 早期康復活動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027(010):188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