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麗芬 曾蘭丹 陳莉 何靜 謝田

摘要:目的 探究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中采取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對消毒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方法 我院消毒供應室中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間在崗的護士中隨機選取24例為調查對象,依據數字奇偶法劃入兩組,即對比組(n=12)與前瞻性組(n=12)。對比組應用傳統護理管理模式,前瞻性組實施前瞻性護理管理模式。統計兩組管理模式下的消毒工作質量。結果 較之于對比組,前瞻性組管理后的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包裝管理、醫療器械管理的工作質量結果均明顯更高(P<0.05)。結論 將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應用于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可以顯著強化消毒工作質量。確保各項醫療器械均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推動醫護工作滿意度的提高,臨床推廣價值顯著。
關鍵詞:醫院消毒供應室;前瞻性護理管理;消毒工作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醫院各部門中,消毒供應室為關鍵組成之一,對醫院醫療工作的運轉均有積極意義。臨床上,對消毒物品的需求很高,手術室為最大的需求部門。消毒物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了院內各部門的工作開展。在消毒供應室中,主要承擔醫療器械清洗、管理、消毒、包裝等工作。此類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專業性、操作性,必須對其制定規范、嚴格的管控措施,以便確保消毒工作的質量[1]。作為醫院內的重要殺菌、消毒場所,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也直接影響到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近年來,醫院對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管理工作也更為重視。引進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并將之應用于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很好地改善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前瞻性護理管理,是一種新型、有效管理理念,可以很好地保障科室內消毒物品的質量、安全性。本文旨在探究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中采取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對消毒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我院消毒供應室中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間在崗的護士中隨機選取24例為調查對象,依據數字奇偶法劃入兩組,即對比組(n=12)與前瞻性組(n=12)。對比組工作人員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齡區間:22-46歲,平均范圍(32.93±4.71)歲。前瞻性組工作人員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齡區間:23-46歲,平均范圍(33.10±4.80)歲。對比兩組護士的職業年限、年齡等基本資料,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比組應用傳統護理管理模式,按照消毒供應室以往的工作經驗完成常規管理,對消毒物品、器械依據工作流程進行清洗、消毒、包裝。前瞻性組實施前瞻性護理管理模式,可分為:(1)轉變管理觀念:根據時代發展,建立符合消毒供應室自身良性發展的制度文化,制定細致、標準化工作制度。結合衛生部對消毒供應室的衛生、管理要求,對科室內的工作流程、制度等進行重新評估,并做出合理修改。取締繁瑣流程,簡化工作流程。將各個工作程序的標準、操作要求、質量標準,清晰描述出來,并對相關程序或環節的關鍵點進行量化、細節化。組織全科人員進行學習討論,確保消毒供應室內的管理流程更符合實際工作要求,確保各個流程均能得以落實、展開。(2)完善人員職業培訓:于消毒供應室建立人才培育制度,不斷提升各層級人員的工作素質。根據各層工作人員的內容、水平,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積極避免盲目性、形式主義。建立層級式培訓制度,并對工作人員進行每月1次的考核。在分配具體任務時,嚴格遵照相關標準、流程,引導工作人員正確實施回收、清潔、消毒、滅菌、包裝等工作。強調護士間的分工合作,強化團隊協作能力。確保消毒供應室內消毒物品的質量,充分利用醫院內的人力資源,讓每一位護士的潛能、價值均可充分激發、體現。(3)網絡信息一體化:在科室內實施高科技與供應物轉運的結合,構建出有效的管理機制。控制每一件物品的去向,明確每一位護士的職責。提升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水平,預防錯誤事件的出現。(4)運用五常法:五常法主要分為:規范、清潔、自律、組織、整頓。在消毒供應室內應用五常法時,必須要完善相關管理理念,去報管理方式的科學性、規范性。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均能主動、積極參與管理工作,明確自身職責、操作規范。之后,樹立“零缺陷”意識,提升消毒物品的質量。并建立合理、科學的績效考核方式,降低投訴率,提升消毒供應室的管理質量。(5)人力資源管理:各個工作人員有序分工合作,建立彈性調配的工作方式。明確各人員的工作職責,合理分配工作,提升團隊工作效率。(6)建立質控小組:在消毒供應室內建立質控小組,小組成員包含:護士長、消毒人員等。定期評估科室內的工作質量,及時匯報、總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工作中難點、弱點問題的檢查力度,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消毒供應室的良性運作。
1.3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管理模式下的消毒工作質量,評價指標: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包裝、醫療器械管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完成對比、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結果差異對比明顯。
