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

摘要:目的:探討對初診糖尿病患者應用基于MMC的目標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22例初診糖尿病患者,收治時間為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61例,兩組患者分別采用傳統干預模式和MMC模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血糖監測、DR知識、飲食控制、規律訓練等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基于MMC的目標管理模式對初診糖尿病患者進行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的控制。
關鍵詞:基于MMC的目標管理模式;初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初診糖尿病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自我管理能力差,且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導致疾病治療不佳。所以必須選擇一種科學的管理模式,實現患者疾病的系統化管理,以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目標管理是由中國醫師協會發起的一種管理模式,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可為患者提供高效診療,指導其全方位自我管理,大大降低了患者體重和血糖,取得的管理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對初診糖尿病患者實施基于MMC目標管理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現將具體探討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122例初診糖尿病患者,于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對所有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患者共有61例,對照組患者共有6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管理模式,首先為患者建立病例檔案,隨后指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出院時接受出院指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MMC平臺的目標管理,具體管理內容如下:(1)成立目標管理小組。由醫生、護士長、專科護士、研究生和軟件工程師組成,指導患者進行目標管理,收集糖尿病相關臨床資料,制定糖尿病管理方案,并提供技術支持。(2)基于MMC目標管理方法。由專科護士負責在MMC檢查室為患者建立檔案,并檢測其眼底、神經傳導功能、動脈硬化,然后由專科護士為患者介紹MMC管理平臺,并指導患者在APP上上傳監測數據和查詢健康情況。(3)制定個性化管理目標。飲食方面使用“熱卡計算器”計算每日營養需求量,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運動方面要求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4)患者自我管理。給患者每日發放測量清單,要求其對血壓、步數、體重等方面指標進行自我監測,并將監測數據上傳至MMCAPP上,定期查看患者相關指標,動態了解患者管理情況。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藥物依從性量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血糖監測、DR知識、飲食控制、規律鍛煉等方面,評估項目共計24個,每個項目滿分為20分,每項評分均超過10分則為達標,否則則為不達標。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5.0分析MMC模式調查數據,自我管理能力以()的形式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若P<0.05則代表數據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屬于臨床多發慢性疾病,現已在全球范圍內流行,成為人類公共健康的第二大殺手[2]。由于糖尿病治療周期較長,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進行并發癥的防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從而促進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傳統護理模式屬于一種住院護理模式干預,但是該疾病不適合住院治療,需回家靜養,所以必須在此基礎上為患者選擇一種更具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模式。基于MMC管理模式通過制定運動、飲食等管理目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自我管理計劃,從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管理,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基于MMC目標管理模式通過向患者發放 測量清單,讓其將檢測數據上傳至MMC管理平臺,以便于醫護人員動態及時了解患者管理情況,指導患者自我管理方式,及時糾正患者錯誤行為。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初診糖尿病患者實施基于MMC模式管理,能夠使患者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MMC模式管理對初診糖尿病患者進行管理,能夠改善患者體重,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避免因體重超標加重病情。
參考文獻:
[1]王綿炯,林秋強,陳挺陽,陳澤君.基于MMC模式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07):91-94.
[2]王平,孟晶晶,陳慧利,司冬芹,梁軍.自我管理模式對初診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2):106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