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網絡部 陳奇鐳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為了能夠減少電信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都陸續發布了《關于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緊急通知》等相關文件,均明確指出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工作是未來工作的核心,各級基礎電信企業、電信監管機構和相關單位應全面推進相關工作。在國家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各大運營商都在努力探索建設可操作性的共建共享模式,并且在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建設領域進行了多次嘗試。以下通過對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共建共享原則和新技術進行研究,從多個角度分析每種模式的優缺點,為電信運營商在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共建共享建設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據。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建設和維護過程中都遇到了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我國政策的要求下,針對高鐵傳輸干線共建共享建設工作已經勢在必行,需要根據各種實際情況,制定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共建共享工作模式,加強電信運營商防范外部風險的能力,降低工程建設的難度,有利于后期的運營維護。
通常,我國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建設主要有直埋和架空兩種方式,有著協調難度較大、重復投資等特征,這兩種傳統的建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建設需求,因此,現如今主要是高速管道建設為核心,高鐵管道建設為輔助的模式,但無論是在高速公路管道還是在高鐵槽道建設中,都需要和產權方進行協調作業,產權方對于財產的對外租期一般在1年到20年之間,管道租費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由于我國運營商之間都是經過了多次重組,每個運營商之間需要的干線光纜資源存在很大的差異。以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運營商為例,中國聯通在北方10個省份都有豐富的干線光纜資源,而中國電信運營商在南方省份更具有優勢,為了基礎設施不重復建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積極配合國家共建共享的高鐵傳輸干線光纜的建設,將南北方的光纜資源整合,實施大規模的共建共享合作。比如:中國聯通運營商在北京到太原干線光纜纖芯中有8芯都是和中國電信運營商所屬的南寧到昆明的干線光纜纖芯置換,如圖1所示。

圖1 中國電信南寧到昆明干線光纜路由圖
據有關人士調查,中國聯通目前擁有非常豐富的高鐵干線光纜資源,但由于光纜的年限到目前為止存在較久,有71%的光纜年限都大于十五年,整體上光纜都急需更新,需要在新的光纜建設中對光纜網進行優化升級,從而滿足相關的建設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外部建設壓力逐漸增加,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兩個擁有相同建設需求的運營商,都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優勢來共建光纜,從而增強光纜的使用效果。比如:在武漢到合肥的光纜建設當中,有兩家運營商都有建設需求,通過雙方的協商處理,最后決定兩家共建光纜、同纜分纖,中國聯通運營商負責湖北省境內的施工組織,中國電信運營商負責安徽省內的光纜建設和施工,共需要纖芯為96芯,兩方運營商各擁有48芯,如圖2所示。

圖2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段建設武漢到合肥光纜路由圖
隨著我國廣傳送網建設進程逐漸深入,超100GOTN技術趨于成熟,寬帶中國的目標即將實現,超100GOTN技術使干線網絡應用范圍逐漸普及,其不僅能夠提升傳輸速度,還能確保干線網絡發展。現階段,超100GOTN技術分為單載波400G和雙載波200G兩種,其發展演進路線如圖3所示。由于單載波傳輸的能力有限,現階段雙載波成為現階段主要的解決方案,其對系統有著較高的要求,可以采用高架調制模式,相比于單載波門限較高。

圖3 光傳送網絡的發展
OTN集群技術是在原來的電子架上建立一個中央交換框,用來連接站內各種電子架,不同的電子架通過中央交換框進行有效的連接,從而形成資源共享模式。集群技術具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槽位共享,業務卡帶寬充分利用;第二,保護波長共享,線路板可以根據需求靈活配置,利用線路分享波長資源,通過線路板將任一線路進行連接;第三,解決大容量核心站點業務重路由交叉調度瓶頸。
ROADM技術是采用一種密集程度較高的設備,其能夠實現動態配置業務,可以在線路中間根據不同需求任意指派上下業務波長,從而實現業務的靈活調度。從ROADM設備情況來看,ROADM已經逐漸應用在業務當中,能夠同時具備OADM設備和OXC設備兩者功能,相比于其他設備,ROADM系統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其不僅能夠對網絡進行規范,降低運營費用,還擁有強大的節點重構能力,在網絡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及時對網絡進行重新規范,提高整個網絡的效率。
總結: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我國外部建設的環境比較差,國有資產增值較快,這對于各類型的運用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應該積極通過共建共享的模式進行建設。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共建共享不管是以哪種方式來進行,都能夠將雙方的需求進行整合,三大運營商正在努力建設可操作性的共建共享模式,并且在高鐵傳輸干線光纜建設領域進行了多次嘗試,加強技術層面的應用,加強工程管理,增加可控性,可以為費用結算提供有力的依據,能夠有效的規避風險,從而在高鐵光纜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