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時,我前往美國求學。大學期間在紐約大學商學院主修管理和市場營銷,畢業后進入全球第九大投資機構紐約市養老基金,負責篩選和盡調全球新興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會。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我回到國內,從LP(出資人)的角色轉換成了GP(投資人),在我的老師方源資本董事長唐葵先生引導下,參與到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大浪潮中。
2015年圣誕節,我離開方源資本加入易凱資本。彼時,易凱基于財務顧問業務積累了大量企業家資源和一手行業信息。我和王冉思考認為,易凱積累的這些資源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尋找LP,另一方面對于我們投資國內一線股權類資產也有很大優勢。因此,我們決定借助易凱的品牌和平臺,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
過去20年,易凱資本一直聚焦于TMT(數字新媒體產業)、新消費和醫療健康三大領域,背后的決策邏輯在于:20年間中國互聯網行業迅速崛起,是歷史上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市場越大越容易出現大公司,易凱資本一定不會放棄互聯網TMT這個大市場。
醫療健康行業是一個受政策高度影響的行業,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孕育出的中國醫療體系決定了民營醫療服務企業和本土生物制藥企業生存空間相對狹小,由于資產和標的較少,起初并不是市場主流基金關注的重點方向。過去10年,隨著醫療改革、中國人口老齡化、人均消費能力的增強以及國內創業者與海外市場充分溝通等因素推動,醫療健康行業實現了飛躍發展,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投資市場。
消費行業的核心——渠道,在過去10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傳統消費品企業的主要渠道是商超,由于商超渠道規則固化,企業的成長曲線都是穩步增長的狀態,很難做到第一年營收1000萬元,第三年營收就能突破5個億。隨著電商和網紅經濟的快速發展,90后、00后等消費群體購買力被釋放、消費者對于新興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等因素,使得本土新興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發生了巨大變化,譬如我們投資的國產彩妝品牌美尚(Colorkey)在兩年內實現了每季度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水平。
易凱基金依靠投行在TMT、新消費和醫療健康這三個領域的深耕,投資方向同樣鎖定這三大行業。在發現創新和捕捉創新上,易凱基金的優勢來源于易凱投行對于行業的全面覆蓋。易凱基金與投行密切合作,基金合伙人收到投行團隊的反饋后,再對項目進行篩選,優中選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由于過往的工作經歷主要在大型金融機構,因此我們判斷風口的思維方式比較保守。任何一個新現象、新市場、新商業模式出現后,我們并不會被其表象或瘋狂的增長率所牽引,更重要的是追尋本質。
投資行業是一個打持久戰的行業,不是靠一單賺50倍、60倍就能高枕無憂。我們不靠短線趨勢賺錢,靠的是踏踏實實,找到自己的“甜蜜點”,通過長期“復利”為LP創造最高回報。基于這樣的打法,下行風險可控,我們每一次投資之后都能睡著覺。
目前,我們主要關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很多人看到醫療領域學名很多、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因此認為做醫療投資難度很大、門檻很高。在我看來,各行各業都有其特殊的規則和風險,醫療行業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相反,投資醫療從某些方面看可能比投資消費品要簡單一些。
比如,投資一個5億元人民幣以上收入的醫療項目相比投資同等收入的新興消費品企業的風險要小很多。原因在于用戶的消費習慣會變,而醫療則是剛性需求,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比消費品品牌更強。此外,投資醫療相比投資消費需要掌握的數據、分析經濟現象變化的要求相對較低。
2015年開始,易凱一直處于醫療健康領域市場領先地位。中國的醫療大健康200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我們平臺覆蓋了90%。具體來看,醫療健康產業可以細分為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醫藥及數字醫療四大熱點投資領域。
其中,一線醫療服務資產可遇不可求。要想成長為一個優質的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醫療服務資產,至少需要培育10年左右的時間。目前市場上超過5億元收入的醫療服務資產交易,不論是醫院還是診所,易凱基金都會積極參與。