2.結果
2.1兩組管理模式下的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包裝、醫療器械管理質量
較之于對比組,前瞻性組管理后的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包裝管理、醫療器械管理的工作質量結果均明顯更高(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討論
消毒供應室的工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主要為院內各部門提供無菌物品。在醫院中,消毒供應室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不僅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部門,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他科室的正常運轉。眾所周知,醫院消毒供應室的日常主要工作就是將醫療器械、滅菌物品及時供給臨床醫療服務工作。基于此,消毒供應室供給的物品、器械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2]。在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工作中,必須注意各個環節、操作中的細小環節,一點極小的差錯,均可能導致較大的安全風險。所以對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工作進行強化、完善,也是保障臨床療效的重要措施。前瞻性護理管理,是現代醫學下的一種新型管理理念,也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具體實施中,以服務臨床醫療工作為主旨,通過規范、科學的管理模式,確保消毒供應室的管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前瞻性護理管理的應用,能夠制定出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標準,全面提升管理質量。積極預防服務失誤、缺陷事件的發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在消毒供應室內應用前瞻性護理管理,可以保障各個環節的操作均符合標準、規范,從而確保科室內供應物品的質量[3]。通過在消毒供應室應用前瞻性護理管理,大大提升了科室內所供應物品的質量、安全性,防止醫療風險、醫患糾紛的發生。此外,及時了解臨床中的實際需求,也能確保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工作萬無一失。與此同時,在消毒供應室中的物品洗滌、包裝、滅菌、消毒中,實施前瞻性護理管理具有較好的適宜性,其與ISOO9000的檢查標準也相一致。建立完整的工作系統,保障各環節的質量,提升臨床滿意度。
本次研究顯示,從兩組管理后的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包裝管理、醫療器械管理的工作質量結果來分析,前瞻性組為(97.13±2.05)分、(97.34±2.10)分、(96.82±1.90)分、(96.34±2.41)分,數值結果均顯著高于對比組的(86.32±4.87)分、(85.68±4.32)分、(86.18±4.55)分、(85.90±4.73)分(P<0.05)。結果提示,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提升消毒供應室的管理質量。實際管理工作中,以科室內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患者、科室的需求,確保無菌物品的質量。從轉變管理觀念出發,將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合理滲透至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工作中,建立符合衛生部標準的工作制度、標準,提升各層級護士的管理意識。其次,強調人員的職業培訓,關注科室內人力資源管理,均能讓每一位護士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確保其明確自身職責,認識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保證護理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之后,善于創新管理方法,利用高科技技術,確保器械的清潔度、干燥度符合相關標準。根據物品的屬性選擇清洗、消毒方式,嚴格控制消毒滅菌的各項操作流程,強化滅菌物品的合格率。最后,通過建立質控小組,可以對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消毒工作進行循環改進、優化,保證醫院消毒供應室中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一結論,與蘇莉等人的研究結果也相一致[4]。
綜上所述,將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應用于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可以顯著強化消毒工作質量。確保各項醫療器械均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推動醫護工作滿意度的提高,臨床推廣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吳紅霞, 符少劍. 前瞻性信息化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對內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J]. 中國數字醫學, 2020, 15(01):109-111.
[2]倪錦標、孫立奇、詹斌秉. 2014年-2018年蘇州市姑蘇區區級醫院消毒質量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20,30(19):125-127.
[3]楊煥麗,常彩香. 基于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的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應用評價[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17(23):122-124.
[4]蘇莉. 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物品消毒滅菌合格率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21(8):1403-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