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要:目的:分析個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產生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集入院就診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客觀研究對象,臨床分組方式選擇電腦隨機抽簽法,劃分研究組34例,對照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以個性化服務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工作中應用個性化服務措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緩解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個性化服務;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在臨床醫學中糖尿病屬于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疾病產生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功能異常或者是胰島素缺失造成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為高血糖,慢性高血糖情況會損害各個器官以及血管,造成功能不全以及衰竭情況[1]。現階段疾病并沒有徹底治愈方式,通常情況下是控制患者血糖,患者患病后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滿足控制血糖需求。結合統計資料,使用單一藥物治療方式難以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率,同時聯合多樣性的治療方案,控制患者血糖以及臨床癥狀。本研究通過對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集入院就診的6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客觀性研究,臨床采用個性化服務措施,探討患者的護理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集入院就診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客觀研究對象,臨床分組方式選擇電腦隨機抽簽法,劃分研究組34例,對照組34例。兩組患者在入組時就診年齡、性別以及診療時間等基線資料實施客觀數值比對,數值差提示具有比對價值(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為控制糖尿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引導患者戒煙戒煙并保持飲食良好的習慣,護理人員還要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等。
研究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選擇適當的健康教育方法,以便患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與糖尿病有關的知識,從而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提高自己的護理能力;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治療方法,為患者提供適當的藥物和預防措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不同生活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劃,應注意均衡營養和合理飲食,并應給予藥物改善。注意控制運動量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提高患者康復水平。(3)胰島素治療與護理。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詳細了解患者的胰島素的不同類型和劑型、注射胰島素筆的方式以及胰島素作用的時機。(4)不良反應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注意患者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尤其是低血糖癥。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3.90 mmol / L,應予以治療并立即停止用藥,仔細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輕度至中度低血糖的患者可服用糖水、面包和餅干以減輕壓力。嚴重低血糖癥的患者應通過ECG進行監測,并靜脈注射40-60 ml的50%葡萄糖。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以及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06%(33/34),對照組為73.53%(25/34),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病程時間較長,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長時間臨床治療,也有部分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在臨床治療中常規藥物治療預后效果較差,血糖控制有效性不佳。個性化服務屬于臨床護理中的重要護理方案,結合患者病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措施,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患者治療依從性有所提高。個性化護理是將患者作為核心,對患者實施全方位干預護理,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率,臨床應用價值顯著[2]。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護理工作中應用個性化服務措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緩解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和香.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足換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9):131.
[2]黃秀巧,廖海明.個性化護理指導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0):151-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