隨著資本市場的政策變化,生物創新藥成為熱門賽道。易凱投行是生物創新藥領域中做得最優秀的,基本覆蓋了所有一線的生物創新藥資產。在這一細分領域,我們有很大的優勢。首先,我們很清晰這些公司的歷史沿革,同時團隊中有很多醫學博士以及在跨國藥企工作過的同事,他們對創新藥企業的品種、技術路徑都非常了解。
生物創新藥因為沒有收入和利潤,很多人認為項目存在估值虛高的問題,實際上很難一概而論,不同品種的藥,估值不一樣。美國的生物創新藥市場已非常成熟,過去30年,美國大藥企長期收購沒有收入、沒有利潤,但是品種好、具有稀缺性的團隊和生物創新藥公司,這為我們提供了估值參考。
在投資生物創新藥項目時,我們盡量從B輪開始,避免投資pre-A輪和A輪。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較長的時間,投資太早期,風險較大,離退出也遠一些。
從投資角度來看,數字醫療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對標的市場沒那么成熟,對于這一類項目,我們比較謹慎。
目前,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真正的機會是并購重組。過去幾年我們沒有投資過醫療器械項目。未來將與已上市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及國有資本合作,投資并購全球優質醫療器械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服務資產的特質和互聯網資產特質有很大不同。譬如,很難要求一個醫療服務企業收入每年上漲3倍,尤其是5億元人民幣收入以上的企業。因此,投資機構如果想在醫療服務領域賺到大錢,單筆投資要投得多一些。
此外,投資機構持有一個互聯網公司10年,很有可能公司市值會跌一半,但醫療服務的資產可能會上漲六七倍,復利的力量可以持久產出資產。
易凱資本在判斷項目上主要從以下四大維度出發:
首先,易凱投資的所有項目必須是政府明確支持的方向,不能逆水行舟。
其次,創始人特質。與外企相比,中國的企業對于創始人的依賴非常高,企業的基因和創始人的個性、背景直接相關。因此,選擇什么樣的創始人合作是我們非常看重的。
易凱資本投資的都是偏后期的項目,投資時公司估值基本都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假設我們要賺3—4倍的回報,公司規模需要成長到40億-50億元人民幣。什么樣的創業者能創造出50億元市值的公司,這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目前我總結的答案是:對工作極其有熱情。有了熱情,才能克服萬難;對于所在行業中大大小小的機會極其敏感;排兵布陣、聚合資源的能力足夠強;講信用。
第三,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易凱基金是一支聚焦未來的價值投資基金,我們在投資時非常看重企業商業模式和賽道的可持續性。企業隨著收入和利潤的高速增長,商業模式同時要能夠建立起非常深的護城河。
第四,從投資人的角度,我們希望項目的價格和所談的保護條款能夠完全保護LP的利益。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良好的文化是長期制勝的關鍵。
易凱資本一直強調要持之以恒地夯實深度下沉的行業研究能力,把行業研究當作安身立命之本。同樣一個社會現象,我相信只要認真鉆研,所得出的結論和獲得的信息完全不同。沒有深入研究,就無法在一個現象出現時迅速歸類,反射出一個能夠給LP創造價值的投資決策。
投資與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是每天都需要保持高強度的學習。我們本質上是一個學習平臺,必須得給大家寬松的言路,自由地發言、表達和分享。因此,易凱資本內部管理非常扁平,在溝通交流上沒有級別的概念,實習生也可以挑戰我的觀點。在投資項目時,我們非常鼓勵投決會以外的中高層和執行團隊給予建設性的意見。
做投資,保持冷靜嚴謹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我做投資已有十余年,對于投資的每一個項目,期望值都很有限。這個世界不變的是變化,只要還在投資這個行業,接下來我們需要面對的還是風險。
對于創業者而言,無論順境逆境都要保持同樣的工作熱情,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各種問題。世界變化的速度非常快,要想創造一家大公司,創業者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在學習中也許就能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道路、碰到貴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
VC行業未來十年一定會進入一個大的洗牌期,因為目前投入到一級市場的錢在減少。另一方面,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歷史并不長,資本市場出現了很多野蠻生長的機構,但整個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出現洗牌期很正常。