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肝置換術后的護理要點及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6月21年6月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患者16例,對本次納入的研究對象均進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護理措施,觀察護理效果。結果:16例患者經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護理措施干預之后,肝功能相關指標如ALT、AST、TBIL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16例患者凝血相關指標如PT、PTA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并且護理期間,均無1例并發癥產生,但其中1例患者因自身原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結論: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護理要點在于預防并發癥、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治療后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均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人工肝血漿置換術;護理要點;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各種原因導致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越來越多,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成了這類患者較多的選擇之一。人工肝血漿置換術結合人工肝系統和血漿置換,可以清除體內有毒因子、免疫復合物、蛋白質等,同時補充凝血因子等機體所需因子,從而改善體內微環境、緩解肝臟代謝負擔,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功指標[1]。雖然人工肝血漿置換可用于治療肝衰竭,但由于疾病和技術的特殊性,如血漿置換舒適度較差、術后并發癥可能性大等,大多患者都存在一定焦慮和恐慌,常規護理在置換術中效果不夠理想[2]。因此,本研究對16例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旨在探究人工肝置換術后的護理要點及其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76例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男12例,女4例,年齡最大的患者有76歲,年齡最小的患者有41歲,平均年齡(56.2±8.1)歲。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人工肝血液置換適應癥(慢加急急性肝衰竭前期、慢性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肝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等)。排除標準:合并其它系統嚴重疾病、精神疾病或拒絕配合分組者。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納入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1)針對心理: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對于心態積極者,可直接向其交代手術原理及注意事項等;對于心態較差、不良情緒明顯者,應及時進行心理干預,進行個性化的心理疏導。(2)針對飲食:肝功能受損者常進食不足導致體內白蛋白含量降低,應特別注重飲食,注意補充能量和維生素等,增強免疫力,需要結合患者個人病情特點指定飲食計劃。(3)針對并發癥:頭高腳低位、補充白蛋白、監測血壓等避免低血壓;預防性補鈣避免低血鈣;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定時換藥,視情況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預防水腫,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易產生水腫并發癥,對于輕度水腫的患者,護理人員向患者說明這屬于術后正常情況,切勿過于擔心,對于嚴重的患者,告知醫生,及時予以適量的蛋白或者利尿藥物進行干預,同時需要嚴格注意患者尿量情況,以及是否存在潰爛或者壓瘡等。(4)留置導管的護理:患者治療結束以后,需要向將動脈端的管路進行拔除,再于導管口予以肝素帽旋緊,注意拔管的過程中,穿刺位置處的按壓時間需要超過10min,再進行加壓固定,出現回血以后,再將靜脈端的管路進行拔除,同樣穿刺位置處需要按壓超過10min;妥善固定導管,確保導管的通暢,預防導管出現堵塞的情況,盡可能將導管與患者皮膚進行固定;確保患者局部位置處處于干燥狀態,同時預防感染的產生。穿刺過程中,予以適量的碘伏涂抹,定時更換紗布。(5)生活護理:每天予以適量的溫水溶液擦洗,定期更換內衣、床單等,確保床鋪干凈、整潔,保持患者皮膚干燥,預防壓瘡的產生,同時予以生理鹽水溶液漱口,預防口腔感染,若出現口唇干燥,可以涂抹適量的石蠟油,同時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6)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神志等,同時觀察是否出現頭昏、腹脹等,還需要觀察患者穿刺處是否存在干燥,及滲血滲液的情況。
1.4觀察指標
(1)肝功指標;(2)凝血指標。
1.5療效評價
(1)肝功指標:觀察16例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患者肝功指標變化,包括ALT、AST和TBIL;(2)凝血指標:觀察16例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患者凝血指標變化,包括PA和PTA。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6例患者經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護理措施干預之后,肝功能相關指標如ALT、AST、TBIL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16例患者凝血相關指標如PT、PTA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并且護理期間,均無1例并發癥產生,但其中1例患者因自身原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3討論
肝衰竭可有多種原因導致,死亡率超過70%,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的興起成了這類患者帶來了曙光。人工肝血漿置換是結合人工肝系統和血漿置換的一門技術,主要通過清除體內有毒因子、免疫復合物、有害蛋白質的同時補充凝血因子等機體所需因子,改善體內微環境、緩解肝臟代謝負擔的同時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功指標。但血漿置換舒適度較差、術后并發癥可能性大,大多患者都存在一定焦慮和恐慌,因此常規護理在置換術中往往效果不夠理想。有研究表明,及時發現高風險因素并進行預防和干預在人工肝血漿置換術的護理中意義重大[3]。同時,在慢性肝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的優質護理中發現,心理護理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當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時,會影響許多指標變化,易引起血糖波動,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復[4]。
綜上,人工肝血液置換術能明顯改善患者肝功及凝血功能,術后護理要點在于預防并發癥、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
參考文獻:
[1]李清奇,郭婷,張麗麗,等.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治療肝衰竭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7):40-42.
[2]孟松.改良護理操作流程對肝衰竭人工肝血漿置換患者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0,28(07):164-165.
[3]龔海南,歐蓉,黃婷婷,等.預警性護理干預在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治療肝衰竭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10):135-137.
[4]陳梅,孫飛飛,劉芳,等.肝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后的優質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